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又一東南亞國家淪陷!. 柬埔寨3日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發現非洲豬瘟案例這也是亞洲地區繼中國蒙古越南後第4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農委會防檢局因此宣布自3日晚間9時起入境旅客自柬埔寨違規攜帶豬肉產品被查獲第1次開罰20萬第2 ...

  2. 20220101. 距離上一次讓農產品大規模開放進口的WTO入會已有20年之久,如今我國遞件申請加入CPTPP,農產品貿易再度迎接自由化挑戰。 (圖片來源/豐年社資料庫) 「回到雷夢湖邊來向日內瓦的地標告別英籍摩藍主席的木槌聲將台灣送上了世界最大經貿組織的舞台5個木槌聲等了12年被確認的減讓表登載著農民要為國家付出的血汗」,時任世界貿易組織WTO農業談判代表農委會副主委陳武雄將農業入會的衝擊寫成浴火鳳凰一詩。 2022年元旦這天,我國加入WTO屆滿20年。 前總統陳水扁於2001年11月20日批准我國入會條約,隔年1月1日成為WTO第144個會員,開啟臺灣貿易自由化大門,農業部門首度面臨國際化挑戰,歷經了「穩定中發展」的20年,農業部門今年將再次接下自由化的戰帖。

  3. 放眼丹麥、荷蘭等全球養豬先進大國,養豬企業普遍應用自動化設備、物聯網監控平臺等前瞻技術資源,讓畜養成本與效益最佳化,其智慧養豬經驗,始終是臺灣借鏡的指標。為迎頭趕上世界級水準,政府輔導養豬場現代化轉型,走訪位於彰化的世平畜牧場與苗栗的全順畜牧場,了解豬農投入轉型的 ...

  4. 其他人也問了

    • 早期預警,調整農作物種植區
    • 科學資料與氣候風險缺一不可
    • 參與式防災,合作提升農業韌性

    東南亞區域是全球受聖嬰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影響最嚴重的區域之一,其中最易受害的產業當屬農業。以2015~16年為例,聖嬰現象引起的極端氣候事件造成仰賴農業為經濟主力的東亞國家鉅額損失,例如越南境內45萬公頃的農田遭逢旱災所苦;菲律賓農損範圍更達55.6萬公頃,損失約97.5億台幣。 除了農產損失外,聖嬰現象後續引發的缺水危機、氣候相關疾病與糧食短缺等問題亦是人口健康的隱憂,特別是幼童與婦女此族群。 有鑒於此,隸屬於世界銀行的農業全球參與部門(World Bank’s Agriculture Global Practice)針對東南亞5個國家──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與菲律賓,提出面對週期性發生的聖嬰現象,如何提升農業韌性(resilie...

    CS MAP計畫執行的脈絡主要有四步驟。首先,運用科學資料與現地知識界定氣候相關的風險,例如從當地的氣候站獲取微氣候資料,從當地農夫口中收集該區天氣特性。 其次,依收集的資料判斷潛在受害區域與風險等級;第三,研商調適與因應天災的農業措施;最後,發展稻米區域整合調適計畫,以面對週期性循環的聖嬰現象。 舉例來說,CS MAP其中一項子計畫為發展「網路地理資訊系統平台(Web-base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WebGIS)」,設定不同情境產生不同的「作物風險圖層」,例如稻米生產曲線監測、氣候風險警示與稻米不同生長階段的害蟲與疾病監測。以週為單位,農夫可依據WebGIS提供的週報告,了解農地內作物的生長狀況,微調下一週的施作方式。 這項...

    目光回到臺灣,近幾年臺灣旱澇極端,去年秋冬至今年5月降雨量少,使一期稻作面臨停灌危機,今年6月好不容易盼來首波梅雨鋒面,卻伴隨西南氣流,在屏東山區降下單日超過200毫米的雨量,造成嚴重災情。 面對越來越極端的氣候,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認為,與其說要找出極端氣候解決辦法,不如說該如何調適,也就是發展韌性農業。 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必須投入經費和科技研發、蒐集資料。盧虎生舉例,孟加拉是重要稻米產地,但容易因為淹水歉收,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早已著手研發「耐淹水稻」,試驗讓水淹過稻子10公分,淹水達一週,已成為農業界分子生物技術領域的典範。 由於臺灣地形、氣候多變,為了讓天氣預報更精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打算增設農業氣象站,因地制宜,提供中央氣象局更完整的農業氣象資料,...

  5. 瓜瓜園主要使用的幾款地瓜品種,分別是農五十七號黃心地瓜、農六十六號紅心地瓜,以及農七十三號的紫心地瓜。負責產品研發的蘇倩語氣藏不住少女心,「用香氣十足的黃心烤地瓜做地瓜熟粉,需要調色就加入紫心地瓜,顏色真的很好看!

  6. 小農經濟走出去擁抱大市場 臺灣農產品外銷現況與展望. 鳳梨事件是危機也是轉機,農委會將趁此機會重建生產端體系,達到確保外銷水果的到貨品質、穩定供貨能力,並建立生產追溯系統。. (攝影/郭琇真). 開放的國際經濟環境中,農產品貿易早已跟各國的 ...

  7. line. twitter. 內容提供/ 水土保持局 文/ 陳振宇. 自1958年氣象局颱風資料庫建立以來,近一甲子的時間中,國慶日遇上颱風警報的次數其實只有4次(1964年戴特、1973年娜拉、1974年貝絲及1994年席斯),且颱風中心均未登陸台灣本島;但1973年通過臺灣西南部海面的娜拉颱風卻造成東部及東北部地區嚴重水災,計有30人死亡及38人失蹤。 其中受災最嚴重地區,正是2009年莫拉克颱風時的臺東重災區-卑南鄉知本溫泉。 照片1及照片2為知本溫泉商店街受創的情形,特別的是,照片1中的寶島特產行,後來被逐年淤高的知本溪掩埋在河床下,直到莫拉克颱風時又重現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