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30日 · 文:多明卡 打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起,吳曉樂的創作就多半以教育、家庭為主題。這確實是台灣、甚至亞洲文化的一大主題,需要更多人花費心思、筆墨去處理,不過儘管我也很欣賞她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卻對她後續的創作沒有太大的興趣,可能因為是類似的主題,而我總認為 ...

  2. 2022年2月6日 · 吳曉樂說設想遊戲跟寫小說帶給她同樣創造的樂趣誰讓女性容易成為獵物 在網路時代都要進入元宇宙的現在為何回頭寫網路遊戲吳曉樂說她熱愛玩遊戲,「我家有四個PS4把手每次朋友來都會問我是不是我男友的我很討厭有人開玩笑說PS5到了

  3. 吳曉樂 (1989年 — ),台灣女性小說、散文文學作家 [1] ,創作題材以親子教養為主 [2] 。 生平. 1989年出生,台灣台中人,畢業於 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 、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 [3] 。 求學時 兼職 家教 而認識到各種家庭教養問題,進而收集為題材進行創作。 其短篇小說著作《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為記錄過去家教學生的故事,藉以探討台灣社會的親子教育問題;並改編為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同名電視劇 ,於2018年7月7日上映 [4] 。 作品.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初版. 網路與書出版. 2014-10-31. ISBN 9789866841590 (中文(繁體)).

  4. 2019年6月19日 · 吳曉樂說起一次深刻經驗三年前她帶母親出國旅行跟飯店因故爭執媽媽聽不懂英文問她吵什麼急著處理的她要媽媽先去一旁等。 數天後,她忍不住問母親為何悶悶不樂?

  5. 2022年6月23日 · 吳曉樂對自己異常嚴格在寫第一本書時她小心翼翼地詢問前輩到底該怎麼寫就像作為家教時她總掛在網路上求問資深老師——面對親子教養問題斷翅受傷的小孩以愛相逼的母親自己應該站在什麼位置眼光該怎麼擺⋯⋯她清楚知道寫跟不寫都對不起她的家教學生。 「決定寫,因為我沒辦法真的只是旁觀。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她將家教個案高度地去辨識化,真實人事物在作品中只剩指涉模糊卻形象尖銳的身影。 然而全本九個個案,最後一個是清楚自己。 「前輩告訴我,一定要把自己推出來。 只是書出版後的迴響,遠遠超過當時二十四歲的她想像所及。 「突然之間,妳要一直被罵。 為什麼都在怪我? 」網友的訊息頻頻落入視線,有的認為吳曉樂在消費親子議題,有的責難以家教職業揭人傷疤。 有段時間,她放不下這本書。

  6. 2022年12月23日 · 吳曉樂認為,「美國小說家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一年只休息兩週其他時間都非常規律寫作對比大師我太墮落了尤其身邊的朋友同學們多已成為律師檢察官他們有證照有穩定收入有明確的工作成果但作家沒有證照也不像其他工作如律師打一場官司醫生開一臺刀如此直觀在成書之前作家也很難具體解釋自己的工作。 「對外自稱作家,我有做到作家這個職業該做的事情嗎? 」吳曉樂時刻反問自己,「畢竟不寫就不是作家了。 她援引名言:一天不跳舞自己會知道,五天不跳舞老師會知道,七天不跳舞觀眾會知道。 舞者必須和身體保持連動,才能在舞蹈中主宰身體肌肉的運作。 「跳舞和寫作有點像,」她笑著說,「寫作是修行,控制內心的每一寸肌肉。

  7. 2023年4月16日 · 「別人很難理解我想做什麼。 」這令吳曉樂的書寫慾望開始萌芽彼時她對未來還沒有太多想法但是因為家境並不富裕所以必須半工半讀。 家教時薪高、工作時間彈性,成為打工首選。 然而,面對那些只比她小兩、三歲的「學生」,她經常看見對方的痛苦與自己的痛苦相互輝映。 一個著急追求「台大」的頭銜,另一個是戴著「台大」的后冠卻無所適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