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 馬偕來台宣教30年間,透過其日記可以發現,生病的次數相當頻繁,一年中有好幾個月都在生病,病情有時維持幾天,有時甚至到整個月。 在1885年至1897年間,幾乎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在生病,直到1901年因喉癌過世。 罹癌之際,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我失去聲音,仍低聲繼續講課。 」馬偕一生敬虔服事,最後葬在他最深愛的土地-台灣,也成為基督徒服事主的最好榜樣。 上(10)月18-20日,台灣神學院舉辦「論述與傳承: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紀念講座」,19日邀請到王政文教授,以「馬偕疾病與日常生活」為題分享。 頻繁的生病. 從史料可以看見,馬偕到處奔走,建立教會,付出很多心思,在他寫信給麥威廉的書信中提到:「沒辦法休息,工作量又多的難以抵擋。 」從馬偕的一生中,可以看見他勇敢,且工作量相當驚人。

  2. 大. 活動報導 , 生活藝文. 字級大小: 小. 中. 大. 馬偕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又稱偕叡理)對臺灣的貢獻眾所周知,他如一粒麥子為福音埋在此地,迎娶臺灣女子張聰明,然而張聰明是何許人也? 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淡水長老教會牧師鄭浚豪出席6月6日於中山堂中正廳舉行之《蔥仔開花》記者會時提到,張聰明婚後不斷自我成長,是馬偕牧師創立的牛津學堂中,唯一一位女性教師,更促成女子學堂、婦學堂的設立,乃臺灣朝向性別平等的重要里程碑。 今年恰逢基督長老教會紀念婦女事工100週年,樂見臺北市立國院團(文中簡稱「北市國」)推出歌劇《蔥仔開花》。

  3. 2019年8月7日 · 大. 李桂菱姊妹在17歲雖擔任風光的學生會長,卻也是極自卑徬徨之時;第一次踏入教會,驚訝於一群沒血緣關係的人,卻能像家人一樣,讓她感到從未有過的溫暖;後來經歷了戒菸神蹟,在異象中她看見神拿著手術刀,為她將黑色的肺表層一層層刮掉,使肺變得乾淨,第一口吸入的空氣出奇地「新鮮」! 獨自一人成長. 1997年出生的李桂菱今年21歲,在教會兼職服事並自行接美術設計案子維生,且於今年7月份青年國是論壇中,回應成為全職傳道人呼召,預備讀神學院。 年紀輕輕、信主僅四年多,耶穌的愛卻已又大又深地衝擊她的生命。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李桂菱就被「放」到不同的親戚家住,國中終於搬回與母親和繼父同住,但家中發生一些狀況,又搬離家、獨自於外面居住,打工養活自己。

  4. 2023年1月18日 · 大. 近年國內掀起一波由知名脫口秀系列節目,所帶出的相關話題,在娛樂紓壓之餘,「炎上」這個新穎的流行用語也引發熱烈討論。 其實,「炎上」一詞源自日本,意思是「引火燃燒的現象」,而後衍伸為「在網路上,許多人對某件事情有感,而引發的集體負面吐槽、批判,造成場面越發混亂,如同火勢急速蔓延般不可控制的現象。 「炎上」現象,正在提醒我們什麼? 「簡單來說,炎上(這個詞的本質)就是『網路霸凌』。 」在網路行銷業界已有20多年經驗、現任樂果實社群發展協會理事長洪正一專訪時分享。 炎上的對象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議題」。

  5. 2021年1月19日 · 小. 中. 大. 方念華,知名電視人,以優質節目〈TVBS看板人物〉三度入圍金鐘獎,2015年,獲得第50屆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 方念華一踏入媒體電視圈,一待就是快30年。 30年來,雖然觀眾喜好的流行趨勢總是更迭汰換,但方念華始終堅持做節目的初心。 而這初心,是來自於從領洗時就對她產生影響的,她的天主。 身處電視媒體,不效法這個世界. 方念華手上的知名節目〈TVBS看板人物〉,開播至今約10年左右,總是帶給觀眾取材自各行各業傑出人士的好故事、深度故事。 不煽情、不隨俗、不譁眾取寵。 方念華的訪談,始終維持高水準與高評價,不輕易改變風格與調性。 方念華提道,一個節目開,又一個節目關,這在電視圈是經常見的狀態。

  6. 2021年7月31日 · 活動報導. 字級大小: 「多年前,看到有些教會的競爭,感受到從神而來的心痛! 」新任總幹事董家驊牧師敞開分享,此也成為其毅然決然接任總幹事的契機,並盼望見證從聖靈而來的「合一」! 世界華福中心今(31)日於線上舉行「新任總幹事就職典禮」,自2011年服事至今、辛勞奔走10年的陳世欽牧師,於今日交棒給臺灣董家驊牧師。 他於最後道出「肺腑之言」,盼望華人教會擁有力度、寬度、深度,面對新世代挑戰。 華福成立於1976年,致力連結全球華人教會,與跨文化福音事工,為華人福音的重要推手之一。 此次線上有來自20多個國家、500多位牧者一同觀禮,見證此歷史性的一刻! 前信友堂主任牧師沈正表示,「期許董家驊牧師站在時代破口,成為神教會的僕人! 」(圖/影音直播截圖) 陳世欽牧師因疫情,於香港連線分享。

  7. 2022年1月12日 · 台北市報導. 2022/01/12 17:06. 5111. 台灣88歲「馬賽克鑲嵌畫大師」,因「切膚之愛」認識神,蒙神賜福的畫作傳揚國際! 圖左:陳景容教授與個人大型馬賽克巨作《音樂頌》;圖右上:陳教授創作過程(攝於二級警戒、疫情前);圖右下:切馬賽克的器具。 (圖/記者陳俐卉、陳景容、嫚玲 提供) 焦點人物 , 見證採訪. 字級大小: 小. 大. 陳景容從小,因所居住的家鄉,來了許多宣教士,並看見英國宣教士蘭大衛醫生的妻子連瑪玉的「切膚之愛」,深受感動,後續生命被這些宣教士的生命深深影響,因而信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