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12日 · 任士熙醫師建議平常可在從事各種活動後簡單自我判斷感覺內褲是否溼溼的有尿騷味通常輕微尿失禁可以藉由凱格爾運動提肛運動皮拉提斯核心運動或學習憋尿法持續至少1個月訓練會陰部肌肉可改善輕微的漏尿情況但嚴重的尿失禁患者若釀成不敢出遠門伴侶隔閡對生活品質構成影響時就可以考慮利用手術方式解決。 任士熙醫師說明,年輕女性尋求治療,通常可採取骨盆底電刺激療法和陰道雷射2種方式。 前者健保給付,利用電流刺激陰道肌肉的原理改善鬆弛,每次半小時,療程6次,約半數患者會獲得改善;後者每月1次、療程3次,須自費,結束後近9成患者能改善。 通常治療後如未再生小孩或不搬重物,可以延長療效期限,復發時可重複治療,不影響正常生活與工作。

  2. 最簡單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有濕;或是看你舌頭,如果黃中帶膩,就是體有濕表現。 濕氣進入身體5個主要通道: 1. 肩頸部 「 大椎穴 」 : 濕氣從這裡進入容易引起肩頸酸痛、肩周炎、頸椎病,常會頭暈頭痛、失眠多夢。 2. 前胸「膻中穴」: 濕氣要從這裡進入容易引起乳腺腫痛、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症狀。 3. 肚臍「神闕穴」: 濕氣從這裡進入後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女性就容易引起婦科疾病。 4. 腰部「命門穴」: 濕氣從這裡進入則容易引起腰酸背痛、腰膝酸軟和各種腎虛。 5. 腳底「湧泉穴 」: 濕氣多從腳底湧泉穴侵入人體,往上流動,引起膝關節酸痛、風濕關節炎等。 看看你濕氣有多重? 一級寒濕:在表皮. 症狀:皮膚騷癢,長濕疹。 二級寒濕:在肌肉.

  3. 2020年2月28日 · 身體有濕氣不能排除出去人,多半都是脾胃問題,脾胃虛人多半就有濕氣,那怎麼去分辨脾胃虛人呢?

  4. 2020年11月19日 · 其實有一個辦法,這是在清朝醫宗金鑑裡,有一個處方非常簡單,用大麥一升熬湯,先熏後,什麼叫先熏後,就是它在燒煮時候,會有蒸氣冒出來,身體有癢部位,就用那個蒸氣熏一熏,熏完了以後,等到這個水比較涼一點,用來發癢地方 ...

    • 5招辨別龍眼新鮮度
    • ● 泡鹽水後冷藏
    • 自製龍眼乾
    • 自製龍眼酒

    市售的龍眼是否新鮮,其實不難判斷,只要學會下面5招: 1. 看枝幹:果實和枝幹連接完好的龍眼,較為新鮮。如果果實已和枝幹分開,可能已經不太新鮮,或蒂頭有長蟲、腐壞現象。另外,分枝較少的龍眼,甜度較高,這是因為生長時不夠好的果實被剪掉,這麼做能給剩下的果實提供充足養分。 2. 看果實:新鮮的龍眼圓潤飽滿,外皮呈黃褐色,無裂痕,少有斑點,也沒有發黑的跡象。 3. 捏果殼:用手指輕捏果殼,硬挺、有彈性的是新鮮果實;外殼綿軟的則不新鮮。再用手觸摸外殼,略帶果粉者為佳。 4. 看果肉:如允許試吃的話,剝開外殼看果肉的顏色,果肉半透明、潔白光亮,且剝開時無汁液溢出者為新鮮果實。殼內如果出現紅褐色血絲紋,或果殼間有一層薄膜包覆者,則不夠新鮮。 5. 聞果香:味道清新香甜,沒有酸味。

    將龍眼從枝幹上剪下(不要用手直接拔下;在剪時留下一小段蒂頭,保持外殼完整、無破損,可避免果肉腐壞),洗淨後,放入鹽水中浸泡約1小時。撈起瀝乾,用報紙包裹並套上保鮮袋,放入冰箱冷藏。由於龍眼多吃易上火,用鹽水泡過則不易引起上火,但並不會影響龍眼的甜味。這種方法也能存放一週左右。

    中國人將龍眼乾應用的很廣,不管是入藥或製作甜點都發揮得淋漓盡致。龍眼乾的製作費工費時,如果量多的話或可一試。 先將龍眼洗淨,用水汆燙30秒,不能久燙,否則外殼會裂開。撈起後瀝乾水分。再找一個通風好、陽光足的地方,白天將龍眼放於鐵網架上,在大太陽下曝晒;夜晚收回放入冰箱,避免室外溼氣沾附。 曝晒期間,需檢視龍眼的情況,看外殼是否保持完好,再剝開幾個看果肉的晾曬情況。晒上7~15天,直到重量減少約一半, 果肉乾縮,顏色變深,貼附在果殼上即可。 自己做的龍眼乾,因為沒有添加防腐劑,最好放入冰箱保存。若陽光不足,也可以利用烤箱40~50度烘烤10~12小時。

    龍眼酒可安神定志、改善疲勞,還可以助眠。 材料: 新鮮龍眼500克、40度白酒1,000毫升、玻璃瓶子 作法: 將瓶子洗淨,完全晾乾。龍眼去殼、去核後放入瓶中,倒入白酒覆蓋過果肉,然後將瓶口密封,放在通風陰涼處靜置一個月(期間不可打開瓶口,也不要碰到水)。可根據口味加入冰糖。

  5. 2019年1月30日 · 想要喝到自然新鮮椰奶,自己在家就可以做。. 自製椰奶步驟如下:. 1. 準備一顆新鮮、成熟椰子。. 找到椰子頂端三個軟眼,用刀背沿著三個軟眼畫圓敲擊,把椰子殼敲開。. 2. 先倒出椰子水,存儲起來,然後用水果刀削下椰肉。. 3. 用水沖洗椰肉,再切 ...

  6. 2021年4月13日 ·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鄭惠文表示,皮膚在不斷壓迫與摩擦超過耐受力下,有可能在皮膚出現小傷口,組織液就會在傷口處產生及聚集,漸漸就會形成水泡,如果僅在米粒大小,皮膚會自我修復,滲出組織液也會慢慢吸收;倘若水泡越來越大,發展至花生大小,壓迫會感覺到疼痛,可能就要醫師協助。 鄭惠文說明,雙腳長時間走路,足部與鞋襪不斷摩擦,加上體重負擔,發生水泡機會不小,如果大小跟米粒差不多,不影響持續活動,就要注意水泡有沒有持續擴大;若水泡擴大到受到壓迫會疼痛,甚至影響行走,建議需要進一步醫療協助,最好讓醫師處理,在消毒安全器械下,戳破水泡導出組織液,再處理好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