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8日 · 鄒嘉倫醫師表示千萬別因為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根治就放棄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的慢性發炎疾病主要是由先天性免疫調節異常及表皮內在調控失調所引起目前並無法根治但若能以正確的心態及照護方式加上規律就醫與用藥是能夠有效控制病情病友或照顧者們別灰心鄒嘉倫醫師建議在病情穩定期時可多注意皮膚保濕同時也要避免生活中的刺激物與過敏原而發作時可先考慮口服藥物或是外用的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劑及抗組織胺等止癢藥膏若病灶侵犯面積甚廣皮膚發炎嚴重時可考慮加上照光治療或是傳統的口服免疫調節劑以及較新的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抑制劑。 迷思二:只要不癢就可以停止用藥?

  2. 2020年11月18日 · 除了眼睛本身的問題之外,眼睛周圍器官也可能造成眼睛不舒服。 尤其是鼻子,因為跟眼睛有一條鼻淚管相通,通常有過敏性鼻炎(鼻子過敏)的孩子,眼睛也會容易有過敏、眨眼、發癢的狀況,單處理眼睛是沒有效的,要先處理鼻子的問題才行。 過敏: 通常會因為過敏而眨眼的孩子,還會伴隨有其他的症狀,像是常常流鼻水、打噴嚏,會習慣性揉眼睛,只要一接觸到花粉、灰塵,或是新衣服,症狀就會更嚴重。 眼睛受到外來的刺激: 有些孩子會對強光、突然性的大聲音有反射反應,所以如果孩子在寫功課的時候一直眨眼,也有可能是因為檯燈太亮,或是有眩光、反光造成。 睫毛倒插: 有些孩子的睫毛分岔、或是長得比較長,就容易造成睫毛倒插。

  3. 2019年8月14日 · 醫隼智慧創辦人呂任棠表示不同於新創一項醫材這套腦瘤自動偵測圈選系統只是優化醫師平常使用的工具而不用費事學習使用新技術這套系統已於108年7月份在臺大醫院電腦刀中心上線用於治療腦轉移瘤腦膜瘤以及聽神經瘤的病患呂任棠預估大約2020年中能夠通過TFDA審查屆時將在台灣與美國推動技術。 延伸閱讀: 避免健保成龐氏騙局 北醫醫科院長李友專:AI是唯一解方. 鼻孔裡也能導航! 72歲爺爺切除腦瘤顏面無損 隔天就能下床.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 異位性皮膚炎是什麼?不只是一般的皮膚病
    • 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有哪些?
    • 為什麼會得到異位性皮膚炎?誰容易得到異位性皮膚炎
    •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法
    • 異位性皮膚炎的飲食有這些地雷!

    異位性皮膚炎簡稱「異膚」,目前發作的原因不明,但可能因為基因或是遺傳造成,使得導致維持皮膚水分的角質層受損,造成皮膚乾燥及保護力變差,同時合併免疫系統失調。 簡單來說,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失去了保護的功能,原本應該緊閉的房屋大門,卻變成「大城門」,讓過敏原可以直接進入皮膚,引起過敏反應的慢性皮膚疾病。 台大醫院皮膚部醫師朱家瑜說,一般的皮膚病只要治療皮膚的病灶,但異位性皮膚炎因為合併免疫系統失調,也會有非常多其他的併發症,所以治療上不能當成一般的皮膚病,一定要同時解決免疫系統的問題才行。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詹智傑也表示,「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是皮膚病,它是一種全身性的發炎。如果不治療,這些發炎物質一樣會攻擊身體的其他系統,引起過敏、氣喘、代謝症候群,甚至會造成心血管疾病跟憂鬱症。」台大醫院皮膚...

    朱家瑜說,異位性皮膚炎有 4 個診斷的點,至少要符合 3 個,才算是異位性皮膚炎。像是汗皰疹,雖然會很癢、也會反覆發作,但病灶通常是手指、腳趾、手掌、腳掌,不會出現在膝窩、手肘窩的地方。所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簡單判斷。 1. 很癢,癢到不行 2. 濕疹反覆發作6個月以上,沒有中斷過。 3. 病灶出現在典型部位(小孩:臉頰、頸部;大人:手肘窩、膝窩等身體的彎曲處) 4. 本身、或是家人有過敏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

    目前還不知道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原因,只知道跟免疫系統有關。朱家瑜說,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大概有 10% 的人是患者。而患者中,有 80% 在 5 歲以前發生,20% 會在 5 歲以後,甚至成人期才發生,而如果是小孩子時期發作,大約有 10%的人在 18 歲以後會好;但還是有 90% 左右的人,會持續跟著患者一輩子。 而詹智傑也說,「對於成年才發作的人來說,他先天帶有這個體質,加上長期的環境刺激,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就像開關打開就關不了。」

    目前異膚的治療方法分成 3 部曲,根據嚴重程度的不同來區分。不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賴柏如說,無論是使用哪一種治療方法,「保濕」是每天一定要做的功課。 輕度患者 1. 單純使用保濕的乳液 2. 藥用的保濕劑 3. 添加類固醇的保濕藥膏 賴柏如說,如果想讓保濕效果更好,其實可以在塗完藥之後,綁上乾淨的繃帶,可以防止藥物流失。 而詹智傑也提到,輕度的患者因為發炎反應少,除了「保濕」、外用藥物之外,也可以使用「抗組織胺」來維持。 中重度的患者 到了中重度,就需要壓制免疫反應、 詹智傑說,既然異位性皮膚炎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當然「壓制」免疫系統就可以治療這個疾病;在臨床上,也常看到使用系統性類固醇治療跟其他種免疫調節劑,效果不錯,病灶也改善很多。 1. 類固醇 2. 免疫調節劑 3. ...

    而除了透過治療來維持日常的狀況之外,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俞佑則表示,還可以透過飲食控制來幫助改善症狀。像是含有許多組織胺的食物,比較容易誘發皮膚過敏、發炎,所以如果可以避開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對於皮膚的狀況也會很有幫助。 1. 酒類 2. 醃漬或罐頭食品 3. 熟成乳酪 4. 煙燻肉品如火腿、香腸 5. 貝類 6. 豆類如鷹嘴豆、黃豆(同時也會促進身體分泌組織胺) 7. 堅果類如花生、核桃、腰果 8. 巧克力與可可製品(同時也會促進身體分泌組織胺) 9. 大部分柑橘類水果如奇異果、檸檬、萊姆、鳳梨、梅子(同時也會促進身體分泌組織胺) 10. 小麥製品(小麥胚芽同時也會促進身體分泌組織胺) 11. 醋 12. 微波食品、即食食品 13. 含有添加物、人工色素的甜食、零食,如苯甲酸鹽、亞硫酸鹽...

  4. 2023年2月17日 · 1.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信心,讓孩子相信自己未來有多種可能。 2.孩子犯錯時,陪伴代替責罵,引導孩子找到解決辦法。 3.多和孩子說說話,培養信任的親密關係。 勿往內向孩子身上貼標籤. 除了把握孩子個性養成的黃金期,爸爸媽媽也要記得,不同性格的孩子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特質,並沒有好壞之分。 許多爸爸媽媽經常會在內向的孩子身上貼標籤,認為他們跟外向的孩子相比不夠大方,看起來也不太合群,這時,有的爸爸媽媽就會積極的想讓孩子多參加團體活動,鼓勵孩子多交新朋友。 這樣的出發點雖好,但本性內向的孩子很可能會為了想讓自己表現地活潑一點,心裡卻覺得越來越彆扭,且這樣的過程在無形中也會讓孩子在心裡產生「內向是不好的」想法,甚至對自己的性格感到自卑。 與孩子一同欣賞內外向的性格特質.

  5. 2023年9月20日 · 1.抱抱、餵奶時. 千萬別認為1、2歲的孩子太小,還不懂,其實這年紀的孩子雖然話說不清楚,但已經可以用很簡短的語言及動作表達情感,像是他想要媽媽抱抱、希望爸爸餵他吃飯,甚至在睡前一定要摸著媽媽的手或胸部,透過這些親密的互動來獲得安全感,雖然這些都是正常的安撫現象,但有時媽媽也會感到不舒服,就可以適時地說:「媽媽覺得有點痛,不太舒服,你要不要改抱娃娃? 你抱娃娃,媽媽也抱著你。 」單純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給孩子一個選項,讓他能在安全的狀態下去摸索,慢慢的他也會釐清自己在什麼樣的界線下是舒服的或不喜歡。 2.從孩子提問中,帶他認識身體界線. 爸媽要好好重視孩子的每一個提問。 很多孩子都會好奇自己從哪裡來? 精子跟卵子怎麼結合?

  6. 2021年1月6日 · 台灣人罹患乾眼症的年齡層越來越廣,加上長期配戴變色放大片、近視雷射手術、過度使用假睫毛或濃厚眼妝、酒糟性肌膚等皮膚病變,使得乾眼症成為不能忽視的問題。 乾眼症不一定「眼睛很乾」,流眼淚也是症狀之一. 乾眼症顧名思義就是眼睛時常有乾澀的問題,另外像是燒灼感、異物感、眼睛癢、眼睛酸、黏黏的感覺、怕光等都可能是乾眼症的症狀。 這些症狀乍看之下跟慢性結膜炎很像,不過乾眼症的患者在空調、暖氣等會加速淚液蒸發的環境下,症狀會更加明顯。 別以為會流眼淚的人沒有乾眼症的問題,相反的,有些乾眼症患者的症狀就是「假性溢淚現象」。 因為乾眼症的人基礎淚水分泌不足,會刺激淚腺引起反射性淚水。 因此,無緣無故見風流淚同樣是乾眼的症狀。 另外,乾眼症的人在眨眼的瞬間會有視力模糊的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