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5日 · 台灣孩子的平均成績從2016年的559分下滑至2021年的544分排名卻上升一名張郁雯認為主要是這次很多國家都改為線上測驗成績有21個國家都因此下降很有可能是量尺分數轉換所導致但仍可以細部分析研究成績下滑的原因

  2. 2017年8月30日 · 台灣這次共拿下90面獎牌,僅次於日本與俄羅斯隊。 金牌冠軍為日本,其次為南韓、台灣,前三名國家都位於亞洲。 此次世大運,台灣共獲得26面金牌、34面銀牌、30面銅牌,在三個組別都有亮眼成績。 22個競賽項目中,台灣共獲得14個項目的獎牌。 其中滑輪溜冰獲得23面獎牌,居所有項目之冠。 個人獎牌排名中,台灣滑輪溜冰選手楊合貞打敗其它國家選手獲第一名,一人獲得六個獎牌。 個人項目中破紀錄的台灣選手: |郭婞淳| 8月21日,舉重女子58公斤級決賽,郭婞淳抓舉以107公斤突破個人及大會新高,挺舉挑戰世界紀錄142公斤成功,並以總和249公斤破個人及大會最佳紀錄,一舉奪金。 |鄭兆村| 8月26日,男子標槍競賽精彩絕倫。

  3. 2024年1月15日 · 10年後賴清德問鼎總統大位,台南市有51%選民仍給予支持,但得票率不如以往市長選舉的成績 ,其中楠西區還被國民黨侯趙配取得領先。投票動能:投票率、藍綠催票率皆不如2020 本屆總統選舉,藍綠催票率都不如2020年,其中國民黨催票率是1996年 ...

  4. 2022年7月20日 · 原住民考試加分」,真的是一種享受在社會標籤下原住民族學生在就學後無論是成績優異半工半讀難以追趕其他同學或甚至輟學似乎都只被加分印象一筆帶過然而他們在成績之外的生命經驗是什麼又如何回過頭影響他們的課業

    • 抄襲的時間判定:應以「第一版」日期為依據
    • 缺乏足夠法源保護,釐清事實、調查難確實
    • 只罰學生、卻對指導教授「超級友善」的法規
    • 重探研究的本質:求「新」才是原始初衷

    兩篇文章如果有相當程度的雷同,那一定有一篇是抄襲的。但是「誰抄襲誰?」就是個難決的問題。事實上,未必公開出版時間較早的一定是「被抄襲」的一方,因為一篇學術論文的完成通常得經年累月,如果還需要經過同儕審查的過程,那公開發表的時間會遲於完稿的時間;若是一篇論文投稿的過程一波三折,不是一投就中,而是被不同期刊拒絕了幾次之後才找到安身立命之所,那麼要從各種公開的收稿、審查、發表的時間紀錄來推測完稿時間就更難。 碩士論文也是。以台灣的修業年限來說,一本論文從主題發想、資料收集、實驗或調查工作進行、結果分析到最後的綜述討論,整體時間花費通常需要1年以上,超過2年也是常見的情況。而在1、2年內不斷的增減修改中,哪些段落是在哪個時間點完成的,是無法從論文的完稿日期看出;若是要判斷兩本論文是誰抄誰,實務上來說...

    雖然「第一版」出現的時間點認定,於幾乎都是用電腦文書處理軟體書寫的時代,在技術上並不是件難事,關鍵的證據應該都存在雙方的電腦、電子郵件信箱或是雲端硬碟裡;只要請資訊相關專業人員來判定檔案內容的修訂歷程、檔案內的各種相關紀錄是否有被變造過,就可以得到客觀的結果。 但實際的困難是,即便依《國立台灣大學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要點》第16條: 若是作者以「隱私權」為由,不肯把整部電腦搬過去、電子郵件信箱與雲端硬碟全打開供調查單位檢視,只願意自行拷貝或列印出單一檔案給調查單位,這樣能說「被檢舉人或相關利害關係人拒絕配合前項之要求」嗎? 即便作者使用的是公家的電腦,根據第17條: 但是財產上屬於公家的資訊設備內之私人檔案,財產管理單位是否有權在作者不同意的狀態下,打開這些不知與案情有無關...

    發表到國際期刊的論文如果出問題,列名的作者都需要擔負責任,因為所有作者都是屬於「合作」的關係,在身分上是平等的,有差別的只是貢獻度。 但碩博士的論文如果出問題,「照理說」,指導教授應該要擔負較大的責任。因為論文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所以指導教授有義務關照這本論文的所有細節,提醒與教導學生學術倫理規範。如果學生的論文抄襲造假,不管是否是學生刻意隱瞞,指導教授都難辭其咎。更遑論指導教授知情、默許甚或主動引導學生抄襲或造假,那是不適格的教師,必須要有所懲處。 回到法規面,若檢視台大的《國立台灣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違反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要點》,通篇顯示不管學生犯了抄襲、舞弊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之行為,該罰的都只有學生;條文中提到「指導教授」的只有第8條: 就「說明」,然後,沒事。 若再檢視《國立台灣大學...

    最後,我想給廣大的研究生們建議。「研究」的英文是「research」,本質上,是要發現新的現象、發明新的東西、談出新的想法。而再怎麼有名的學校,規模再怎麼大的實驗室、名氣再怎麼大的指導教授,都沒有辦法窮究所有新的事物。 所以作為一個研究生,也要常常給自己一個「re-search」,重探的機會,停下來想一想:對人生或是對學術研究,更遠一點的想法是什麽?是不是非得這個主題不可?是不是非得跟隨這個老師不可?也要常常「re-search」自己追求「新」的原始初衷是否還在?如果心境已經隨時間而轉,適時地轉個身,不一定要執著在研究這條路上,也許可以得到更精彩的收穫。

  5. 2021年12月30日 · 5年前,來自苗栗卓蘭高中的詹俊宥,透過繁星計畫以48級分錄取台大,刷新錄取台大的最低分數紀錄,一度轟動媒體版面,引來鋪天蓋地的嘲諷。今(2021)年,詹俊宥已畢業、就職,《報導者》特約記者張嘉恩追蹤這位「最狂」台大生,理解他這些日子經歷了什麼,如何走過標籤、低潮,勤懇地 ...

  6. 2023年3月21日 · 歷年最好的投手成績出現在2013年當年陣容包含甫成為MLB自由球員的王建民曾有MLB經歷的郭泓志以及中華職棒勝投王潘威倫等連續擊敗荷蘭澳洲投手防禦率5.36每局被上壘率1.31都是歷史新低也是至今唯一一次打進八強複賽更把日本國家隊侍Japan逼到10局延長才被日本逆轉。 經典賽積分倍數高,台灣靠學生棒球佳績,日、美、墨、台分列世界前四. 自2009年以來, 世界棒壘球總會(World Baseball Softball Confederation, WBSC) 訂定 積分規則 ,棒球賽事的年齡層、範圍愈廣,積分倍數愈高。 他們定期發布各國棒球隊實力排名,台灣棒球的世界排名多保持在世界前5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