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南斯拉夫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西里爾字母: 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 Jugoslavija),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 南歐 巴爾幹半島 上的國家。. 以從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獨立的 塞爾維亞族 所建立的 塞爾維亞王國 為基礎,經兩次 巴爾幹戰爭 及 ...

  2. 南斯拉夫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西里爾字母: 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 Jugoslavija),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 南歐 巴爾幹半島 上的國家。. 以从 鄂圖曼土耳其帝国 独立的 塞尔维亚族 所建立的 塞尔维亚王国 为基础,经两次 巴尔干战争 及 第一次 ...

  3. 其他人也問了

    • 概览
    • 历史
    • 政治
    • 现状

    历史上的联邦制国家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尔语:Југославија,英语: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联邦制国家 [1]。是以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兼并语言、文化相近的周边小国黑山王国,吞并原来从属于奥匈帝国的斯拉夫民族聚居地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而形成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定名“南斯拉夫王国”。二战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马其顿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共和国。1991年,前南斯拉夫开始解体。1992年,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同年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波斯尼亚语、黑山语非常接近,在南斯拉夫时代被统称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早期

    14世纪时塞尔维亚帝国曾经是巴尔干最强盛的国家之一。15世纪后至19世纪,巴尔干半岛在昔日地跨巴尔干半岛的帝国南斯拉夫的统治下;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在奥地利帝国(后为奥匈帝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下。

    王国建立

    1878年塞尔维亚和黑山相继成立王国。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属于战胜国阵营的塞尔维亚王国和黑山王国合并,同时吸收了战败的奥匈帝国几个以斯拉夫人为主要居民的行省。黑山失去1878年以来的主权国家地位 [1],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1929年亚历山大亲王任国王后,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王国解体为塞尔维亚救国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两个傀儡政权。 1941年,纳粹德国横扫南斯拉夫,宣布塞尔维亚为被占领土,在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聚居区建立傀儡政权克罗地亚独立国。南斯拉夫其余领土为德国盟友瓜分。

    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5年,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和军队,击败法西斯,战后重建南斯拉夫联邦。并于1945年11月29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由铁托出任总统,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这使得南斯拉夫变成欧洲仅有的没加入华沙条约组织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使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里成为比较富有的一员。 自苏联分裂后,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条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工业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经济改革以来,南斯拉夫普通人民生活上明显的自由化,西方的文学电影都被允许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 1946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联邦制,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面积合计25.58万平方公里,1983年人口2285万)。 1963年,南斯拉夫通过新宪法,并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74年,南斯拉夫修改宪法,6个加盟共和国获得自治地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6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属于塞尔维亚)组成。塞尔维亚境内阿尔巴尼亚族聚居的科索沃省和匈牙利人聚居的伏伊伏丁那省成为拥有较多自治权的自治省。 到1976年,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 虽然和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是落后了一些,可是相比同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充裕的。但是南斯拉夫的地区贫富分化问题一直非常严重,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与邻国奥地利、意大利经济水平相近,而马其顿、科索沃则是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1980年5月4日,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 早在七十年代,欧共体(欧盟前身)愿意立即接纳南斯拉夫为其成员国,只要南斯拉夫放弃共产党一党执政。西方此举意为改变其一党执政状况为多党制。

    国旗

    南斯拉夫国旗:蓝、白、红三色是斯拉夫人喜爱的颜色。三色旗曾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的国旗。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增加一枚黄边红五角星,象征人民自由解放。1992年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重新启用三色旗。

    国徽

    国徽为盾徽。盾中绘有一双头展翅雄鹰,鹰胸前有一红色盾牌, [4]象征着神圣与光荣。

    南斯拉夫的领土分成以下6个主权独立国家: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克罗地亚共和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塞尔维亚共和国

    •黑山共和国

  4.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于1945年6月26日签署并于1945年10月19日批准《宪章》,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 ...

  5. 南斯拉夫 (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西里爾字母 : Југославија ,拉丁字母: Jugoslavija ),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 南歐 巴爾幹半島 上的國家。. 以從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獨立的 塞爾維亞族 所建立的 塞爾維亞王國 為基礎,經兩次 巴爾幹戰爭 及 ...

  6. 南斯拉夫 (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西里尔字母 : Југославија ,拉丁字母: Jugoslavija ),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于 南欧 巴尔干半岛 上的国家。. 以从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独立的 塞尔维亚族 所建立的 塞尔维亚王国 为基础,经两次 巴尔干战争 及 第一次世界 ...

  7. 南斯拉夫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西里爾字母: 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 Jugoslavija),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 南歐 巴爾幹半島 上的國家。. 以从 鄂圖曼土耳其帝国 独立的 塞尔维亚族 所建立的 塞尔维亚王国 为基础,经两次 巴尔干战争 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