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稅問與答. 贈與稅. 如何辦理贈與稅申報? 4115 贈與動產及其他有財產價值的權利應如何填報? 更新日期:110-06-24. 這個問題分下列各項來說明: 1.銀行存款:應填寫受贈人存款金融機構名稱、存款帳號及贈與金額。 2.股票或股份:應填寫公司名稱、營業地址、出資額(或每股面額)、單位時價(計算方式詳4401)、股數及贈與價額。 3.有限公司、獨資或合夥商號:應填寫商號名稱、營業地址、資本額及贈與價額等,贈與價額的計算比照未上市、上櫃且非興櫃公司股份計算辦理,即依贈與日資產淨值計算,獨資或合夥商號如果屬小規模營利事業,以登記資本額估算。 4.車輛:應填載車型、車牌號碼、出廠年份、廠牌名稱、汽缸容量及引擎號碼等。 更多相關資訊. 4107 贈與稅應向什麼地方申報. 112-04-27.

  2. 贈與稅免稅額是每1位贈與人每1年244萬元為限,也就是每1位贈與人自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止,不論贈與給多少人,累計贈與金額合計不超過244萬元,即可免徵贈與稅。 如果您身為父或母,可每年運用244萬元的免稅額,以自己名義贈與現金給子女後,子女即可運用受贈之資金以自己名義投資、置產,此時,現金孳息及投資收益即歸屬子女所有 (此部分不算是父母的贈與)。 註:適用於111年1月1日起發生之贈與案件. 更多相關資訊. 把握退稅時效. 113-05-16. 附錄二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聯絡資訊一覽表. 113-04-18. 善用特別扣除額省稅又利己. 113-03-28. 報稅節稅有撇步. 113-03-28. 納稅義務人與配偶如何申報較為有利. 113-03-28.

  3. 稅務資訊. 認識稅務. 節稅宣導手冊. 國稅節稅手冊. 遺產稅及贈與稅節稅手冊. 拾、遺產及贈與稅如何節稅-生前移轉財產好? 死後繼承好? 更新日期:111-02-24. 例七: 劉君辛苦多年,賺得土地1筆 (取得當時公告現值總計80萬元) 、房屋1棟及銀行存款50萬元,其有配偶及1子1女,劉君擔心死後會被課徵遺產稅,於111年2月14日將該土地及房屋贈與其子 (贈與當時土地公告現值總計500萬元、房屋評定現值80萬元) ,應繳多少贈與稅? 有無相關稅賦? 若留待以後由其子繼承,繼承人需繳多少遺產稅? 解析: 一、 贈與土地有2種稅賦:贈與稅、土地增值稅 (稅率為20%、30%、40%)。 二、 贈與房屋有2種稅賦:贈與稅、契稅 (稅率6%)。

  4. 贈與人在同1個年度內,各次贈與給他人的財產總額累計在免稅額 (244萬元)以下時,可以免辦贈與稅申報,但是如果因為辦理產權移轉登記而需要贈與稅免稅證明書時,仍然應該在贈與行為發生後30天內辦理贈與稅申報。 (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2條、第24條) (財政部62.9.27台財稅第37365號函) 更多相關資訊. 4107 贈與稅應向什麼地方申報. 112-04-27. 4115 贈與動產及其他有財產價值的權利應如何填報? 110-06-24. 4114 申報贈與未上市、未上櫃且非興櫃公司股票應檢附那些文件? 110-06-24. 4108 申報贈與稅應檢附那些文件? 110-06-24.

  5. 國稅問與答. 營利事業所得稅. 伍、營利事業所得額之計算─營業費用(共計53題) 營利事業之債權超過2年經催收無著,列報呆帳損失應提示那些證明文件? (2255) 更新日期:110-04-23. 營利事業債權中有逾期2年,經催收仍未能收取本金或利息者,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債權逾期2年,經債權人催收,未能收取本金或利息者,應取具郵政事業已送達之存證函、以拒收或已亡故為由退回之存證函或向法院訴追之催收證明。 如存證函或催收證明交寄之年度與送達年度不同時,以該二文件之送達年度為呆帳損失列報年度。 (二)前款所稱法院訴追之催收證明,包括依法聲請支付命令、強制執行或起訴等程序之證明文件。

  6.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首頁. 稅務資訊. 認識稅務. 稅務問與答. 國稅問與答. 綜合所得稅. 壹、課稅範圍. 二、哪些所得應該列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中申報? 所得計算方法有哪些? 字級設定. 1112 股利所得中含有借入有價證券所分配的股利,應如何申報綜合所得稅? 更新日期:110-10-06. 借券人於跨越除權除息基準日仍持有借入有價證券,其所領取股利如嗣後已返還出借人,該部分股利免計入借券人的所得。 借券人申報減除該部分股利時,請依有價證券借貸交易權益補償轉開專用憑單填寫。 更多相關資訊. 1160 公益彩券之個人經銷商,銷售公益彩券所取得之批售折扣(佣金)收入,是否需要課徵綜合所得稅? 應如何計算所得? 113-04-11.

  7. 綜合所得稅. 肆、罰則. 1402 綜合所得稅納稅義務人已辦理結算申報,但有漏報或短報時,會受到什麼處罰? 納稅義務人已辦理結算申報,有短漏報應課稅所得者,除補徵稅款外,處所漏稅額2倍以下罰鍰。 但若在未經檢舉、未經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自動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只須加計利息免予處罰。 另外故意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者,依稅捐稽徵法第41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 (下同)1,000萬元以下罰金;個人逃漏稅額在1,000萬元以上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罰金。 納稅義務人短漏報所得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免予處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