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1日 · 衛生所醫師荒全台54間無專任醫師. 銅鑼鄉衛生所的情況並非特例事實上台灣368個鄉鎮市區都至少有一間衛生所截至2022年底除去無醫師編制的台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高雄市15都會區衛生所全國347間衛生所就有54間沒有專任醫師而這樣的情況 ...

    • 張健昌(80歲、偏鄉服務18年): 「若我不是基督徒就打包回去了。」
    • 朱家祥(59歲、偏鄉服務23年):「我覺得,我對花蓮有責任。」
    • 王以帆(36歲、偏鄉服務4年):「我年輕,還是要回到大醫院磨練。」
    • 洪梓策(33歲、偏鄉服務4年):「工作有發展,也能享受生活,就能留下來。」

    張健昌就讀高雄醫學院(現改制為高雄醫學大學)時偶然接觸基督教,成為虔誠基督徒後,他在心中跟隨上帝的召喚,去到資源最缺乏的地方服務,協助屏東的宣教士看診,每週3次風塵僕僕地下到恆春支援。1967年由一群芬蘭宣教士所建立的診所──恆春基督教醫院的前身,即是借用張健昌的醫師證書登記開業。 「台北的醫師,到花蓮很遠,去美國很近。」1955年在花蓮創設基督教門諾會醫院的美籍傳教士醫師薄柔纜(Dr. Roland P. Brown)的感嘆,曾召回旅美的神經外科名醫黃勝雄返台到花蓮接棒。 多年之後,張健昌也是歸鄉的候鳥醫師。高醫畢業後擔心在專業上無法持續進步而成為庸醫,他以首位外國人的身分申請上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醫學院,完成兒科及新生兒科訓練,1960年代...

    星期一清晨2點,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兒童社區醫療科主任朱家祥的BB Call聲響,醫院通知,急診送來一名腸套疊的病童,他趕緊換了衣服往醫院衝,又一個無眠的夜。 59歲、早已升上主任,若待在西部大醫院早該遠離「夜班」生涯,但在全台面積最大、全縣5家醫院僅約20名兒科主治醫師的花蓮,朱家祥回想著跑完急診,隔天仍是白天門診再加晚上急診一線班,「blue monday」的日子,23年如一日。朱家祥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卻在佛教慈濟醫院服務,宗教雖是他留下來的重要力量,讓他疲倦的時候心靈有所支撐,但長年累積的在地認同情感,才是他離不開花蓮的羈絆。 「1996年,小兒消化科醫師證書,我是43號,前面42人全都在西部,」朱家祥笑說,「如果把台灣切一半,東部全歸我管。」一句話道出了花東地區兒童醫療的貧瘠。 198...

    公費生下鄉,一直被衛福部視為貧血的偏鄉醫療人力「特效藥」,對許多公費生而言,卻是無奈的勞役。然而從小在桃園長大、老家在台東延平鄉的王以帆,從選擇公費生那天起,就決定到偏鄉服務,沒有掙扎也沒有猶豫。 身上的布農族血液,讓王以帆渴望回到山裡去。在台北新光醫院結束小兒科住院醫師訓練後,他選擇到故鄉台東的太麻里鄉衛生所服務。懷著理想而來,但初期卻也碰到各種不盡如人意的問題──過去在醫院診間看病相對單純,醫師只需看病、開藥,但在衛生所的醫師,公衛、衛教卻遠比治療重要,例如當碰到不願意按時帶孩子打疫苗的父母,必須苦口婆心、經過數次長時間說服,與都會區有很大差異 ,常令他感到頭痛。 另外,有的患者來到衛生所看醫師,卻會質疑公家單位為何還要收費,王以帆也不厭其煩解釋,在衛生所一樣必須依照健保規範,該由患者自...

    在帶著道德光環的年長醫師與來來去去的支援醫師中,恆基小兒科主任洪梓策是異數。來恆基任職邁入第四年,他幾乎是30歲一輩留任最久的年輕醫師,而且並非因為公費義務,是自願來此任職。 且與大多數來偏鄉支援的醫師多抱著「安全下莊」心態不同,洪梓策把在此服務當作自己的事業經營,即便曾自掏腰包10幾萬元,替醫療器材不足的醫院添購新生兒甦醒急救器(Neopuff)及氣泡式正壓呼吸輔助系統(Bubble CPAP),或對外募款購買無法回收成本的新生兒聽力篩檢儀器,卻並不覺得是抱著多麼偉大的情操在「做功德」,而是為了工作上的安心感。 「因為地方常出聲音,中央就會以各式各樣資源支援,但支援永遠只是補充,真正主力還是醫院本身的能力,只是現實條件反而使得很多運作把支援當成主力。由於 (支援的醫師)是輪替的,永遠沒辦法...

  2. 2020年12月22日 · 後來女兒打聽到外縣市的一位醫師這位醫師在看過病歷摘要腦部電腦斷層等資料後判定陳奶奶是末期願意幫她拔管。 於是陳奶奶再度轉院,救護車的費用超過1萬元,終於在第三家醫院拔管。 什麼情況下可以拔管? 《病主法》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保障》的又有什麼不同? 病人經急救插上氣管內管維持呼吸,若撤除氣管內管,形同可能直接導致死亡。 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林怡吟指出,安寧療護與安樂死最大的差異,就是 安寧療護並沒有用加工方式提早結束生命,而是不施行心肺復甦術(CPR)或維生醫療,讓生命自然走到終點。 目前台灣安樂死並未合法。 依《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CPR)或維生醫療的條件包括: 經兩位醫師診斷確為末期病人,無法治癒,近期內死亡已不可避免。 病患簽署意願書,或最近親屬簽署同意書。

  3. 整整2年半全台新生兒科醫師都在為了一支早產兒專用臍導管抗爭荒謬的是它是上個世紀就開始使用的產品只為了符合歐盟新要求廠商在產品規格標示長度由原本的產品全長」、更改為可插入人體長度」,材質和使用方式完全不變在台灣就變成必須重新查驗登記的不合法產品醫師要拿來救小孩兒還可能違法。 台北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張瑞幸解釋,因為新生兒血管很難找,急救時血管打不上,就要從肚臍這邊打,「臍導管是很重要的東西。 這支柯惠肯特利亞羅臍脈導管,2015年9月許可證過期 無法進貨 ,以致市場短缺,新生兒科醫學會向食藥署說明,該「醫材特殊性,無法取得其他可替代品項」,希望衛福部能「重新考量,以利新生兒急重症醫療之須」。 衛福部回函允諾,「請原證廠商儘速辦理查驗登記」。

  4. 2020年12月22日 · 台大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阮聖元舉例一名55歲男性因感冒併發肺炎導致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接受氣管插管和呼吸器治療這時是急性期病人和家屬最擔心死亡的風險到了第10天第20天急性期已過去但肺炎造成肺部損傷仍無法脫離呼吸器病家擔心的事變成能不能脫離呼吸器。 「以前醫師只能憑個人經驗來回答,現在可以用資訊網上的數據,隨著使用呼吸器的天數增加,脫離呼吸器的機率與死亡率也有變化,病家可以得知量化的數據,幫助他們做醫療決策,也評估將來請假、各種開銷、要不要找遠方的親人回來探視等實際問題。 當下家屬可能無法接受這些數據不如預期,但可以慢慢把他們拉回現實,面對病人真實的狀況。

  5. 2020年12月22日 · 台灣通過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醫療自主權的 《病人自主權利法》 ,民眾在二親等家人陪同下,與醫療人員進行自費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 AD),決定特定臨床條件下的善終方式。. 但專法2018年公告、試辦3年 ...

  6.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4-2 納勞基法. 醫生都沒有人生了,誰還有人生? 年輕醫師開始注意到自己的勞動情形。 (攝影/吳逸驊) 2012年勞工節,一群醫師走上街頭爭取勞動權。 (攝影/吳逸驊) 成立時間:預計2017年9月初成立. 目前行動:揭露並檢舉醫院與醫師間,要求新進醫師繳上萬保證金的不平等契約. 進行中項目:預計蒐集全台醫學中心、台北市教學醫院的醫師契約;累積會員. 未來目標:1. 協助會員申訴、處理勞資爭議;2. 醫師契約簽署諮詢;3. 團體協約. (整理/鄭涵文、楊惠君,設計/黃禹禛)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