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7月3日 · 2013-07-03 10:05. +A -A. 加入收藏. 「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對TVBS主播方念華來說,完全沒有這個疑慮,因為主持兩個塊狀節目,加上固定播報晚間整點新聞,要求每個細節也要做得很完美的她,每天必定會與大量書籍和資料為伍。 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讓她身心放鬆的方式,竟然還是── 讀書。 有些人晚上睡覺前,藉由看電影台的壓箱寶長片或ESPN運動比賽,來培養睡前情緒,方念華則是靠閱讀。 「白天我看書大部分是做功課,為了提高效率,我會畫重點、貼標籤、做筆記、想問題,屬於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務求迅速將書中的內容輸入自己的資料庫中。 」晚上回到家,方念華還要繼續讀書的原因是,「它是很好的心靈活動,讓腦波和心靈都達到平靜,因此身心可以放鬆下來,很好入睡。 左右腦並用.

  2. 2007年11月15日 · 電視與網際網路原本就是個衝突的組合電視給人及時的滿足網路則予人控制的快感因此網路電視應該是非常個人化的商品能夠隨時給我我想要的Tivo聽起來就像是這樣的產品一台宣稱可以讓你透過電視輕鬆上網購買機票查詢路況錄電視節目的產品。 技術層面早已成熟. 七月Tivo甚至成為首個提供有線電視電影服務以及網路業者亞馬遜Amazon.comUnbox影音檔案下載服務的產品。 所以當我的編輯要求我解釋電視與網路如何串聯時,我第一個想法就是抓著Tivo有著花生外型般的遙控器,企圖透過其搜尋軟體找到一九四九年經典老電影《白熱》(White Heat)。 不幸的是,沒找到,搜尋結果是《White man can't jump》與《雙面女郎》(Single White Female)。

  3. 2023年5月7日 · 今周刊資料庫. 2023-05-07 14:00. +A -A. 加入收藏. 鏡電視在NCC設下諸多項附加條款下在去年元月成為近10年首家准設的新聞台但之後風波不斷。 對此,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姚人多在臉書發表看法,以下是臉書全文: 有些朋友可能已經知道了,我從去年某個時間點開始掛名鏡週刊的特約總主筆。 這件事我一直沒有對外 說明,原因是我寫的是社論,而社論是不掛名,不強調個人。 我喜歡低調的人生,這個寫稿的機會不僅僅適合我對生活的想像,也滿足了我好發議論的習慣。 鏡電視的事我原本不打算說話,不過,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我覺得有必要站出來說幾句話。 我會從裴偉這個人開始講起。 裴偉是何許人,實在不需要我多做說明。 在政治圈打滾過的人都知道,所有人對他是又愛又恨。

  4. 2022年3月9日 · 據了解裴偉曾對鏡電視解釋該筆費用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其實是他個人在鏡電視擔任董事長時領取的薪資但裴偉已在二一年五月卸任董事長由陳建平繼任);另外還有部分是因為當時某位原本承諾投資鏡電視的潛在股東後來未繳款投資因此裴偉個人在外借貸補齊投資金額的貸款利息。 (有關裴偉的說明,後續另闢專文) 🥂27週年慶🥂壓軸第3彈>贈【eminent萬國通路】24吋行李箱💁贈品價值$7280元!錯過不再 立即搶購>> 鏡電視 NCC 裴偉 治理爭議 人事令.

  5. 2022年1月25日 · 1月19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進行第999次委員會針對鏡電視新聞台》(後簡稱鏡電視衛星電視申設案進行審查經過NCC委員們7小時激烈的討論最終決議以附帶決議方式獲得申設許可洋洋灑灑臚列總計40項附帶條款及行政指導等堪稱最嚴格條件同時是我國睽違10年來第一家通過申設的新聞台。 NCC副主委翁柏宗在記者會上說明附款內容,「針對鏡電視股權結構、負責人資格、公司財務、公司人力、經營方針、內容製播、內部控管及公共問責、勞動權益等面向要求。 」作為日後的監理條件。 鏡電視以史上最嚴苛、NCC保留隨時廢止許可的條件來看,這表示NCC對鏡電視的極度不信任,才用這種前所未見的方式發照。 事實上,鏡電視在2019年12月間提出申設案,申請過程「一波三折」。

  6. 2000年6月8日 · 「妙子」是中居正廣男扮女裝後的女兒身名字,「計算」被冠上姓氏是用來嘲諷她對男友(草彅剛飾演)的操控示好,處處均有「計算」的城府在內。 「計算妙子」是以日本的 OL ( Office Lady )為原型加以塑造,加上中居正廣在動作上的刻意醜化,自然看得人捧腹大笑;當然趣劇得到廣泛觀眾的支持,也證明了這類型的女性數目何其多,也才會令人產生「心有戚戚焉」的共鳴。 這種女性已成日本的一種典型. 在日劇的傳統上,近年以淺野妙子筆下的理子(《戀愛世紀》中松隆子的角色》)及《 Perfect Love 》中的木村佳乃,最能反映出「算計之女」的現實一面。 如何在適當時間扮弱者、如何用心機和手段操控對方,從而勾緊欲望投射的男性對象,儼然已成了一門學問。

  7. 2021年5月31日 · 2021-05-31 12:20. +A -A. 加入收藏.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 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 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 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 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 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 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