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人焉廋哉! 出自《 論語·為政篇 》 解釋: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過去的所作所為,看仔細他的心安於什麼情況。 這個人還能如何隱藏呢? 猜您喜歡. 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 《孫子兵法·軍爭篇》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篇》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論語·八佾篇》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孫子兵法·謀攻篇》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 《孫子兵法·虛實篇》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論語·雍也篇》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學而篇》 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孫子兵法·虛實篇》

  2. 着重这个语气是为了让我们深刻的明了明了什么?「人焉廋哉」是讲人何能隐藏?知人是一件难事但是孔夫子教我们用这个方法。 从这个人种种事迹,种种的表相去观察他是什么样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自然就显而易见了,所以他怎么能藏匿?

  3. 2017年9月17日 · 人焉廋哉前面從人生」、的角度從不同層面論述了的各種觀念在具體的關係行為中對有了較直觀的了解。 本章則由具體轉入到宏觀,從人的普遍屬性上探討「政」的寬泛意義。 「視其所以」 「以」的金文字形會意孩子在母體中即將降生。 孩子憑藉母體生長,故「以」引申為「憑藉」,後引申為「用」,又引申為「從事」,以後弱化為介詞。 在此處,「以」仍用為動詞,是「從事」的意思。 「視其所以」即「看他做的是什麼事」。 「觀其所由」 「由」的甲骨文字形會意以竹筐盛鹼土淋鹽,這是古人製鹽的方法。 鹼土是鹽產生的原因,故「由」引申為「原因」,以後亦弱化為介詞,有「憑藉、依據」的意思。 在此處,「由」仍採用原義,有「做事的原因」之義。 「觀其所由」即「看他做事的原因是什麼」。 「察其所安」

  4. 解釋. 廋(sōu):隱藏,隱瞞的意思.. 出處. 原文.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叟哉? 譯文. 孔子 説:“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做事的原由,看仔細他的個人愛好。 這個人還能如何隱藏呢? 含義. 孔子 認為,對人應當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看他做事的心境,從他的言論、行動到他的內心,全面瞭解觀察一個人,那麼這個人就沒有什麼可以隱埋得了的。 [2] 參考資料. 1. 人焉廋哉? .詞語庫[引用日期2017-02-10] 2.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 豆瓣[引用日期2017-02-10] 人焉廋哉是漢語成語,出自《論語·為政》中“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

  5.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 人焉廋哉? 【注释】 ①以:为。 所以:所做的事。 ②所由:所经过的途径。 ③安:安心。 ④廋 (sōu):隐藏,隐蔽。 【翻译】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 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解读】 孔子的识人法则. 知人是与人打交道的依据,也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 孔子认为,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理社会和国家,都不能不知人,知人虽然很难,但并不是没有办法。 在这里,孔子便教给我们一套了解他人、认识他人的科学方法。 孔子的这套方法,可以概括为“视”“观”“察”识人三部曲,具体说来,就是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先看的他的言行,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内在心理,最后确认他的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

  7. 孔子說:「分析其動機,觀察其行動,瞭解其態度;藏哪去?藏哪去?

  8.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為政:

  9. 成語: 人焉廋哉 [編輯總資料庫] 三峽總院區地址:237201 新北市三峽區三樹路2號、 臺北院區地址:106011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 中部辦公室地址:420081 臺中市豐原區師範街67號 電話總機:(02)7740-7890、 傳真:(02)7740-7064、 TANet VoIP:9009-7890

  10.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