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2日 · 近30年前的 鄧如雯殺夫案 ,是婦女長期遭受性別壓迫、暴力,孤立無援,憤而反抗所釀的悲劇。 這起案件催生亞洲第一部反家暴法、《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上路,建立受暴者保護體系,藉由導入資源充權(empowerment),協助受暴者從傳統性別分工、父權觀念與道德枷鎖中鬆綁,長出「自己做選擇」的能力。 時至今日,當愈來愈多受暴婦女選擇不再隱忍,現行的庇護、自立資源是否足以支撐她們的勇氣? 當受暴者的選擇是與施暴者復合,懲治暴力、保護受暴者的家暴防治系統,能支持個案的自主決定嗎? 對於深陷暴力,想求助卻不知從何啟齒的男性受暴者,現行體制又能如何回應他們的需求?

  2. 30年來,在心理創傷研究領域和創傷療癒實務界維持屹立不搖的權威地位,對相關領域研究者和臨床工作者而言可說是名副其實的創傷療癒聖經。. 作者茱蒂絲.赫曼(Judith Herman)為心理創傷研究先驅、哈佛大學精神醫學榮譽教授、女性心理衛生輔導中心(Women ...

  3. 2023年9月19日 · 2022年5月,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解散,原有業務移轉給行政院轄6個部會依據有關專業接手執行。. 然而台灣針對威權統治時期不法行為的轉型正義問題,由於台灣轉型正義法制設計並未完備,至今多仍未能處理。. 與此同時,威權 ...

  4. 美國心理學教授 哈洛(Harry F. Harlow) 1958年起,做了一系列「恆河猴實驗」,他讓幼猴離開媽媽,在最無助時候,分別擺放一個提供奶水、但全身光禿禿、冰冷鐵絲做的媽媽;和一個沒提供奶水的柔軟絨布媽媽。 結果發現,幼猴70%到80%的時間都和絨布媽媽相處,只有飢餓時才會跳到鐵絲媽媽處喝奶,顯示不是有奶就是娘,母親的溫柔撫慰對幼猴更重要。 早期國際心理學界採行 「行為主義」 ,認為孩子會跟著母親,是因為有食物的需求。 「恆河猴實驗」打破這個觀念,證明幼猴認定母親的關鍵,肢體接觸、撫慰、支持與關懷,大於供應奶水的生理需求,如此建立起的親情依戀更強大。

  5. 2016年12月14日 · 永遠的酷兒先鋒. 今年10月,祁家威獲頒第一屆酷摩莎「酷兒先鋒獎」。 「先鋒」在教育部國語辭典上的解釋是「泛指一切事物的開創者或領先者」,在同運這條路上,踽踽獨行的祁家威確實是個名副其實的先鋒。

  6. 2023年7月10日 · 作家吳曉樂6月初於網路公開自己的經驗後,每天都接到陌生讀者向她訴說難以啟齒的#MeToo遭遇,具體而微顯示性騷擾/性侵害在整體社會規模之廣。 (攝影/陳曉威) 2023年的台灣,#MeToo運動終於衝破沉默的高牆,一個接一個受害者的字字血淚,從政黨、職場、校園、娛樂、藝文場域的幽暗之處振聾發聵,進到主流大眾的視野,使人們彷彿一夕之間發覺那光鮮亮麗、道貌岸然的表象後面,無數的性侵犯與性騷擾事件恣意橫流。 諸多受害者所揭露的一切,將我們所身處社會畫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上面是體制中號稱亞洲最進步的性別平等法案(性平三法),回到現實,對他人身體界線的試探與侵犯,卻幾乎被整個社會默許與忽視。

  7. 2019年12月30日 · 為本書開場的是洛杉磯男同志的情慾與親屬關係。 男同志社群的活躍性愛常被認為違反善良風俗、傷害家庭價值,斯泰西透過洛杉磯50位男同志的訪談與參與觀察,反倒邀請我們向這些男同志學習。 一方面,男同志常被人詬病四處「釣人」,在各種情慾空間搜尋交往對象,但這也促成男同志圈跨種族、階級、國籍的跨界交往模式,較異性戀更為普遍。 另一方面,斯泰西看重男同志社群的性倫理:坦白彼此對於情慾的需求,共同協商出適合彼此的生活方式。 實踐這些性倫理的風貌各異,有的男同志維持單身,有的謹守雙人世界,有的支持另一半外出尋歡的需求,還有一對一起愛上了第三人而組成相愛三人組。 即使模樣不一,但重點都是彼此信任,不苛責伴侶對性慾的需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