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南斯拉夫 (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西里爾字母 : Југославија ,拉丁字母: Jugoslavija ),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 南歐 巴爾幹半島 上的國家。 以從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獨立的 塞爾維亞族 所建立的 塞爾維亞王國 為基礎,經兩次 巴爾幹戰爭 及 第一次世界大戰 ,隨著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 奧匈帝國 的戰敗, 塞爾維亞 和附近的各 南部斯拉夫民族 地區合併,創建了君主制的 南斯拉夫王國 。 1941年, 軸心國 入侵, 占領並分裂了南斯拉夫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斯拉夫王國改組為 聯邦制 的 社會主義國家 ,稱 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 冷戰期間,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領導下的南斯拉夫並不投靠美國或蘇聯任何一方,參與組建了 不結盟運動 。

  2. 目录. 南斯拉夫 (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西里爾字母 : Југославија ,拉丁字母: Jugoslavija ),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 南歐 巴爾幹半島 上的國家。 以从 鄂圖曼土耳其帝国 独立的 塞尔维亚族 所建立的 塞尔维亚王国 为基础,经两次 巴尔干战争 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 ,隨著 鄂圖曼土耳其帝国 、 奥匈帝国 的戰敗, 塞爾維亞 和附近的各 南部斯拉夫民族 地區合併,創建了君主制的 南斯拉夫王国 。 1941年, 轴心国 入侵, 占领并分裂了南斯拉夫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斯拉夫王国改组为 聯邦制 的 社会主义国家 ,称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 冷战期间,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并不投靠美国或苏联任何一方,参与组建了 不结盟运动 。

  3. www.wikiwand.com › zh-tw ›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 - Wikiwand

    南斯拉夫 (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西里爾字母 : Југославија ,拉丁字母: Jugoslavija ),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 南歐 巴爾幹半島 上的國家。 以從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獨立的 塞爾維亞族 所建立的 塞爾維亞王國 為基礎,經兩次 巴爾幹戰爭 及 第一次世界大戰 ,隨著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 奧匈帝國 的戰敗, 塞爾維亞 和附近的各 南部斯拉夫民族 地區合併,創建了君主制的 南斯拉夫王國 。 1941年, 軸心國 入侵, 占領並分裂了南斯拉夫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斯拉夫王國改組為 聯邦制 的 社會主義國家 ,稱 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 Quick Facts 南斯拉夫 ЈугославијаJugoslavija, 首都 及最大城市 ...

  4. www.wikiwand.com › zh-hk ›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 - Wikiwand

    南斯拉夫 (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西里爾字母 : Југославија ,拉丁字母: Jugoslavija ),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 南歐 巴爾幹半島 上的國家。 以從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獨立的 塞爾維亞族 所建立的 塞爾維亞王國 為基礎,經兩次 巴爾幹戰爭 及 第一次世界大戰 ,隨着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 奧匈帝國 的戰敗, 塞爾維亞 和附近的各 南部斯拉夫民族 地區合併,創建了君主制的 南斯拉夫王國 。 1941年, 軸心國 入侵, 佔領並分裂了南斯拉夫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斯拉夫王國改組為 聯邦制 的 社會主義國家 ,稱 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 Quick Facts 南斯拉夫 ЈугославијаJugoslavija, 首都 及最大城市 ...

  5. 南斯拉夫 (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西里爾字母 : Југославија ,拉丁字母: Jugoslavija ),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 南歐 巴爾幹半島 上的國家。 以从 鄂圖曼土耳其帝国 独立的 塞尔维亚族 所建立的 塞尔维亚王国 为基础,经两次 巴尔干战争 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 ,隨著 鄂圖曼土耳其帝国 、 奥匈帝国 的戰敗, 塞爾維亞 和附近的各 南部斯拉夫民族 地區合併,創建了君主制的 南斯拉夫王国 。 1941年, 轴心国 入侵, 占领并分裂了南斯拉夫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斯拉夫王国改组为 聯邦制 的 社会主义国家 ,称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 事实速览 南斯拉夫 ЈугославијаJugoslavija, 首都 及最大城市 ... 关闭.

  6. 是以 塞爾維亞族 所建立的 塞爾維亞王國 為基礎,經兩次 巴爾幹戰爭 及 第一次世界大戰 ,兼併語言、文化相近的周邊小國 黑山王國 ,吞併原來從屬於 奧匈帝國 的 斯拉夫民族 聚居地 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而形成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後 奧匈帝國 解體,1918年12月1日, 塞爾維亞 、 克羅地亞 、 斯洛文尼亞 聯合組成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 ,1929年定名“ 南斯拉夫王國 ”。 二戰後, 塞爾維亞 、 克羅地亞 、 斯洛文尼亞 、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 黑山 、 馬其頓 成為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的六個共和國。 1991年,前南斯拉夫開始解體。 1992年, 塞爾維亞 與 黑山 組成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

  7. 基本介紹. 中文名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 英文名稱 :Socialist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簡稱 :南斯拉夫. 所屬洲 :歐洲. 首都 : 貝爾格勒. 主要城市 : 薩格勒布 、 盧布爾雅那 、 波德戈里察 、 斯科普里 、 塞拉耶佛 等. 國慶日 :4月27日. 國歌 :《嗨,斯拉夫人》 官方語言 :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貨幣 : 第納爾. 時區 :UTC+1-UNT+2. 政治體制 :總統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等. 人口數量 :2300萬人(1991年),1054.4萬人(1995年) 人口密度 :101.2 人/km2.

  8. 2013年1月9日 · Cao R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像很多中國人一樣我對貝爾格萊德這座城市最初的記憶始於1999年的北約轟炸”。 當憤怒的中國人通過電視看到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毀於一旦這個叫南斯拉夫的國家也走到了它最後的日子歷史傳奇轉瞬即逝有關那場戰爭無窮無盡的謎團被不耐煩的人們拋在腦後貝爾格萊德便漸漸被遺忘了。...

  9. 南斯拉夫 (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 Југославија )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 巴爾幹 半島的聯邦制國家。 隨着 蘇聯 的解體,南斯拉夫除 塞爾維亞和黑山 以外的各民族國家紛紛宣佈獨立,南斯拉夫因此而解體。 2006年, 塞爾維亞和黑山 再次分裂為 塞爾維亞 與 黑山 兩個國家。 區域 [ 編輯]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一共有6個加盟共和國,分別是波黑、黑山、馬其頓、克羅地亞、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加上 科索沃 和 伏伊伏丁那 兩個政治實體則有8個): 南斯拉夫各聯邦示意圖. 塞爾維亞 、 黑山 、科索沃、伏伊伏丁那. 波黑.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北馬其頓. 地區條目. 分類 : . 巴爾幹.

  1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 戰間期 後 冷戰 期間, 南斯拉夫 是 巴爾幹半島 人口最多的國家南斯拉夫王國時期 [ 編輯] 1918年時, 南斯拉夫王國 有人口約1200萬人。 當時 塞爾維亞人 佔總人口的38.83%, 克羅埃西亞人 佔比23.77%。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時期 [ 編輯] 1971年時,南斯拉夫人口增加到約2052萬人。 1981年時增加到約2243萬人。 下表為南斯拉夫1971年及1981年人口普查數據,加粗民族是擁有自己共和國的民族。 參考資料 [ 編輯] ^ Banac, Ivo.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Yugoslavia: Origins, History, Politics.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