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2日 · 依照過去慣例第一二劑疫苗皆可上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平台登記預約但目前平台仍為關閉狀態民眾要預約該怎麼做根據指揮中心說法要接種第三劑的人須 自行向各地醫院預約而指揮中心推出的新冠疫苗防治一網通 」已在 2021 年 12 ...

    • 疫苗從入港到入手時間要最短。
    • 疫苗施打點越多,打得越快。
    • 越早進入疫苗施打排程越好
    • 「短、多、早」原則,請政府公開疫苗登記系統
    • 建立疫苗預約系統,儘速達到群體免疫

    先進的物流系統都在追求貨物不落地原則,從收到貨到把貨物送到顧客手中的時間越短,表示服務品質越高、倉儲成本攤銷更低、客戶滿意度越高。 疫苗施打也是一樣。最快達成群體免疫的方法,就是把到手的疫苗以最快的速度打到國民的身上。

    施打點越多,施打疫苗的速度越快。 雖然巴菲特曾經說過,你可以同時讓 9 個人懷孕,卻沒辦法讓任何人一個月生一個孩子。但 1 千個施打點每個點打 1 萬人,一定會比 1 百個點每個點打 10 萬人要快 10 倍。美國在今年初,就是以這樣的模式讓疫苗施打的規模與速度最大化,甚至強力號召藥師加入施打疫苗的部隊,讓各大連鎖藥局加入施打行列,有效加速疫苗施打。 除了最大化速度外,施打點越多,我們還可以最小化疫情擴散的風險。施打點越多,平均每一個施打點群聚的人數越少。盡可能分散施打民眾,讓民眾盡可能縮短移動距離,完成施打。

    分散施打疫苗的地點後,也要盡量避免人群在同一時間,聚集在同一個地點。 要做到這件事,就需要一個疫苗預約系統,能夠有效地讓國民清楚知道自己的施打順序類別並完成預約,等疫苗依照數量和順序以最快的速度打到自己的手上。

    根據上述的「短、多、早原則」,啟動以下三步驟可以迅速完成疫苗施打對接。 第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應該盡快公布所有施打點、開放疫苗地圖,讓所有決定施打疫苗的民眾可以上網(或打電話)登錄(宣告)自己所屬的疫苗施打優先順序類別。 第二,接下來,每個類別認定的主管機關單位便可依照民眾上網登錄的優先順序依序審核,認定確認身分符合施打類別後,寄發通知 email 或簡訊。 第三,獲得官方確認可排入接種疫苗程序的民眾,在疫苗地圖上選定最近的施打點預約施打,完成預約登記後,施打點可寄發 email 或簡訊。等疫苗抵達的時候通知民眾預約日期與施打批次。 簡單來說,就是讓物流來配合民眾,而非讓民眾四處群聚移動,大幅增加染疫與傳染風險。 我們千萬不能忘記,我們全體國民一致的共同目標,就是達成群體免疫。 施打疫苗對...

    預約系統遲遲不開放,卻又開放殘劑給 18 歲以上的所有民眾預約,造成各地方政府各自公布預約地點、預約方式和預約細則。用極度稀少的疫苗數量,鼓勵民眾多重預約,刺激民眾四處移動,增加染疫的潛在風險遠遠超過接近達成群體免疫的目標。 希望這篇文章能起拋磚引玉之效,刺激各領域的專家出面提供更好的做法,共同發展出一套可持續改善發展的疫苗施打系統,除了新冠肺炎,還有肺炎鏈球菌、流感與其他流行病的疫苗,都可以透過發展智慧疫苗預約系統,提供全國公共衛生的水準,保護全體國民的健康與福祉。 更重要的是,即便我們沒辦法掌控疫苗來台的數量與時間,但我們的確有機會超前佈署,做好準備盡速達成群體免疫、同島一命的共同目標。請蘇貞昌院長展現魄力,盡快讓全民疫苗預約系統上線,盡快解決疫苗亂象,號召全民為群體免疫一起努力。 推薦...

  2. 2021年7月6日 · TO 編按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在 直播 中表示疫苗預約系統分為四個步驟意願登記等候 1922 簡訊通知預約接種和接種疫苗。. TO 編按而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誰可以登記會先開放誰預約?. 對此,行政院政委唐鳳在 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 上表示 ...

  3. 2024年3月26日 · 至於,大家可能會好奇,雖然系統操作者是人類,難道研發這套 X 系統的科技公司完全沒有任何責任嗎? 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可以用一個重要的觀念來回答,正因為現階段的我們,無法要求 AI 醫療產品的水準,能與未來理想的全自動駕駛一樣,不再需要駕駛者般的精準。

  4. 2024年4月8日 · NVIDIA 黃仁勳:幾乎每天使用 Perplexity AI. NVIDIA 目前佔據 AI 晶片市場 70% 以上的銷售額,其執行長黃仁勳在《Wired》日前專訪提到,他幾乎每天都使用 ChatGPT 和 Perplexity AI,目的是為了做研究,例如電腦輔助藥物設計。. 他表示,如果你想要了解該領域的最新進展 ...

  5. 2024年4月18日 · 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在 2024 AI 智慧大工廠論壇台北場以「2024 高科技製造業的創新研發」為題,分享「未來數據可以解決很多事情,但 AI 絕對不是要取代人類的工作,產業應把工作提升為分析、決策」。

  6. 2024年4月18日 · 波士頓動力指出新版 Atlas 機器人具備更強的「復原」能力,他們認為跌倒是人形機器人在工作中一定會發生的問題,然而現今大多數工業機器人在面臨故障時都需要人工干預,可是更加進化的 Atlas 卻可以利用各種方式讓自己站起來,重新回到工作崗位,藉此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