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侯孝賢 (1947年4月8日 — )是 臺灣 電影導演,其電影在國內外各大重要影展獲得重大獎項,為 台灣新電影 代表人物之一。 曾榮獲三屆 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89年的《 悲情城市 》獲得 第46屆威尼斯影展 金獅獎 ,1993年憑借《 戲夢人生 》獲得 第46屆坎城影展 評審團獎 。 2015年以《 刺客聶隱娘 》獲得 第68屆坎城影展 最佳導演獎 及 第52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獎與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1] [2] [3] 。 2020年獲得 第57屆金馬獎 終身成就獎 。 其喜愛使用 長鏡頭 、空鏡頭與固定鏡位,讓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是他電影的一大特色。 目前是臺灣電影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 生平 [ 編輯]

  2. 侯孝賢 (1947年4月8日 — )是 臺灣 電影導演,其電影在國內外各大重要影展獲得重大獎項,為 台灣新電影 代表人物之一。 曾榮獲三屆 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89年的《 悲情城市 》获得 第46屆威尼斯影展 金獅獎 ,1993年憑借《 戲夢人生 》获得 第46屆坎城影展 評審團獎 。 2015年以《 刺客聶隱娘 》獲得 第68屆坎城影展 最佳導演獎 及 第52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獎與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1] [2] [3] 。 2020年獲得 第57屆金馬獎 終身成就獎 。 其喜愛使用 長鏡頭 、空鏡頭與固定鏡位,讓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是他電影的一大特色。 目前是臺灣電影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 生平.

    • 電影導演、电影制片人、編劇、演員
    • 劇情簡介
    • 製作
    • 音樂
    • 上映
    • 評價和影響
    • 佚事
    • 相關條目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台灣脫離日本統治五十一年。」 基隆郡九份的「林阿祿」在日本時代就是地方聞人,開設戲院、酒家等,並被列為流氓,其實他代表著漢族民族主義,常常跟日本人周旋抵抗。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林家在九份經營的「小上海」酒家也重新開門營業。林阿祿年事已高、半退休,由其長子「林文雄」當家。文雄為人剛烈,處事強勢,其與元配妻子收養一女「阿雪」;文雄並另有一外婦,於戰爭結束這年與其產下一子,取名「光明」。林家老二「林文龍」原為基隆郡的開業醫師,受日本人徵召到呂宋島擔任軍醫,在戰場上行方不明。老三「林文良」曾被日本人徵召到上海擔任翻譯官,並因此了解上海話,返台後精神異常,入院療養。老四「林文清」自小失聰,經營相館維生,與友人「吳寬榮」及其胞妹「吳寬美」感情深厚。 病癒...

    《悲情城市》的取景地位於臺北縣瑞芳鎮(今新北市瑞芳區)九份以及緊鄰的金瓜石,該兩者聚落於臺灣日治時期因開採金礦業而繁華一時,因而與台灣礦業發展息息相關,亦隨著1960年代礦產枯竭而迅速沒落。該聚落因特殊的地理環境與外界隔絕,僅有崎嶇不平的小道和平時通勤的鐵路與其他地區通行,令聚落在城鎮開發上較為緩慢。由於九份所座落的山坡地社區是在現代分區法實施之前建造的,因此該地區擁有著昔日純樸小鎮氣息的情調和氛圍,象徵著「悲情城市」中呈現的歷史階段。 擔任電影導演的侯孝賢對九份的記憶猶新,年少時曾因遊客的目光來到九份。在電影中,角色搭乘宜蘭線火車前往九份的場景,也曾勾起他在高中時與校友去九份旅行的回憶。侯孝賢曾表示:「火車在台灣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他經常坐火車。他很難忘記他和火車之間的聯繫。」,因此在劇中...

    《悲情城市》的音樂是由來自日本的電子音樂團體神思者(S.E.N.S.)製作。該團體在此次以寫實的環境音效鋪墊整部電影,更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人物對白所呈現的多語情境和刻意穿插的有源音樂,以表徵時代背景下的真實態樣,無形中替觀者埋設聽覺的歷史註解,此外,電影中也出現由演員傳唱抗日戰爭時期的愛國歌曲《流亡三部曲》中的〈松花江上〉、日本童謠〈紅蜻蜓〉、德國民謠〈蘿蕾萊之歌〉、日本歌謠〈幌馬車之歌〉、台灣歌謠〈春花望露〉、蔡秋鳳〈悲情的運命〉等日文歌、台語歌等曲目。此外電影在部分橋段則使用了布袋戲音樂、八音結婚進行曲、子弟戲、京劇等不同音樂,使電影營造環境隱示動盪時代的複雜性和多元性,涉及社會、地緣政治、文化、歷史與電影的核心主旨。 神思者在《悲情城市》製作了七首配樂:主題曲〈A City of Sad...

    《悲情城市》於1989年9月12日於第46屆威尼斯影展首映,並於同年10月21日於臺灣上映,其中臺北最終總獲票房約6600萬新臺幣。換算出的觀影人次約為60萬人次。 2023年2月24日,《悲情城市》的4K修復版首度於臺灣全面上映,並在先前的2月14日於遠百信義舉辦首映會,包括出品人邱復生、演員梁朝偉、高捷、陳淑芳、吳義芳、編劇朱天文、剪接師廖慶松、錄音師杜篤之、攝影師陳懷恩、客串演出的詹宏志、張大春、唐綺陽及朱延平也出席此次首映會。 香港方面原版於1989年12月21日公映。4K數位修復版於2023年4月2日在第47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後,於4月27日香港院線公映,由高先電影發行。

    批判性評價

    《悲情城市》在台灣公開討論政治禁忌的手法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雖然獲得媒體、觀眾力挺,但評論家們對這部作品的態度大多為矛盾的。這部電影作為解嚴後首部描述二二八歷史的電影,卻對於這段史實處理得太迂迴,在電影中從未明確描述該事件,甚至部分橋段還混淆了時代與歷史。因此《悲情城市》曾被批評為政治上模稜兩可,而且過於難以理解。也批評它沒有很好地直觀二二八事件,而是以微妙和省略的方式呈現。然而在當代,《悲情城市》被台灣影壇廣泛認為是一部傑作,並被描述為「可能是台灣電影中最重要的電影」。 《紐約客》的理察·布羅迪(英語:Richard_Brody)認為:「侯孝賢的超凡控制和精心構造的長鏡頭,為電影融合了啟示和不透明;他最喜歡的比喻是從門孔拍攝,彷彿在不可逾越的時間跨度上竭力捕捉著當時人們的動作。」,在《Time Out》中,托尼·雷恩斯(Tony Rayns)寫道:「該片充滿細節,結構呈橢圓形,讓觀眾自行建立聯繫......侯孝賢的作品是一部小動作和巨大共鳴的傑作;一旦你陶醉在它的魔力中,那些困難就會消失。」 喬納森·羅森鮑姆(Jonathan Rosenbaum)對此稱讚:「侯孝賢是「長鏡頭和...

    歷史、創傷與和解

    評論家注意到這部電影(以及構成臺灣三部曲的其他二部電影),如何引發對台灣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記憶的廣泛討論。西爾·維婭林評論說,「關於過去的文學、學術、歷史、個人和電影的敘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因為台灣人民感到迫切需要記住、重建和在構築他們所失去的那部分歷史。」葉蓁指出,臺灣三部曲標誌著一種「自傳式的衝動」,以恢復現在隨著戒嚴令的解除而可以接受的那些歷史。另一位評論家讓·馬(Jean Ma)也指出,侯孝賢展示創傷的方法讓人感覺「真實」,並且可以從世界各地的其他事件如南非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阿根廷的絕望和亞美尼亞種族滅絕中與世界各地的全球觀眾建立聯繫。這些記憶承擔著被否認的歷史的倫理負擔。

    台語復興及流行文化的影響

    《悲情城市》被吹捧為少數幾部將臺灣話推向全球觀眾的臺灣電影之一。電影中使用台語的情況,已被指出與當時規定實施的國語推行政策直接衝突。在當時的台灣因推廣國語政策,使得用其他少數民族方言和語言製作的電影只佔劇本總數的三分之一。然而,《悲情城市》主要使用的語言幾乎為台語。這是因為侯孝賢在電影獲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批准(負責政府審查/媒體的辦公室)後,將粗剪的副本發送到日本進行後期製作,直接發送給威尼斯電影節,使得電影無需經過行政院新聞局審查員的認證便進行上映,故也以未遭禁演或刪剪。 當《悲情城市》獲得金獅獎和金馬獎後,也標誌著華語電影首次在世界級三大影展內榮獲首獎的成就,但這也在台灣也引起了爭議,原因是《悲情城市》違反當時關於電影中不使用國語的規定。然而,這部電影的成功重新引起了人們對台灣語的興趣,並成為日後推廣台語運動的一部分,使台灣本土語言獲得自由發展的空間,近年,越來越多台灣電影、影視作品也並開始使用客家語、台灣原住民語言等少數民族語言,以此達成本土語言推廣的複興。 電影上映後,《悲情城市》掀起一股本土文藝復興的「悲情城市美學」復古風潮,帶動台灣音樂、戲劇、服飾、餐飲等流行文化的發...

    由於《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當時輿論一致看好《悲情城市》進軍金馬獎的成績。其結果卻是大失所望,使得侯孝賢在頒獎典禮後大罵「金馬獎一向就是分配的嘛,很爛」,並將他和金馬獎的關係直接比喻為「它恨我,我恨它」。該年度曾舉行國際競賽,邀請國際各影展負責人參與,他們及關錦鵬等人皆對《悲情城市》未獲最佳影片一事感到失望與不解。台灣獨立運動支持者批評,該屆金馬獎評審具有中國國民黨背景是該片不獲欣賞的原因之一。然而,侯孝賢自2009年起仍擔任金馬獎執委會主席,在他任內,金馬獎產生極大的公信力。 2009年7月16日,曾任百萬人民倒扁運動總部副發言人的台灣獨立運動人士莊嚴說:「想起電影《悲情城市》『可憐的台灣人,生作就是乎千人騎、萬人幹』及『對統治者而言,台灣就是一間公司』的兩段對白,唏噓之餘,我真...

    二二八事件 /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天馬茶房 / 林正盛:《天馬茶房》
    柯喬治:《被出賣的台灣》 / 亞當·肯恩:《被出賣的台灣》
    莊益增、顏蘭權:《牽阮的手》

    書目

    1. Reynaud, Bérénice. A City of Sadnes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 2002. ISBN 9780851709307.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網頁

    1. 第二十六屆金馬獎得獎名單 2. 第三章《悲情城市》,〈國立交通大學〉 3. 悲情城市 紀念那個時代、那些人,〈台灣咁仔店〉 4. 林文淇,1995年,《「回歸」、「祖國」、「二二八」:《悲情城市》中的台灣歷史與國家屬性》 5. 沈曉茵,1998年,〈本來就應該多看兩遍:電影美學與侯孝賢〉 6. 張世倫,2001年,《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7. 葉月瑜〈「悲情城市」專題研究〉網站

    開眼電影網上《悲情城市》的資料(繁體中文)
    香港影庫上《悲情城市》的資料(繁體中文)
    時光網上《悲情城市》的資料(簡體中文)
    豆瓣電影上《悲情城市》的資料 (簡體中文)
  3. 《戲夢人生》 (英語: The Puppetmaster )是一部於1993年上映 侯孝賢 執導的 台灣歷史 傳記 電影,該電影描述了臺灣國寶級 布袋戲 大師 李天祿 的早年生涯,從1909年到1945年期間 台灣日治時期 的歲月展開的背景。 《戲夢人生》被視為侯孝賢以台灣歷史為主題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其前為《 悲情城市 》(1989)及接續《 好男好女 》 (1995),被合稱為台灣三部曲 [1] 。 電影以結合 劇情片 與 紀錄片 的創新形式,以及較過去更簡約的大膽敘事手法,被多數影評家認為《戲夢人生》是世界電影的傑作。 在 英國電影協會 於2012年舉辦的《 視與聽 》投票中,七位評論家和三位導演將其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2] 劇情簡介 [ 編輯]

  4. 《 刺客聶隱娘 》(英語: The Assassin ),是臺灣導演 侯孝賢 執導的 武俠電影 作品,改編自 唐代 作家 裴鉶 的 傳奇小說 《 聶隱娘 》,於2012年開拍,2014年1月13日 殺青 [2] 。 該片入選 第68屆坎城影展 主競賽片是侯孝賢第7次入圍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的作品最終獲得 最佳導演獎 [3] ; 林強 則是以配樂獲得坎城影展會外賽「電影原聲帶獎」(Cannes Soundtrack Award)的肯定。 此外,該片入圍 第52屆金馬獎 11項提名,最終抱回最佳劇情片 [4] 、最佳導演 [5] 、最佳攝影 [6] 、最佳造型設計 [7] 、最佳音效 [8] 等5個獎項成為大贏家。 劇情大綱 [ 編輯] 安史之亂 後的 唐朝 , 藩鎮割據 。

  5. Siàu-liân--ê, an--lah! 《少年吔,安啦!. 》 (英語: Dust of Angels )是一部1992年上映的台灣 黑幫電影 ,由 徐小明 編導, 侯孝賢 監製。. 本片在 法國 坎城影展 「 導演雙週 」中,首部成為閉幕影片的台灣電影。. 另外,本片是首度使用 杜比立體聲 (Dolby Stereo ...

  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童年往事》 (英語: 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 ), 侯孝賢 導演,於1985年上映的 臺灣電影 。 劇情概述 [ 編輯] 故事描寫一家族的悲歡喜樂,面臨生老病死之泰然的豁達態度,透露出台灣人敦厚本質,以及對生命成長的關懷,亦屬於一個時代的特殊記憶。 此電影以侯孝賢導演童年至大學聯考前之回憶自述為背景主軸,自傳性色彩強烈。 主角居所主要在 嘉義市 嘉義舊監獄 旁的宿舍區取景,從這處充滿日式風格的建築群,構築出那個年代台灣社會民眾的集體回憶 [4] [5] 。 拍片緣起 [ 編輯] 侯孝賢指出,此前執導《 風櫃來的人 》多參考自身經驗,《 冬冬的假期 》則多是編劇 朱天文 的經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