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8日 · 照護線上 2020-08-28. (本文經 照護線上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減少肌肉緊繃——運動後瑜珈伸展(懶人包)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跑步時因為重複使用同一部位的肌肉,容易造成這些肌群的負擔很大 ...

  2. 2021年5月3日 · 股四頭肌是人體最大最有力氣的肌肉之一是大腿的四種肌肉股直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股中間肌的總稱能使小腿和大腿伸屈並維持站立姿勢跑步跳躍的時候一定會用到這條肌肉。 而當該動的肌肉沒有動,不該動的肌肉卻一直動,會使肌肉的力量不平衡,進而產生膝蓋疼痛的情形,有時甚至會變成 O 型腿。 因此, 想改善膝蓋疼痛,可以透過訓練內收肌和股四頭肌,來使膝蓋附近的肌肉正常運動。 如何訓練內收肌跟股四頭肌? 內收肌訓練. 1. 採坐姿動作,雙腳與肩同寬,注意身體中心線。 2. 預備動作,將抗力球放置大腿內側位置。 3. 動作開始時,大腿用力向內夾球留停 5~8 秒後,再回到預備動作,此動作以連續進行 10~15 次。 4. 過程中,請保持自然呼吸勿憋氣。 圖片來源: Heho. 股四頭肌訓練.

  3. 2021年12月23日 · 物理治療師林世奇說一般人一開始跑步容易將膝關節伸直鎖緊久而久之便可能受傷; 但微慢跑全程強調膝蓋微彎,類似蹲馬步的姿勢,下肢肌肉不斷收縮,不會過度使用膝關節,因此速度雖慢,但對腿力很有幫助。 微慢跑發起人章旭輝從練習甩手功的經驗出發,試著結合甩手功中的彈膝動作及過去喜歡的跑步,發展出微慢跑。 「從物理治療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微慢跑的動作是合理的,值得推廣。 」林世奇說。 他分享「微慢跑」的 5 大要點: 1. 頭頂天,身形正直: 拉直身體,想像自己在長高,用手輕觸頭髮,感受用頭頂手。 這樣比「抬頭挺胸」更能避免弓背,有助拉直脊椎。 2.

  4. 2019年4月2日 · 日本「市民跑者之王」川內優輝原本是個普通上班族,只能用下班時間練習跑步,高中還曾受過傷,卻能從素人跑到 2018 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 很多人好奇,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就來看看帶他找回跑步自信的指導教練——津田誠一怎麼說吧!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田徑教練 津田誠一. 各位是為了什麼開始跑馬拉松呢? 提到夢想二字或許太誇張了點,但應該有什麼目的才會開始跑步。 或許一開始並未想到要跑馬拉松,而是以減肥或健康管理為目的。 其中大概有不少人是因為「跑過一次以後,覺得跑完喝的酒特別美味,就一直跑下來了。 無論是什麼原因,只要一點一滴地加長跑步的距離,就能參加十公里或半程馬拉松的比賽,然後野心變得更大,開始在意起時間來,最後終於大膽挑戰全程馬拉松。 我猜有很多人都是因為這樣迷上馬拉松。

    • 有氧運動舒緩情緒的效果較好!
    • 研究:有氧運動對憂鬱症患者比藥物更能抗憂鬱
    • 步行、跑步都能調解情緒上的反應
    • 延伸閱讀

    有氧運動過往都是減重族群的最愛,因為會大量消耗氧氣,達到提高耐力、增強心肺功能,加上可以促進色胺酸(血清素的前驅物質)通過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增加大腦中血清素的濃度。 過往哈佛大學的研究員就曾做研究發現,當人有在規律的運動下,比較能處理長期壓力,對於情緒有更佳的管控程度。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何一成指出:「有氧運動舒緩情緒的效果較好,無氧運動會刺激產生壓力荷爾蒙反而造成焦慮。」 「研究指出,每天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或負重運動,都可減輕焦慮,舒緩的效果於8星期時達到高峰,之後便沒什麼改變,可持續一年。有氧運動減輕焦慮的效果比負重運動好,可能也是因為,有氧運動肢體活動多較易全神貫注之故。」何一成解釋到。

    如今最新一篇刊登在《情感障礙期刊》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的論文發現,有氧運動有助改善憂鬱症患者的症狀及認知,雖然研究樣本數較少僅有42位受試者,但在六個月的觀察期中發現,有做有氧運動的患者在生理和心理狀態上都有明顯改善。 此外,研究中也指出,有氧運動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比起抗憂鬱藥物、心理療法或是常規治療,表現出更大的抗憂鬱效果,對於臨床上會是個治療上的輔助方法之一。

    不僅是針對已經有憂鬱症的患者,一般民眾也有效用,先前密西西比大學在另一項研究中,讓成年人分別進行伸展、步行或慢跑,然後再播放一部影片,誘發負面情緒反應。但經過運動後步行和慢跑組的人對影片產生的焦慮感較低,但伸展組的人焦慮、憤怒指數較高。 因為有氧運動更能調節情緒上的反應,可能暫時忘記對外界的擔憂,下回因為工作壓力情緒不佳、不妨先去做做有氧運動再重回工作崗位中。

    【美背還能緊實提臀】日本瑜珈老師示範「鍛鍊背肌」的兩個動作:早安體操+展臂式深蹲 【跑馬拉松學會的事】鐵人心理師許嬰寧:人生,有時候「慢慢來」比較快 【你運動是為了瘦身、增強肌力,還是紓壓?】專家解析 7 種「日常運動」的優點 (本文經 Heho 健康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多運動不只降三高、抗發炎!研究:這種運動有效調節情緒減輕憂鬱、焦慮〉;圖片來源:Pexels)

  5. 2020年4月9日 · 1. 頭昏: 通常會有頭昏昏沈沈頭重腳輕或腦袋不清楚等的感覺常與壓力睡眠不足憂鬱焦慮或是服用鎮靜類的藥物有關。 出現昏昏沈沈、頭重腳輕是屬於頭昏症狀。 (圖片來源: Heho健康 ) 2. 昏厥: 造成原因為心臟到腦部的血流不足進而出現了短暫性意識喪失俗稱昏倒」。 3. 眩暈: 眼前出現一陣天旋地轉,有漂浮的感覺,大部分有內耳性的疾病所引起的,最常見的是梅尼爾氏症。 4. 失去平衡: 會有頭重腳輕,站不穩的感覺。 通常是因為小腦病變、帕金森氏症,或是四肢周邊神經病變等疾病造成。 清楚頭暈的症狀,才不會找錯科別. 從上述的 4 種頭暈類型就可得知,引發的原因都不同,有內耳所引起的、有血流不足所引起的。

  6. 2015年10月14日 · 我從跑步中得到的最珍貴體驗是一種可以稱之為鐵打的信念:「持續的量變終究會造成質變這句話倒不是我在腿麻跑步中迸發出來的啓發它是我大學法律系民法教授的上課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