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18日 · 1970年代的 鄉土文學運動 ,對歷史而言,也許是一次內外環境激烈碰撞的偶然;但對傾生都以文字書寫、記錄鄉土的黃春明來說,他豐厚的土地經驗、與社會底層同源的臍脈,卻是生命流向的必然之境。. 50年前那場風風火火的「運動」中,黃春明未涉 ...

  2. 2022年9月11日 · 在文學上,石濤與吳晟同中有異,但在紀錄片中的「再現」,則可異中求同。. 《台灣男子石濤》、《他還年輕》這兩部文學紀錄片依序在今年夏秋上映,不免讓人有了比較空間,有諸多元素可以提取、探究,例如吳晟孫女阿k提醒的「刺」,在各種 ...

  3. 2024年3月24日 · 你一虛榮的話,它就沒有了──專訪從《詩》走入日常生活,抵抗隨波逐流的許鞍華. 年過70,許鞍華終於以紀錄片《詩》完成了將詩搬上大銀幕的夢想。. (攝影/林彥廷). 導演許鞍華在過去40年間,拍攝了 《女人四十》 、 《桃姐》 、 《黃金時代 ...

  4. 2022年6月24日 · 《月亮之旅》(吳淑然,2005) 的創作者在鏡頭自我剖析與異國男友的親密關係,藉此反思自己如何內化了男尊女卑的父權意識。 《國家大事》(周旭薇,2000) 則從創作者身為單親媽媽的經驗出發,穿插紀錄、訪談與重演,以略帶嘲諷的方式質疑社會對女性身為家庭照顧者的預設以及整體大環境的不友善,間接倡議公共托育。 巧合與上述兩部片主題皆有所呼應的 《雲的那端》(蕭美玲,2007) 以混血女兒為拍攝對象,自我探問母職與自我實現之間是否可能找到平衡。 跨國情境讓問題意識擴大到文化認同以及科技媒介於人際交流所帶來的補償與不足。 攝影機在上述這些作品中,不僅僅只是中性的紀錄工具,而是感官與意識的分身,既是創作者內在與外境的溝通媒介,也是回望自身的鏡像,與帶有自我詰問性質的獨白,時而平行相襯,時而對話交鋒。

    • 迷因、狗血與陪伴:台語八點檔吸引年輕觀眾的三位一體
    • 「即拍即播」流水線 vs. 跟時間賽跑的人們
    • 協力翻玩:年輕人用社群造出八點檔「邪典」次文化
    • 新世代讓「鄉土劇」迎來二次演化?

    網路社交平台Instagram(IG)有個專頁名叫「台八成果發表會」,裡頭有超過400張的迷因梗圖,素材全都來自台語八點檔。經營者八八(化名)是社工系三年級的大學生,目前IG已有接近2萬5千名的粉絲,她最初也沒想到此專頁能引起迴響。 八八說,台語八點檔常會出現荒謬片段,「大家會吐槽這個畫面怎麼長這樣,或是演員的情緒表達很有張力,看的當下就會想說,我看到考卷的情緒,跟演員拿到DNA報告的情緒是一樣的,」即便現實生活中沒有天天做親子鑑定,戲劇裡的情緒卻可以套用在生活情境,「我會把它們連結在一起做出來,但不會刻意,因為那是很自然而然的東西。」 吐槽和惡搞是看八點檔的特殊樂趣之一。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副教授楊乃女,10年前就研究台語八點檔觀眾的網路行為,她形容這是一種遊戲,透過二次創作得到更多參與感...

    走進挑高的攝影棚,上有滿滿燈光、下有諸多線路,這是電視機的另一邊,觀眾看不見的製造工廠。 台語八點檔的常態是今天拍、明天播,極限時可能還壓縮在同一天裡。為了不開天窗,每日拍攝都有3至4組團隊同步進行或輪流接力,2組棚內、2組外景加快拍攝速度,棚內場景隨著劇情變化拆除或新建。龔美富說,《台灣霹靂火》時代的編組只有現在的一半;此外,為了讓演員拍一次就搞定且利於後製,棚內拍攝都是4機作業,以便捕捉不同的角度和鏡位。 首次接下台語八點檔的演員許明杰,過去也有偶像劇拍攝經驗,但他坦言八點檔的速度跟壓力是其他戲比不上的,「沒有可以給你等待的時間,因為攝影師在等你、導播在等你,所有人在等你,大家只想趕快拍完、趕快下班。」許明杰形容八點檔就像戰爭,沒充足時間準備就得提槍上陣。 軋戲的時候,早上6點出外景,中...

    台語八點檔前進網路戰場是不得不為的策略。 龔美富表示,網路社群討論確實能帶動電視收視率成長,尤其三立八點檔的觀眾群有6成都在55歲以下,是最受影響的一群,「聲量和收視率是成正比的嘛,昨天討論區特別熱,曲線就會特別高,表示年輕人沒有出去玩。有時候八點檔會變成一種話題,第二天上班或上課的時候,就會講到昨天的橋段,熱度就會愈來愈熱。」 關於成為網路討論的熱點,許明杰算是經驗老道,由黑翻紅的滋味他嘗了兩回。 他飾演的顏聖元最初是和女主角戀愛的正派角色,但不討網友喜歡,引來演技不佳的批評,甚至直接到他個人Facebook留言謾罵。台語八點檔演員被網友人身攻擊不是新聞,許多演過「壞女人」的演員都曾因觀眾太入戲而被針對,許明杰說,演正派還被罵得一文不值就很少見了。 網友的「指教」讓他決定來個翻轉,「那時候...

    原本目標群眾是中高齡族群的通俗劇,卻因逐漸綜藝化和網路社群的高互動性,成為年輕世代翻玩的對象,佔比逐漸提高的年輕觀眾讓台語八點檔有了不同以往的形象。 至今仍有人習慣將台語八點檔稱為鄉土劇,即便它從早期描繪台灣鄉土民情的戲劇誕生,如今也有了迥異面貌。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生陳誼安深入分析鄉土劇文本,她指出以2000年為界,台語八點檔有巨大轉向,透過提高中、英文的比例、去除「台味」元素來打造更「時尚」的形象,除了希望把戲劇銷往國際市場,也是為了拓展台灣的觀眾群。 如果說,2000年是製作方由上而下發動台語八點檔的第一次演化,20年後的現在,年輕人的積極參與帶給它第二次轉變的可能,他們由下而上提升了觀眾參與的重要性,讓戲劇為他們的偏好服務。 今年37歲的成遠(化名),大學時就熱衷於台語八點檔,隨著...

  5. 2024年1月26日 · 法官王子榮則從阿邦的處境,回台灣土地上遺落在制度保障之外的移工孩子,並反思障礙者的司法近用權,提醒自己能有更多的同理。 吳慷仁以《富都青年》中的無國籍聽障者阿邦奪下金馬影帝,精湛演出讓觀眾憐憫之情油然而生。

  6. 對文學大師的人性揭露──朱賢哲《削瘦的靈魂》,坦露七等生的真我. 朱賢哲以兩年半的時間完成紀錄片《削瘦的靈魂》,以七等生在人世間的最後身影,為其耽於沉思的靈魂做傳。. (攝影/蘇威銘). 「全部拍完之後,我有一次去拜訪七等生,他那天可能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