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facebook. HEMiDEMi. MyShare. delicious. Unicode:U+4E98. CNS11643:T3-2266. 漢語大字典:1-0017-16. 部首: 總筆畫:6. 讀音: 字 義. 1. 迴旋。 2. 同「宣」。 宣布;宣揚。 3. 姓。 4. 連接;連綿不斷。 5. 橫貫。 6. 遍;窮盡。 7. 引入。 8. 通。

  3. 亘. 」 釋 義. 小 中 大 列 印 意見回饋. ︿. 字詞:亘,注音:,二部+4畫 共6畫 (無),釋義:「亙」的異體字。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字源解說
    • 古籍解釋

    亘(拼音:gèn、xuān)是漢語二級通用字。亘(gèn)與亘(xuān)本是兩個不同的字,亘(gèn)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字形像月在天地之間,應是“恆常”之“恆”的本字,又引申為連綿不斷。亘(xuān)甲骨文中也有發現,字形像迴旋的水,又通“宣”,指宣傳、宣揚。後來二字混同為一個字形“亘”。亘(xuān)現已極少使用,僅用作聲旁。“宣”“桓”“垣”等字就是以“亘(xuān)”為聲旁的。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中文名:亘

    •拼音:gèn、xuān

    •注音:ㄍㄣˋ、ㄒㄩㄢ

    •平水韻目:去聲二十五徑;下平一先

    •漢字結構:合體字、獨體字;上下或上中下結構

    •造字法:會意、象形

    亘(gèn)與亘(xuān)本是兩個不同的字。亘(xuān)始見於商代,是象形字,字形像迴旋之水。楊樹達《積微居國小述林》:“亘者,㳬之初文也。 《水部》云:‘㳬,回泉也。從水,旋省聲。’今字皆作漩。亘從囘,為古文回,字象回水,是形義與㳬為回泉者合也。二字之音皆在寒部心母,又相近也。”甲骨文或在回水形上加橫畫,如左圖A2,《說文解字》小篆又在字下加橫畫,變成從二(圖A3)。《說文》以為“二”符表示“上下所求物也”,似未確。漢隸(圖A4、A5)以後皆從二,發展成為現代漢字。

    亘(gèn)是會意字。商周文字(圖B1、B2)從二、從月,像月在天地之間,是“恆常”之“恆”的本字。在秦系文字中,“月”漸訛為“舟”, 《說文》認為亘(gèn)是“㮓”的古文,當是假借的用法。 段玉裁註:“今字多用亘,不用㮓。”邵瑛群經正字:“此橫㮓字,今文從古而又省作亘。”亘(gèn)隸定後有B5和B6兩種寫法 ,古書中二形混用。新中國成立後,“亘(gèn)”作為異體字併入了“亘(xuān)”的字形。現代漢語通用的“亘”讀gèn,意為空間或時間上延續不斷。

    說文解字

    【卷十三下】【二部】須緣切(xuān) 求亘①也。從二從囘。囘,古文回,象亘回形。上下,所求物也②。 〖注釋〗徐鍇註:“回,風迴轉,所以宣陰陽也。”①求亘:王筠《說文解字句讀》:“謂有求而亘回也。人求一物而忘其所在,則必上下盤旋以搜尋之。”②“上下”句:王筠《說文解字句讀》:“上下謂二也。即謂之前後左右,均無不可,特據字之部位,之上下耳。” 【卷六上】【木部】古鄧切(gèn,又gèng) 竟也。從木恆聲。 亘③,古文㮓。 〖注釋〗③亘:徐鍇《說文解字系傳》:“舟竟兩岸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二者,上下岸也。”《顏氏家訓·書證》:“今之隸書轉舟為日。”

    說文解字注

    【卷十三下】【二部】 求回也。 註:回各本作𠄢,今正。以回釋𠄢,以雙聲為訓也。回者,轉也。?字經典不見。《易·屯卦》:磐桓。磐亦作盤。亦作槃,義當作般。桓義當作?。般者,辟也。?者,回也。馬融雲。槃桓,旋也。是二字皆叚借也。凡舟之旋曰般,旌旗之指?曰旋,車之運曰轉。?柄曰斡,皆其意也。 從二,從囘。 註:會意。須緣切。按古音讀如桓。十四部。 囘,古文回。 註:見囗部。 象𠄢回之形。 註:囘回雙聲,猶迴轉也。 上下所求物也。 註:上下謂𠄠。所求在上,則轉而上。所求在下,則轉而下。此說從?,從二之意。 【卷六上】【木部】 竟也。 註:弓人注曰:恆讀為㮓。㮓,竟也。《大雅》:恆之秬秠。毛云:恆,徧也,徧與竟義相足。 從木,𢛢(恆)聲。 註:古鄧切。六部。 亘,古文㮓。 註:按今字多用亘。不用㮓。舟在二之閒。絕流而竟。會意也。恆之字本從心從?。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二字部】亘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4 《集韻》《韻會》荀緣切。《正韻》:息緣切,竝音宣。《說文》:求宣也。揚布也。 又與桓同。烏亘,外國名。◎按亘本作𠄢,與亘字不同。亘從二從舟。舟今作亘。𠄢從二從囘,囘即回字,今從日作亘。 又毛晃曰:紹興二年,禮部看詳姓氏,從水從亘,水名。從木從亘,木名。從木從亘者,皆定讀曰亘。若《晉書》:亘彝,亘溫,《書·禹貢》:西傾因亘是來之類是也。 【子集上】【二字部】𠄢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4 《說文》亘本字。從二從囘。囘,古文回。象𠄢回形。上下所求物也。徐鍇曰:迴風迴轉,所以宣陰陽也。 【子集上】【二字部】𠄣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4 《唐韻》古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鄧切,竝音堩。極也,通也,徧也。《說文》:𠄣,竟也。象舟竟兩岸。《增韻》:延衺也。《詩·大雅》:𠄣之秬秠。 又姓。漢廬江丞𠄣寬。◎按《說文》字本作㮓。𠄣即㮓字古文,然今經史通作𠄣,無從木旁者,自當以𠄣字為正。 又𠄣從二從舟,今譌從日作亘,非。 又《正字通》:或從月。詳下(亘字)注。 【子集上】【二字部】亘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4 《正字通》:同𠄣。月弦也。◎按《說文·木部》:𣘰(㮓),竟也。古文作𠄭,從二從舟。二部,𢛢,常也。從心從舟,在二之閒。獨恆字古文作𠄨,注從月。《詩·小雅》:如月之恆。據此則去聲亘從舟竟岸,本義也。平聲恆從心亘聲,訓常,本義也。《詩》:如月之恆,先儒以為月上弦而就盈,取漸進之義,此借義也。讀去聲者亘字,加心轉平聲者恆字,形變音變,義因之而變,不相蒙也。謂恆從舟,亦從月,兩存備考可也,必存𠄣廢亘,《正字通》:之誤也。欲存亘廢𠄣,遂謂《詩》:如月之恆,恆當作亘,譌(訛)加心作恆。心部恆注謂《詩》:不當將亘字譌借恆,則誤甚矣。 又《集韻》:㮓字古文又作𣍭,則從舟又從月矣。存以備考。

  4. 簡解. 亘 gèn. 空間和時間上延續不斷:橫亘。 綿亘數千裡。 亘古(整個古代,終古,如“亘亘未有”、“亘亘奇聞”)。 ★ 筆畫數:6; ★ 部首:二; ★ 筆順:1.橫/提 (一) 2.豎/豎勾 (丨亅) 3.折 (乛乙乚) 4.橫/提 (一) 5.橫/提 (一) 6.橫/提 (一) “ 亘 ”字的漢字編碼: 漢字GBK編碼16進制:D8A8 (10進制GBK編碼:55464) 漢字GB2312編碼10進制:568 (區位碼高位56 ,區位碼低位8 ,16進制GB2312編碼:388) 漢字UTF8編碼16進制:%E4%BA%98 (數據庫中顯示:u8e4ba98) UNICODE編碼16進制:4E98 (10進制UNICODE:20120) 詳解. 亘、亙 gèn【動】

  5. 1. 亘 (04084-2) 注音:, 拼音: 2. 亘 (04129-2) 注音:, 拼音: 語言.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字詞名: 狼 , 03-12 16:54. James Qi (... 📧 : 非常非常感謝您留言指出問題,抱歉沒有即時... 字詞名: 鼠 , 03-12 16:53. James Qi (... 📧 : 非常感謝留言指出問題,抱歉沒有即時發現,... 字詞名: 月 , 03-12 16:52. James Qi (... 📧 : 非常感謝留言指出問題,抱歉沒有即時發現,... 字詞名: 箅 , 03-03 10:28. Misty Ming... 📧 : 箅字釋義為名詞,可有做為動詞之用? 字詞名: 饒 , 12-04 22:22. 匿名使用者: 貓. 更多.

  6. 亘從回,為古文回,字象回水,是形義與淀為回泉者合也,二字之皆在寒部心母,又相近:也”。 甲骨文或在回水形上加橫畫,《說文》小篆又在字下加橫畫,變成從二《說文》以為“二”符表示:上下所求物也”似未確漢隸以後皆從二,發展成為現 代漢字 ...

  7. (亙) gèn ㄍㄣˋ. 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横~。 绵~数千里。 ~古(整个古代,终古,如“~~未有”、“~~奇闻”)。 英语 extend across, through; from. 【漢典】 亘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亘. 亙 gèn. 动. (1) 连绵不断,伸展开去 [extend;stretch] 亘,通也。 ——《广韵》 旌旗亘千里。 ——《北史·隨本纪》 广数十亩,楼宇连亘。 ——《聊斋志异·狐嫁女》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唐 · 柳宗元《石涧记》 又如:连亘 (绵连);亘带 (绵延);亘绝 (绵延阻绝) (2) 横贯;在空间横过或伸过去 [span] 这亘古未有的壮举,像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敌。 ——《刑场上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