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8日電)國科會、國環院今天聯合公開發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環境部表示,本計畫能協助各地方政府有一個科學依循基礎,也提供產業及金融界國際減碳、永續經營等也能有參考訊息。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家環境研究院今天主辦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公開說明會。 2011、2017年國科會對應IPCC發布2次「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今年則正式更名為「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中央氣象署長程家平致詞時表示,這個計畫希望能提供更好氣候資料,現在到未來的情況,用這些資訊進行評估、推廣,面對國家氣候變遷調適的議題;之前的報告台灣氣候變遷,現在國家氣候變遷,邀請政府部會修飾、調整,能從國家觀點來推廣、應用。

  2. 2024年4月23日 ·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3日電)環境部今天表示,台灣減碳具體成果已逐步展現,以二氧化碳排放密集度為例,相較於2005年,2022年已減少42.13%;未來將持續朝2050淨零邁進。 媒體報導,檢視蔡政府過去8年減碳成效,不僅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減反增,國際氣候變遷績效指數排名吊車尾,徵收碳費也一延再延,空有2050淨零口號。 報導指出,2018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9774萬公噸;2019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8748萬公噸;2020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8507萬公噸;2021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9700萬公噸。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澄清,台灣淨零轉型已見成效,國家碳排呈減量趨勢;2021年因疫情趨緩經濟復甦,呈單一年度碳排上升情形。

  3. 2024年5月8日 · 國際趨勢. 去年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首破3成 氣候目標在望. 2024/5/8 17:38(5/9 14:27 更新) 能源智庫Ember報告指出,2023年再生能源占全球發電量比重達到30%的新紀錄,使再生能源裝置容量2030年達到原本3倍的目標在望。 (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倫敦8日綜合外電報導)能源智庫Ember發布報告指出,由於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增長,去年再生能源占全球發電量比重達到30%的新紀錄,使得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到了2030年達到原本3倍的全球目標在望。 路透社報導,若要達成全球氣候目標,減少發電的化石燃料使用及碳排量極其重要。 去年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上,100多個國家同意在2030年底前讓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加2倍。

  4. 2024年4月29日 · 示意圖。 (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9日電)環境部今天預告碳費配套3子法草案,碳費計算公式備受關注,依據是否自主減量及有無高碳洩漏風險,公式有3類;事業單位應每年4月底前完成前1年碳盤查登錄,5月底前繳碳費。 碳費3子法預告 起徵標準擬分階段下修. 環境部預告碳費公式 學者:促進減碳力道有限. 「氣候變遷因應法」做為碳費的母法,3子法包含「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的草案,環境部今天預告,預告期間為60天,並召開記者會說明。

  5. 2024年5月6日 ·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新出爐的月刊中發表專文「AI時代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對全球節能減碳貢獻」,探討ICT產品的耗能與節能,以及台灣可扮演的角色,協助全球邁向永續。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指出,在晶片技術發展的支持下,人工智慧(AI)技術得以高速突破,並為未來世界的創新應用,催生出無限的想像空間。 展望未來,產科國際所表示,AI正由雲端走向邊緣,加速萬物皆AI時代來臨。 隨著AI普及,AI的算力與儲存需求急劇上升,台灣憑藉半導體、伺服器、記憶體及其他ICT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未來發展可期。 產科國際所指出,面對AI應用普及下的運算力和記憶體的不斷成長需求,半導體產業在設計與製造過程中,除藉發展新的材料及架構設計提高運算能力、降低功耗,同時須加速融合「碳手印」。

  6. 2024年5月1日 ·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日電)環境部29日預告碳費徵收3項子法草案,今天補充說明,相較於歐盟最高給予事業單位100%免徵額度,台灣排碳大戶達成自主減量計畫享有優惠後,仍需繳交一定比例碳費,更為嚴謹。 環境部29日預告氣候變遷因應法下碳費徵收的3項子法草案。 然而,部分團體對於收費公式中,排放量納入碳洩漏風險係數、且最高可以「打2折」一事存疑。 環境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相較歐盟、韓國及新加坡等,為避免碳洩露及兼顧產業過渡轉型,往往給予免費排放配額或免稅額,相較之下,日前所預告碳費收費辦法草案的設計則更為嚴謹。 環境部以歐盟為例,被列管對象若屬高碳洩漏風險行業且符合排放標竿者,可無條件取得100%的排放配額;而台灣需提出具有指定目標的自主減量計畫並經核定,且仍要繳交一定比例的碳費。

  7. 2024年5月9日 · 碳捕捉與封存(CCS)將工業產品生產、化石燃料轉為能源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析出並收集,儲存於地質構造以避免進到大氣的一種技術。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雖承認碳捕捉和封存消除二氧化碳的解方之一,但並未看作減碳的核心方式。 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成員兼二氧化碳清除專家蓋登(Oliver Geden)說:「小型DACCS(直接空氣捕捉與碳封存)領域已變得更加多樣化......但我們不確定這對應付氣候變遷方面能帶來什麼影響。 即使如一份牛津大學報告所作的樂觀預測,即碳捕捉到2050年可望由目前1萬噸大增至20億噸,但專家們仍心知肚明-必須先大幅減少像二氧化碳這類溫室氣體排入大氣,只有針對無法消除的碳排再考慮動用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