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7日 · 不過台產經驗沒有讓其他產險公司卻步相繼有12家公司從去年至今推出防疫保單──主要分成法定傳染病防疫險疫苗接種險與兩種混合險──分別是富邦國泰泰安旺旺友聯明台新光華南南山中國信託兆豐和泰與新安東京海上產險。 根據金管會統計,防疫保單合計超過600萬張,而在4月初台灣Omicron疫情爆發時,再次引爆新一波搶保潮,增加100多萬張還在核保當中,合計700多萬張防疫保單。 保險業內部人士估計,防疫專家認為台灣最終會有20%的人口確診,以此為基礎,有高有低的確診理賠若平均以5萬元來計算,總理賠金額將落在700億元──將使目前12家產險公司淨值大縮水,未來恐需增資填補缺口。 產險商譽擺一邊,各出奇招壓低核保總數.

  2. 2022年5月18日 · 台灣Omicron疫情爆發後前線作戰的基層人員社區採檢站醫護疲於奔命苦苦追趕每天已超過8萬人的新增確診數再加上世界奇景防疫保單之亂民眾為申請保險理賠湧入醫院做PCR拿診斷證明險些成為壓垮醫療量能的稻草金管會緊急研擬解決方案 ...

  3. 2020年4月10日 · 一、社區感染威脅增,防疫政策翻轉. 4月4日,指揮中心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全面戴口罩。 (攝影/楊子磊) Q:搭乘大眾運輸,到底要不要戴口罩? COVID-19疫情初期,指揮中心不斷強調,一般民眾只有看病、陪病、探病者需要戴口罩。 2月7日衛福部網站便發布訊息,在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不必戴口罩,台灣目前沒有社區感染情形,只要遵守口罩使用三時機:看病、陪病、探病的時候要戴,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就能有很好的保護網。 搭乘通氣量足夠的大眾運輸(如公車、捷運、高鐵),不用擔心不戴口罩會被感染。 不過到了4月4日,指揮中心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全面戴口罩,未戴者不聽勸最高可罰1萬5,000元。

  4. 其他人也問了

  5. COVID-19疫情兩年多來,Omicron本土疫情3月底在基隆地區開始延燒,長照機構拉起警報,連國偉說:「4月中起就依規定,全部人每3天快篩一次,但病毒傳染力很強,4月30日有一位照服員開始咳嗽、確診,我通報後機構內全員緊急採檢PCR,隔天結果出爐,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陽性,而且多是無症狀。 」 即使在疫情2020年一開始之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針對住宿型機構訂定了, 長照機構內多為需24小時照顧的高風險患者。 除非是收容200人以上的大型長照機構,才有辦法真的做到防疫指引規定的分艙分流。 (攝影/陳曉威) 基隆港邊著名的虎仔山KEELUNG地標,改成「防疫加油」,鼓勵市民抗疫。 (攝影/陳曉威) 基隆仁愛之家的長照機構備援場所,裝設監視器與酒精等防疫物資。 (攝影/陳曉威)

  6. 2023年3月21日 · 2023.3.21 最後更新. 歷經1,159天, COVID-19輕症以及無症狀者,終由「隔離」的傳染病名單中解除 ,台灣真正進入了「與病毒共存」的日常。. 但因防疫非常手段對於民主法治衝擊的戰場清理如今才要開始──不僅是防疫與公衛體制的檢討還有更容易被忽略的 ...

  7. 2020年3月11日 · 2011年,中國人簽證待遇悄放寬. 長期改革:以平等原則建構合理的機制與保費. 我們應該全面重新思考:在全民健保大傘底下,誰才是應該強制納保的對象? 誰又不應該是擠入大傘底下的人? 個人行為爭議或公眾喜惡,不能做為合法權益被剝奪的理由. 短期補漏:關閉逾越母法的2個後門. 一、全面廢除施行細則逾越母法的停復保規定: 二、應即刻禁止行政單位過度放寬的中國籍人士的健保後門條款或要求適性納保: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8. 2023年3月19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2023年3月20日起,包含「0+N輕症免隔離」、確診者同住家人及入境民眾自主防疫(0+7)等強制隔離全面取消。 台灣自2020年1月15日起將COVID-19列為第5類法定傳染病以後,歷經1,159天終於真正大解封。 但3年多的防疫非常手段,亦出現逾權的爭議;其中,對於2021年6月底至2022年3月初強制入境者自費(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者可公費)住防疫旅館隔離檢疫所14天、隔離天數甚至有「入境日被計為第0天」不算數的措施,已出現第一起一審告贏政府的判例。 《報導者》專訪該起官司的原告,這名出身野百合學運世代的企業家彭天豪對我們表示,提告的初衷,來自對台灣民主法治維護的期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