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29日 · 由於受到現代攝影、經典攝影和廣告公司專業攝影的影響,徐勇當時著重攝影的畫面感,之於當時將攝影作為信息傳播媒介,把公眾知情權作為最重要責任的紀錄攝影者,他認為這不是好的價值觀。 另外,那時彩色底片一卷的價格,相當於普通北京民眾三分之一個月的工資,他必須相當有自律地去按快門,注重每張照片的質量,每個場景的拍攝最多2、3張。 如果事件發生在今天,徐勇說他的攝影記錄方式會很不一樣。 這或許也反過來說明,古典攝影觀看的意義,已終結於上個世紀90年代數位攝影的興起。 問到徐勇是否看過自己出版的攝影集及近況,他表示手邊有2014年出版、及後來德國、法國出版的《NEGATIVES》攝影集,是自己到香港、或託付好朋友路過香港時,每次3、4本,一次一次帶回來的,通過北京機場海關還要小心謹慎。

  2. 2017年3月27日 · 今年2月14日,行政院原民會公布了《原住民族土地劃設辦法》。 乍看之下,原住民有了主張土地權利的管道,實際上,其中關於「傳統領域」的劃設規則仍然排除了「私有地」,讓許多原住民無法接受,從2月23日起露宿總統府前表達抗議,至今已超過月餘。 原住民族與漢人的土地觀並不一樣,「傳統領域」的概念不是「所有權」。 今天若有一塊民眾或財團的私有土地被劃入原住民傳統領域,它的所有權不會改變。 凱道上的原住民團體所訴求的僅是,當傳統領域要進行商業性的大規模開發時,例如興建大飯店或開採礦產,需徵求部落的知情同意。

    • 抄襲的時間判定:應以「第一版」日期為依據
    • 缺乏足夠法源保護,釐清事實、調查難確實
    • 只罰學生、卻對指導教授「超級友善」的法規
    • 重探研究的本質:求「新」才是原始初衷

    兩篇文章如果有相當程度的雷同,那一定有一篇是抄襲的。但是「誰抄襲誰?」就是個難決的問題。事實上,未必公開出版時間較早的一定是「被抄襲」的一方,因為一篇學術論文的完成通常得經年累月,如果還需要經過同儕審查的過程,那公開發表的時間會遲於完稿的時間;若是一篇論文投稿的過程一波三折,不是一投就中,而是被不同期刊拒絕了幾次之後才找到安身立命之所,那麼要從各種公開的收稿、審查、發表的時間紀錄來推測完稿時間就更難。 碩士論文也是。以台灣的修業年限來說,一本論文從主題發想、資料收集、實驗或調查工作進行、結果分析到最後的綜述討論,整體時間花費通常需要1年以上,超過2年也是常見的情況。而在1、2年內不斷的增減修改中,哪些段落是在哪個時間點完成的,是無法從論文的完稿日期看出;若是要判斷兩本論文是誰抄誰,實務上來說...

    雖然「第一版」出現的時間點認定,於幾乎都是用電腦文書處理軟體書寫的時代,在技術上並不是件難事,關鍵的證據應該都存在雙方的電腦、電子郵件信箱或是雲端硬碟裡;只要請資訊相關專業人員來判定檔案內容的修訂歷程、檔案內的各種相關紀錄是否有被變造過,就可以得到客觀的結果。 但實際的困難是,即便依《國立台灣大學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要點》第16條: 若是作者以「隱私權」為由,不肯把整部電腦搬過去、電子郵件信箱與雲端硬碟全打開供調查單位檢視,只願意自行拷貝或列印出單一檔案給調查單位,這樣能說「被檢舉人或相關利害關係人拒絕配合前項之要求」嗎? 即便作者使用的是公家的電腦,根據第17條: 但是財產上屬於公家的資訊設備內之私人檔案,財產管理單位是否有權在作者不同意的狀態下,打開這些不知與案情有無關...

    發表到國際期刊的論文如果出問題,列名的作者都需要擔負責任,因為所有作者都是屬於「合作」的關係,在身分上是平等的,有差別的只是貢獻度。 但碩博士的論文如果出問題,「照理說」,指導教授應該要擔負較大的責任。因為論文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所以指導教授有義務關照這本論文的所有細節,提醒與教導學生學術倫理規範。如果學生的論文抄襲造假,不管是否是學生刻意隱瞞,指導教授都難辭其咎。更遑論指導教授知情、默許甚或主動引導學生抄襲或造假,那是不適格的教師,必須要有所懲處。 回到法規面,若檢視台大的《國立台灣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違反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要點》,通篇顯示不管學生犯了抄襲、舞弊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之行為,該罰的都只有學生;條文中提到「指導教授」的只有第8條: 就「說明」,然後,沒事。 若再檢視《國立台灣大學...

    最後,我想給廣大的研究生們建議。「研究」的英文是「research」,本質上,是要發現新的現象、發明新的東西、談出新的想法。而再怎麼有名的學校,規模再怎麼大的實驗室、名氣再怎麼大的指導教授,都沒有辦法窮究所有新的事物。 所以作為一個研究生,也要常常給自己一個「re-search」,重探的機會,停下來想一想:對人生或是對學術研究,更遠一點的想法是什麽?是不是非得這個主題不可?是不是非得跟隨這個老師不可?也要常常「re-search」自己追求「新」的原始初衷是否還在?如果心境已經隨時間而轉,適時地轉個身,不一定要執著在研究這條路上,也許可以得到更精彩的收穫。

  3. 2019年5月29日 · 蘇威銘 簡永達 林彥廷 吳逸驊 蔡耀徵 志偉 曾原信 林佑恩. 2019/5/29. 文字. 蘇威銘 簡永達 林彥廷 吳逸驊 蔡耀徵 志偉 曾原信 林佑恩. 攝影記者是故事現場的「慢臨者」,更是縝密的「尋蹤者」,他們在時光旅程觀察、採集,拍下散落在故事時空裡的 ...

  4. 2020年12月29日 · 2020年新聞事件一波波襲來,不斷沖刷我們的記憶,考驗我們對世界的適應。年初的總統大選、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年中的香港反送中運動末緒、港版《國安法》上路,年底的南鐵東移、萊豬進口、疫情再起,其中還有日環食奇景、職棒全球開打、罷韓投票、李登輝逝世 ...

  5. 我們於田野穿梭,見證了許多少年少女的「家」,牆上掛的是年輕父親的遺照,抽屜裡是母親自獄中寄來的家書,沙發與牆角厚積的蜘蛛網和塵埃,深刻感受了那種物理的廢墟狀態、心理的被拋棄感、疏離的社會境況。 這一系列報導,經過改寫與擴編,隔年出版為 《廢墟少年》 一書。 擔任這本書攝影的是志偉和林佑恩,之後,佑恩更繼續接起了棒子,以橫跨4年的維度,持續記錄了書中主人翁「土豆」與其友人在雲林土庫鎮的生命,完成了40分鐘的紀錄片作品《度日》,在今年(2021)9月拿下金穗獎大獎,也在10月入圍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 (編按) 2021 第43屆金穗獎入圍影片|度日 In Their Teens. Watch on. 《度日》與《廢墟少年》的不同路徑.

  6. 2019年9月19日 · 921地震屆滿20年之際,「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從齊柏林導演25年空拍歲月所累積的30萬照片中,挑選極具指標意義的地景照片,對比地震前後的改變與復原樣貌,供民眾閱覽、省思。他鏡頭下的每一張照片不只是紀錄,而是這座島嶼的記憶;不只是當下,而是可做為每一個當代的暮鼓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