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6日 · 受作弊影響的國營事業涵蓋」(台糖台電中油台水公司外泛國營事業的中鋼也無法倖免即便近年屢屢查獲大型作弊集團沒被揪出來的作弊黑數還是只多不少

  2. 2017年10月15日 · 他無可宣洩的悲憤在此宗台大學術不端案涉及造假金錢權力被認定多處刻意加工變造圖表的假論文台大教育部科技部均未主動撤稿任假論文不斷以勘誤方式漂白相關涉入者的論文未擴大清查同一集團產製的問題論文黑洞有多大

  3. 2023年3月26日 · 作弊集團的筆記本上有錄取國營事業的價目表動輒向每名考生收取120萬到160萬元新台幣甚至以一條龍方式從初試複試面試體檢等都代理由於作弊考生數量龐大集團首腦的收益超過上億元國營事業不算國家考試不受刑法137條違反國家考試的處罰如今成為不肖之徒眼中的暴利商機提供作弊服務的集團讓考生不必努力備考也能進入國營事業。 面對猖狂的作弊集團,檢廉和國營事業祭出怎樣的手法,強化考場監管,又適用何種法條阻斷? 《報導者》訪問偵辦的檢察官及廉政官、代考作弊槍手、潛在考生,以及多家國營事業,深入了解槍手代考與電子舞弊方法的異同;而部分考生甚至考生家長,為何寧可作弊也要幫自己和幫孩子擠進國營窄門? 我們試圖還原國營甄試的作弊產業鏈全貌。

  4. 2023年3月26日 · 楊子磊 林宣佑. 共同採訪/盧丹云、林宣佑、陳弘偉;核稿/李雪莉;責任編輯/黃鈺婷、張詩芸. 過去3年間高雄地檢署起訴兩起大型國營甄試作弊集團並正進行第三起的調查作弊錄取的考生接近200人未錄取人數則是黑數其中舞弊集團幹部不乏國營事業員工更有作弊者在錄取後成為仲介。 他們向考生兜售了怎麼樣的「希望火柴」? 而面對作弊集團接二連三的突襲,(泛)國營事業怎麼接招拆招,避免再次成為目標? 7至20噸重的冷軋鋼成品堆疊在中鋼廠房內的兩側,上方2層樓高的廠房頂部橫跨了一台形似夾娃娃機的黃色「天車」。 每當空的拖板車進場載鋼,操作天車的僱員得在天車運作時耐住巨大聲響,保持低頭往腳下看的姿勢,看準鋼捲,再操控大夾子將鋼捲一一夾取至拖板車上。

    • 「學術研究」不只是學術,更是經濟活動
    • 為什麼一直在跑道滑,卻飛不起來?
    • 是「天真的無知」,還是「邪惡的故意」
    • 一丘之貉的學術重鎮

    2013年4月2日,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Barack Obama)親自宣布將推動「腦啟動計畫(簡稱BRAIN)」。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的推動白皮書中提到,美國將於2016~2025年的10年間,以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50億元)的規模來推動這些研究技術的發展。這是美國繼推動「人類基因體計畫」後,另一個重量級的科學投資計畫。 美國政府從1988年開始,於15年間、共投資約38億美元,亦即每年新台幣76億元,15年共新台幣1,140億元在「人類基因體計畫」。根據歐巴馬在宣布「BRAIN」計畫的演講,美國在「人類基因體計畫」中每投入1美元,就為美國的經濟創造出140美元的價值。這個1:140的產值涵蓋了經由這個計畫所發展出來的各式軟、硬體設備,也包括經由基因體知識的發展所轉譯增加的醫療價...

    2016年11月初爆發的台大論文造假案,是台灣學術史上空前(但未必絕後)的醜聞。實質涉案人員的層級之高(有台大校長、中研院院士、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以及台大校內擔任高階行政職的人員)、牽涉範圍之廣(不只單一實驗室,還涉及到跨院、跨校甚至跨國的合作)、持續時間之長(2004~2016年)均是台灣學術史上前所未聞之事。 這些造假論文花掉多少納稅人的錢? 先不算給這些造假者的薪水,就以引爆整體事件的那篇刊登於《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的論文為例,在其致謝詞中提到此「研究」共動用到科技部與台大內部總共9項計畫的經費,光其中3項科技部的計畫(MOST 104-2321-B-002-006、MOST 104-2320-B-002-070-MY3、MOST 104-291...

    公部門有能力做這種學術盤點嗎? 2016年底台大造假案當時的處理過程有許多荒腔走板之處,但畢竟那是台灣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學術不端事件,不論在法規上或是經驗上,的確有其先天不足之處。然而,事件發生迄今一年半了,科技部及各大學、研究單位陸續成立類似像「誠信辦公室」這樣的專責單位,也信誓旦旦的說要加強學術倫理的教育、稽查與究責機制。但檢視各單位的作為,並沒有看到以台大的例子做了真正的改革;有的,只是多了些關於學術倫理教育的時數規定。 其他像是如何主動查察(非被動等待檢舉)、如何有效調查(蒐證與詰問的法源依據)、如何達到遏止效果的懲處(民、刑事責任,研究經費追回)以及如何善後(撤稿與清查影響層面)等等缺失,台灣迄今沒有任何一個單位建置了「完備」的法規。 目前看到有所不同作為的僅在於,科技部確實執行了...

    回到一開頭中研院的那件重大醜聞。 兩週了,沒見到中研院長主動、公開、正式的出面解釋。那張外流的告院內同仁書、或被動地被記者堵麥回答不算,真正見到中研院像是官方對外聲明的,只有在3月31日以一個簡單的網頁說明,而且引述的還只是幕僚角色的「學術諮詢總會孫以瀚執行秘書」之意見。如果孫以瀚的發言可以代表中研院的官方意見,那我只能說,在學術倫理這件事情上,中研院與台大不過是一丘之貉;戕害台灣學術界、戕害台灣生醫研究發展的,就是這些號稱學術重鎮的掌舵者。 我想要請問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要如何處理此事?我也想問台大、國衛院以及台灣其他各大學與研究機構的主事者:如果在你們的單位又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你們會怎麼做?特別是以下幾個於台大造假案期間所遇到的問題,你們已經想好怎麼處理了嗎?包括: 以上4點,台灣的學...

  5. 台灣學術欺詐已氾濫成災令人觸目驚心教育部與科技研發部門應正視學術腐敗問題的嚴重性化被動的檢舉與處罰為主動積極的誠信教育與自我實踐讓學術倫理與誠信蔚為風氣才能正本清源守護台灣學術研究淨土。 學術誠信養成從大一開始:紐西蘭大學生的基礎訓練. 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是學術研究的基本要素。 「學術倫理」,雖然有各種法規與原則論述,但不外乎是以誠信最為核心要素。 沒有誠信,一切學術探討與研究都是虛假。 然而,什麼是「學術誠信」?

  6. 2022年8月17日 · 2016年台大論文造假事件 發生以來台灣在學術倫理的監察與教育這兩個部分實質上改變並不多特別是在法規與行政措施的部分仍然未能直指事情的核心在關鍵處著力因此對於釐清重大爭議的案件幫助不大。 就從最近的抄襲案說起。 抄襲的時間判定:應以「第一版」日期為依據. 兩篇文章如果有相當程度的雷同,那一定有一篇是抄襲的。 但是「誰抄襲誰? 」就是個難決的問題。 事實上,未必公開出版時間較早的一定是「被抄襲」的一方,因為一篇學術論文的完成通常得經年累月,如果還需要經過同儕審查的過程,那公開發表的時間會遲於完稿的時間;若是一篇論文投稿的過程一波三折,不是一投就中,而是被不同期刊拒絕了幾次之後才找到安身立命之所,那麼要從各種公開的收稿、審查、發表的時間紀錄來推測完稿時間就更難。 碩士論文也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