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22日 · 避免暴露在過敏原中台大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嘉銘比喻提到過敏就像個皮球不去拍它它就跳不起來,」國人絕大部分的過敏肇因於塵蟎徹底防蟎是避免過敏的首要關鍵

    • 避免暴露於過敏原
    • 正確飲食
    • 運動
    • 準媽媽的責任大
    • 善用自然療法
    • 生活放輕鬆

    遠離過敏原是減少過敏的第一要件。「過敏就像個皮球,不去拍它,它就跳不起來,」台大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嘉銘比喻。 絕大部份的過敏肇因於塵蟎,徹底防蟎,是避免過敏的首要關鍵,尤其是幾乎會佔去你一天中三分之一時間的臥室。 例如,每隔二週以攝氏54度以上的熱水清洗床單、枕套、被套,可有效殺死塵蟎;衣服先用熱水燙過;再來,要常清洗冷氣濾網;以濕布徹底清理床鋪,避免堆積灰塵;避免成疊堆起書本、文件等。 消除屋內黴菌,也是重點。根據統計,約十分之一的過敏性氣喘病人,肇因於黴菌過敏。 台灣氣候高溫潮濕,許多建築物的水泥牆壁常出現白粉毛狀的「壁癌」,不但有礙觀瞻,也容易孳生黴菌,尤其一旦長壁癌的牆面由白轉綠或黑時,就代表你甜蜜的家,已被黴菌攻佔,這些黴菌會隨空氣飄往家的各角落,不斷繁殖,成為引發過敏的一個重要禍...

    儘量少吃加工或精製的食物,儘可能少吃糖類,避免高油、高熱量。 吃對營養也很重要。確認你吃的食物裡,是不是富含可以降低過敏機率的下列營養素:omega-3脂肪酸(鮭魚、沙丁魚等魚類)、蛋白質(包括雞、魚、豆莢類,但黃豆是常見的過敏原)、抗氧化物(水果蔬菜,例如綠色蔬菜中有維生素C,深色有色蔬菜中有β胡蘿蔔素),台大免疫學研究所教授江伯倫並建議,成人一天可攝取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E。 另外,過敏的人不要喝冰水,中醫甚至主張不要多吃涼性食物,以免刺激誘發過敏。

    適度的運動可以活化你的免疫細胞,提升第一型免疫力,江伯倫解釋。 游泳是多位醫師共同的建議。因為很多過敏病人,不見得是由塵蟎引起,而與天氣變化、早晚溫差大有關。游泳可以訓練你適應冷水、適應溫度與濕度,另方面,也可以改善你的肺活量,避免因肺功能不佳引起過敏疾病。

    「(孩子)出生前預防,才是最好的辦法,」專長小兒過敏免疫疾病的江伯倫指出。 在生產前後,有一些習慣可以降低你的孩子將來發生過敏的機率。 孕婦本身如果有過敏疾病,懷孕時還是要適當控制,不讓過敏症狀太嚴重。如果不能吃藥,就改用一些局部使用的藥物,或是請醫生開沒有副作用的藥,江伯倫指出。 有過敏家族病史的準媽媽,應該避吃花生、松子等核果類,因為這些是常見的過敏原,小寶寶不成熟的免疫系統可能會對這些過敏原過度反應,多位醫師指出。 寶寶出生後,建議餵母奶,能餵多久,儘可能餵多久。因為母奶裡有豐富的抗體,可提升小嬰兒的免疫能力。無法餵母奶但是屬於過敏高危險群的嬰兒,應該吃低過敏奶粉。 高危險群的嬰幼兒出生後,更應該注意。1歲以前儘量避免會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牛奶、蛋白、有殼海鮮、核果、小魚乾等。 「早期...

    如果你深受過敏所苦,除了求醫治療外,可以利用一些自然療法來安撫它。 《戰勝鼻竇炎》(SinusSurvival)作者、羅伯.艾可醫生在《NaturalHealth》雜誌中建議,呼吸系統過敏的人可以: 》保持黏膜濕潤 如果你有呼吸道過敏問題,你的黏膜大概很容易受刺激敏感。艾可醫師認為,可以使用鼻噴劑來緩和黏膜。 天然鼻噴劑的做法是:拿一個有噴頭的瓶子,到入一杯不冷不熱濾過的水,混合半茶匙的鹽、少許烘烤用的蘇打,做成噴劑。先按住你的右鼻孔,噴左鼻孔,再換邊噴右鼻孔。當你覺得鼻塞時,可以每2∼3小時使用這個自製鼻噴劑。 》利用蒸氣 如果你的過敏問題會造成鼻塞,可以一天兩次吸15∼20分鐘的水蒸氣。水蒸氣能緩解濃稠的鼻黏液以及乾燥、易受刺激的鼻黏膜。你可以坐在浴室把熱水水龍頭打開,或買個蒸氣機,吸水...

    壓力會影響身體荷爾蒙分泌,讓免疫力變差,激發各類過敏反應,所以必須學會放輕鬆生活。即使生活再忙、再累,不要忘了利用一些方法減壓,而睡眠充足、良性適度的人際互動,就是其中的方法。 另外,有過敏的人不妨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一旦出現過敏症狀,例如濕疹復發或狂打噴嚏,記下先前正做什麼或正想什麼,或許有助於找出引發過敏的壓力源。

  2. 2022年7月25日 · 魔鬼藏在細節裡淺談鼻中膈彎曲手術. 30歲的李小姐因長年鼻塞至耳鼻喉科求診病患去年曾在其他醫院接受過鼻中膈彎曲手術但鼻塞問題不見改善。. 醫師利用內視鏡檢查發現病患是尾端鼻中膈彎曲外觀可發現兩邊鼻孔不等大。. 傳統鼻中膈手術不易矯正 ...

  3. 2020年8月23日 · 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劉耿僚表示鼻咽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且因鼻咽管被腫瘤阻塞會有類似感冒或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例如鼻塞鼻涕倒流耳朵悶塞感淋巴結也會腫大。 不過,比較明顯的差異是: 鼻咽癌流出的鼻涕會帶有明顯血絲,頸部淋巴結腫塊也會愈來愈大,不像鼻炎吃過藥就會逐漸消腫;而且鼻咽管在鼻腔後方深處,光從喉嚨、鼻孔看不出腫瘤,但只要用鼻咽內視鏡就能清楚發現、判斷為鼻咽癌。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癌症問康健】確診癌症那一刻,總是充滿未知與不安。 在開始治療前,先聽聽專家怎麼建議。 建議民眾可以留意以下症狀,若出現異樣就要儘速就醫: 頸部淋巴腫大,腫塊通常不痛,且持續變大. 鼻水、痰中帶血絲,反覆流鼻血. 單側耳塞、耳鳴、覺得耳內有流水聲或聽力減弱. 單側頭痛.

  4. 2016年5月11日 · 耳鳴一輩子都治不好」、「鳴久必聾」、「耳鳴會導致腎虧」、「耳鳴就是耳中風」、「耳鳴要吃銀杏及維生素B群」……這些錯誤觀念可能連很多醫生都未必能百分之百正確解答但他們的指示又會對求診的患者有極大影響所以我認為有些觀念亟待釐清

  5. 1998年11月1日 · 過敏的人最常有的經驗是天氣一冷或一進冷氣房就鼻水流個不停噴嚏連連所以很多人告訴醫生:「我對冷氣過敏。 「溫度本身是不會令人過敏的,」台大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葉德輝說冷氣誘發過敏最主要的原因是有過敏體質的人他們的免疫系統隨時都處在一種箭在弦上蓄勢待發的狀態下所以一有刺激就引發過敏反應不論是冷空氣或冒煙公車香水都有可能被免疫系統誤認為是敵人。 其實,真正引起過敏的物質,是我們無法察覺也看不見的塵蟎。 在台灣,因為氣候溫暖潮溼,最適合塵蟎生活,所以約92%以上的過敏(不論過敏性鼻炎或氣喘)是塵蟎引起的(美國僅約50%的過敏是塵蟎引起)。 塵蟎幾乎無所不在,在床上、地毯、窗簾。 它是蜘蛛的親戚,肉眼看不見。 在高倍顯微鏡下看,外表有點像甲蟲類昆蟲。

  6. 2015年6月1日 · 採訪當天我看到家屬推著行走不便的謝太太進診間拿出別處醫院開的一大袋藥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台灣耳鳴學會理事長賴仁淙一看直說:「這樣不行馬上減! 」連說好幾次焦急溢於言表。 急切要病人減藥的背後,藏著深刻的道理。 除大多數藥有耳毒性、部分會成癮外,鎮靜劑、安眠藥、血管擴張劑都只是暫時壓住症狀,賴仁淙強調:「治耳鳴要『全人思考,以人為本』! 光田醫院治耳鳴十分知名,甚至揚名國外,團隊核心就是賴仁淙。 有一位丹麥女性患耳鳴,她的德國老公一路追到他參加國際研討會下榻的飯店,「門一打開,竟然住在對門,」賴仁淙回憶。 兩百年來,耳鳴被認定肇因於聽覺細胞壞死,再也治不好,傳統觀念則被歸因於腎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