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7日 · 由於社會的急速變遷,連小孩所唱的童謠也變了,現在小孩的童謠和我們從前農業社會時代的童謠也大不相同,古早的童謠都與農業社會生活相關,現在的童謠卻不是。 我小時候,一年的節氣童謠是這樣唸的; 正月正 北管來鬧廳:從前正月元旦,都有北管到你神明廳來鬧廳,目的是要賺紅包,鄉下也顯得熱鬧,不像現在的元旦,都是靜悄悄。 二月二 土地公做忌:農業社會農民都相信土地公,大家拜土地公生很熱鬧。 三月三 桃仔李仔平頭擔:從前的民居很寬廣,屋前屋後都種桃仔李仔,正是盛產季。 四月四 桃仔來李仔去:四月份桃仔大盛產,但李仔已尾聲了。 五月五 西瓜滿街道:從前農民種西瓜自己種自己賣,五月份滿街都是西瓜攤。 六月六 牽牛拍籃觸(na5 tak7):準備第二期稻作,用農具把稻田打平。
2022年1月26日 · 【五彩繽紛】小孩諧音童謠 1. 久久久~久!田螺炒豆腐(hu7),一碗分你食,阮兜嘛是有(u7)。 2. 鴨!鴨!石頭予你咬,咬袂開(bue5 khui),鴨仔囝死歸堆(kui tui)。 3. 嬰仔搖,嬰仔惜,捻你頭,捻你尾(bue2),捻你骱邊一塊粿(kue2)。 4.
【五彩繽紛】警告兒童的臺灣習俗(2) 1. 不可以用掃帚打人,否則會起痟。 2. 吃飯時,用筷子打小孩的頭部,小孩會變笨。 3. 從曬女人褲的竹竿下穿過會長不大。 4. 從竹竿曬乾衣服收下來,先摺好再穿,直接穿會變竹竿鬼。 5. 有字的紙不能踩,否則會眼瞎。 6.
你的小孩 學幾樣才藝 1. 0 項 7 19% 2.1項 2 6% 3.2項 12 33% 4.3項 3 8% 5.>3項 12 33% Total votes: 36 Your vote has been cast. jameslyu Intern 文章: 55 註冊時間: 週五 11月 24, 2006 1:58 am 來自: ...
因為星期日早上10點多到那裡去的時候,正在辦菱角節,有一個舞臺,小朋友在表演歌舞 那邊有一座輕食館(餐點請點底下那個網址,點創意料理可以看到圖文介紹,偶沒吃過,如果您喜歡冒險嘗新),看到有人在裡面悠閒的喝冷飲或吃菱角冰,還有一個展覽室正在展出剪黏藝術(廟宇上的神仙等)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二十九日電)法國小提琴家浦利葉(Christophe Boulier)受台灣絃樂團邀請,二度來台,明天 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與台灣絃樂團一起演出,為台灣樂迷帶來耳目一新的作品。
2021年9月28日 · 從前,每個部落都建有敬字亭(文字焚化爐),讀書人的惜字籠,或撿破爛的把有文字的撿起來,然後拿到敬字亭毀化,聽說,目前北部客家地區還有敬字亭。. 雖然撿破爛的多數不識字,但是他們撿起來有文字紙都會放整齊再壓平,然後放進去敬字亭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