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8日 · 2021/08/08 05:30. 郭俊銘. 回想六月初全台諸多水庫的蓄水量破歷史新低但近日豪雨許多水庫滿水溢流甚至洩洪可謂是台灣水文史上一頁驚奇在水庫水位創新低期間政府動員工兵部隊協助清除淤泥希望增加水庫蓄水量回憶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山區土石鬆動;二 四年七月敏督利颱風帶來中部超大豪雨,德基水庫創建壩以來最嚴重淤積;接著八月艾利颱風過境,桃園一天高達九七 毫米雨量,石門水庫上游土石崩塌,淤滿水庫底部,庫容損失高達二七 萬噸。 二 九年莫拉克颱風肆虐南台灣,南化水庫淤積量達一七 萬立方公尺,庫容損失超過三分之一。

  2. 2024年4月3日 · 2024/04/03 05:30. 徐坤龍. 拜讀貴報刊登興建嘉義海中水庫刻不容緩一文印象深刻深頗有同感筆者旅遊全台各地常見各處河川之淡水河流最後皆流入大海經常思考這些流入大海的淡水未能有效應用深感可惜若能有效攔截這些即將流入大海之淡水將會帶來解決部分地區缺水問題有感台灣高山林立,地狹人稠,河流急促,能建造水庫地點所剩應不多,台灣北部河川出口位於人口稠密區腹地不夠大並汙染嚴重也許不適合。 但如宜蘭、苗栗還有中南部地區河川汙染不嚴重以及出海口腹地廣大,在潮間帶或稍為上游一點建造水庫攔截流入大海之淡水。 各種解決缺水問題之方法如新建水庫、水庫清淤、工業用水回收再利用、海水淡化、伏流水等等開發等也許目前正在進行或將要進行。

  3. 2020年10月17日 · 2020/10/17 05:30. 魏思源. 今年形成十六個颱風都沒有登台創下半世紀以來首見紀錄全台七座水庫蓄水量低於五成桃園新竹苗栗台中等區域水情亮黃燈史上首次於十月豐水期實施減壓供水面對極端氣候台灣缺水問題再次浮上檯面要怎麼開源節流找解方台灣是個海島型國家,平均年降雨量約二五 公釐,約是全球平均值二.八倍,雖然雨水豐沛,缺水頻率卻如此之高,除了在地理環境上早已形成先天不可抗拒的因素外,也因為水庫淤積嚴重、自來水漏水率偏高,以及水價過低造成用水浪費,成為台灣留不住水而長期存在的三大問題。

  4. 2021年5月31日 · 近日伏流水的啟示成焦點真是好事這兩天高屏下了小雨水庫尚無明顯進帳可是河川逕流水之甲仙堰卻可補進南化水庫一天二十萬噸了而且高屏堰逕流水達每秒十七釐米緩解了高雄市短期內用水。 興田等伏流取水之原設計保守,為十萬噸,實際可取水十五萬噸,且恢復支援台南二十萬噸伏流水。 這可真是前人智慧造福無窮! 中央大學副校長吳瑞賢曾建議,需有不受政黨輪替干擾的水電前瞻五十年的基礎建設,頗有見地。 但五年、十年內的應急怎麼辦? 日治時期治水,將隘寮溪(含東港溪)、武洛溪、荖濃溪等三溪合一,再與旗山溪合流成高屏溪,表面上高屏溪為納百川得水之大河,從疏洪角度是好,但從水資源利用卻是非常可惜。 現今,部分留存伏流水的開發,成為紓解南、高兩市用水的救急藥方。

  5. 2015年5月28日 · 台灣的水庫在非颱風季或梅雨季只要少了雨水的補充大家的日常用水就變得有限。 明明有將近快100座大大小小的水庫,卻常常在隔年春季缺水,尤其是今年,更是因此而準備實施限水政策。 但在颱風來臨的季節,往往一個水氣充足的颱風過境,或是颱風過後引發的西南氣流,所帶來豐富的雨水,就會造成水庫水量過多,只好洩洪排出。 水庫水量過多,只好洩洪排出。 (資料照,記者陳彥廷攝) 若我們將注意力放到台灣現有的水庫,會發現水庫的儲水量越來越少,與有效容量的差距越來越大,而這個差距仍持續增加。 因為水源附近的山坡地有種植一些作物,水土流失的現象日益加劇,泥土讓河水帶到水庫裡淤積,水庫的使用壽命日益衰減。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非雨季會缺水,卻仍然看見水庫經常洩洪,實在荒謬。

  6. 2024年4月1日 · 2024/04/01 05:30. 張助馨. 嘉義縣與雲林縣的搶水大戰已開打這只是序幕當台積電正式開工後地方搶水大戰勢必更慘烈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主要進行水庫清淤改善增供水量強化供水備援伏流水開發再生水海水淡化等但無法興建新大型水庫依舊無助大局甚至再生水及海水淡化成本過高、超抽地下水又會導致地層下陷,皆為可預見難題。 目前嘉義亟待興建一座屬於自己的水庫,以因應工業、農業用水的殷切需求,而興建嘉義海中水庫,則是唯一且最佳選項。 所謂海中水庫就是向大海借地,在河川出海口不影響排洪之附近潮間帶,設置寬達數公里之雙重海堤,深挖水庫區域內土石,進行抽砂、填滿雙堤間區域,興建成一座被新生地包圍的超級海中水庫。

  7. 2021年3月28日 · 猶記前行政院賴清德院長任內識及全台缺水問題時在一次會議上指示經濟部 水庫清淤 納入穩定供水計畫書以擴增各水庫蓄水容量如今經濟部水利署又於日前倡言要乘水庫乾枯時期運用挖掘機具如挖土機),以陸挖方式進行水庫清淤工事從而指出其清淤效果優越比起庫滿時之水中抽砂清淤工法除可大幅降低經費外又能倍增清淤量。 根據水利署統計,去年清淤量約一四四 萬立方公尺,是歷年平均值的二.六倍,今年將會超過一五 萬立方公尺,可為今後水庫增加一五 萬公噸以上的蓄水量,對缺水期的台灣,無疑是一大福音。 清淤挖掘所得廢料,只有約三成為砂石,得以標售供營建工程之用,其餘約七成則為細微污泥,此類淤泥並無法依原型直接使用,未經妥善處置時,恐將四處流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