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17日 · 是指將人工智慧中的深度學習技術應用於藥物研究,通過大數據分析和臨床文獻等龐大的資訊匯入,並導入. 機器學習技術,進行開發各類藥物,達到縮短新藥研發周期、降低新藥研發成本、提高新藥研發成功率等目的 。 4.智能健康管理: 智能健康管理是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民眾日常的健康管理中。 目前主要集中在風險識別、虛擬護士、精神健康、在線問診以及基於精準醫學的健康管理。 隨著醫療衛生社區化、保健化的發展趨勢, 透過視訊軟體設備,可在在家庭中進行疾病或照護的及時追蹤與監控,通過AI人工智慧的技術,可以實現醫院對患者或者是亞健康者的及時診斷與健康提醒 ,有效的預防病患疾病的惡化或在問題爆發時及時處理。 延伸閱讀. AI人工智慧要跟醫師搶飯碗? 能更快速與準確的確診與治療癌症.

  2. 2023年12月15日 · 台灣近視比例全球居冠! 根據國健署統計,小一生近視比例為 17.9%,到了小六則高達 62%,而未滿 18 歲近視占比高達 85%。 近視所造成的視力模糊,可透過配戴眼鏡、隱形眼鏡、角膜塑型片來改善,但卻會為生活帶來不便。 像是戴眼鏡運動不方便、隱形眼鏡怕突然破片、塑型片清潔不當恐感染等,也因此,越來越多選擇用近視雷射來矯正視力。 但近視雷射術式多,該如何挑選命定中的雷射方法,邀請眼科專家分析 STPRK、LASIK、全飛秒的差別。 雷射屈光手術發展至今已超過 30 載,是透過準分子雷射來矯正度數,能改善近視、散光、遠視問題,讓日常生活不必依賴眼鏡或隱眼,因而廣受歡迎、蔚為風潮。 而雷射屈光手術依角膜切削的深度分為表層手術、層狀手術 2 類。

    • 人工智慧結合心電圖有效篩檢心臟衰竭!無症狀也篩的出來
    • Ai 加速臨床醫師診斷白血病!把握黃金治療期
    • 整合現行檢驗流程!一小時提供抗藥預測結果

    過往許多疾病判讀仰賴醫師的專業經驗或是個人技術,如今藉由 AI 技術輔助,不僅有效降低檢測的時間外,也能讓病患權益大大提升。 長庚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將人工智慧應用在心臟衰竭篩,做一張簡單的心電圖,就能篩檢出早期或甚至是無症狀的心臟衰竭患者,林口長庚醫院溫明賢副院長表示:「心臟構造或功能異常,造成肺部或身體循環充血,導致一連串的症狀出現,血中生物標記–排鈉肽蛋白也隨著升高。」 過往在臨床上運用心臟超音波衡量心臟泵血的能力,如今運用 AI 心電圖預測軟體分析心臟收縮分數,同時也可發現心室功能異常,假設此病患能早點接受篩檢,或許一張心電圖就能讓他在症狀未出現前就能及早接受治療。

    不只是在心臟衰竭上的診斷,台大醫院也將人工智慧結合在白血病的判讀上,由於血癌疾病變化的速度極快,平均 3-6 個月可能可能急速惡化,往往患者在等待病理報告的期間可能病情復發甚至惡化。 因為過往過診白血病以前利用流式細胞儀,仰賴醫師分析資料判讀需要手動分析,不僅費工耗時加上判讀人才缺少,往往在判讀時間短則兩星期長達一個月,過程中影響血癌患者治療的黃金時間。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柯博升醫師表示:「從台大醫院內的研究發現,若是檢驗報告延遲是會影響患者預後,存活率至少影響到八個月以上,所以藉由 AHEAD-flow 用人工智慧的方式變成一個自動分析,沒有要取代醫師,而是幫助把時間縮短。」目前正在申請取得美國 FDA 、台灣 FDA 認證,預期幾個月到1-2年有結果。

    除了疾病的檢測之外,中國醫藥大學也著重在數位醫療的轉型,最成功的案例為智能抗藥細菌預測,中國醫藥大學智慧醫療創新中心主任游家鑫說:「 WHO 認為沒有好好使用抗生素的原則下,可能在 2050 年因為超級細菌而感染死亡,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上,透過 AI 來加速改善。」 醫學檢驗為了符合抗生素使用原則,需要有實驗室的證據開到後線管制抗生素,現行流程需要等2-3天,過去文獻指出每拖一個小時給正確的抗生素治療死亡率會上升 7.6 %,若是能縮短這樣的流程讓醫師即早知道用什麼藥才是最好。 經過討論研究利用檢驗質譜儀與機器學習模型,可達到一個小時內針對細菌抗藥性進行預測,除了有效縮短臨床檢驗流程外,也能夠同時減少抗生素濫用造成的問題,加速醫療數位轉型。 醫療與人工智慧幾乎是無法脫離,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下...

  3. 2020年7月26日 · 美國新聞媒體幾年前甚至專文報導達文西手術,用的聳動標題是 ─ 「你準備好讓那一隻毫不猶豫且不會顫抖的機器手臂替你開刀了嗎?. 沒有手術是零風險的。. 雖然美國 FDA 核准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已近二十年了,單在全美的醫院一年就進行將近六十萬次的 ...

  4. 2020年10月12日 · 在科幻電影中很常出現一種技術,就是當眼睛不小心受傷導致視力喪失時,會植入高科技的電子眼已恢復視力,再次重見光明。 如此科幻的技術,其實已在現實世界中實現了。 而台灣有台大、長庚等 2 大醫學中心都在進行電子眼的相關研究,而去年林口長庚就公佈了他們的好成績,共完成了 7 例以人工電子眼植入手術幫助色素性視網膜失養症失明病人改善視覺的手術,而且術後恢復良好。 這項成果更榮獲美國 second sight 團隊頒發「人工電子眼亞洲卓越中心」認證,成為為亞洲地區的執行電子眼醫療相關手術、復健與電子系統操作的技術指導者,目前全球僅有 12 家醫院獲此卓越中心殊榮。 發展蓬勃的人工電子眼技術,到底是怎樣恢復視力的呢?

  5. 2023年8月28日 · 醫療產業與 AI 的 6 個趨勢. 針對醫療產業與 AI 的 6 個趨勢、挑戰與機會,陳守正說,84% 的醫療、生技產業的領頭者將改變資料獲取方式,也因此先後投入 AI 轉型,再加上人口老化、產業改變、新冠的挑戰、人員過勞的衝擊,2030 年將出現 1400 萬的醫護人力短缺 ...

  6. 2021年8月5日 · 「這裡提到的雙影,即是像差的一種。 」翁林仲表示,像差就是人眼看到的實際成像,和使用單透鏡,不論是凸透鏡或凹透鏡,所看出來的成像差別,近視和散光,在光學領域都是導致「像差」的原因。 像差越大,視覺品質越差,醫學上將「像差」分為 8 階,大致上分成 2 種,二階以下稱為低階像差,而 3 階以上則為高階像差,雖然 80% 的像差是「低階像差」造成,包含了近視、散光或遠視,另外 20% 的高階像差,包括球面像差、彗星像差、三叉像差、像散、場變、畸變等等,反而對於視覺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卻比較容易被民眾忽略。 低階像差易解決 高階像差有賴「前導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