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旅遊業還盼不到轉大人」 連3年補助,國旅人次卻連3年下滑──觀光「鴉片式補助」照顧了誰? (攝影/張家瑋)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因陸客而政治化的國旅市場,遇上「照顧型」的民進黨觀光政策,最終讓台灣持續透過旅遊補助,試圖帳面上重返榮耀,卻衝擊了深度旅遊產品、國際競爭力和產業轉型力道。

  2. 2016年11月13日 · 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與觀光局擬定 3億元擴大國民旅遊補助方案 ,主要補助對象為原本接待中客團的旅行業者此政策美其名為協助業者轉進國旅市場」,實際上是以差別補貼懲罰深耕台灣的本土業者。 林全內閣要擴大國民旅遊,卻不思在需求面刺激消費者旅遊需求(例如增加假期、消費端補助),卻以供給端差別補貼的方式,鼓勵原本接待中客團的旅行業者,削價競爭,投入已屬競爭激烈的國旅市場,製造更多供給者在同一個場域裡捉對廝殺,這是要搞垮台灣觀光業嗎? 台灣的旅遊產業中,專門經營國民旅遊的旅行社與專門經營中客團之旅行社,向來壁壘分明,兼營二者的為數甚少。 前者以員工旅遊、社區旅遊、校外教學、畢業旅行、機關團體旅遊為主要客源,後者則擔任中客團的地接旅行社,其中又有約4成中客團為少數幾家業者所壟斷。

    • 「聽他們講,讓他們競爭,我則是把關係都弄清楚」
    • 「怎麼去搜集、分析跟判斷有限的資訊,是我的專業」
    • 「和挺韓業者交朋友啦!我是真的用政策來解決他們的問題」
    • 「台灣有三缺:缺乏整合、投資、行銷」

    報:你如何確定自己得到對稱的訊息? 林:他會有compete opinion(競爭意見)嘛,在這個群組看、跟在那個群組看的不一樣。久了之後,我就比他們(各方意見領袖)每一個人都熟悉,因為我都聽得到啊,I am all ears(我全都聽得到)。我第一時間會給回應,會轉給同仁去了解,有些(業者質問)我可以說明,有時一面倒在罵政府,就開始變化了,你發現群組裡已經有人幫你解釋了,把人民跟政府之間的矛盾,轉化成人民之間的意見。 以前為什麼「官不聊生」,做到流汗、被嫌到流涎,有些其實是一種群眾審判,一窩蜂你知道嗎?然後就造成寒蟬效應。我們也要檢討嘛,是不是沒給資訊、造成一種印象,「他們都對、我們(政府)都錯」,事實上沒那麼絕對吧。我在裡面用心,也許一開始比較辛苦,可是一陣子之後就轉變了。而且我們確實可...

    報:但是LINE群組是封閉的,如果裡面的討論影響政策,這樣跟開放、透明、課責等民主體制下的決策原則是否有衝突? 林:如果你把資訊當作決策重要的依據,懂得做判斷,那愈多的資訊愈好,政策方向清楚,有好的意見就修正。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政策方向,這就很麻煩,順了公逆了婆。 我是比較政策導向的人,就像surfing一樣,你在衝浪,(追問:浪是民意?)對啊,你某種程度就是要「駕馭」啦。怎麼去搜集、分析跟判斷有限的資訊,是我的專業。不然,大事情一來,第一句話講錯了,就覆水難收。 診斷問題、提出對策、做好溝通,然後全力去宣傳,我決策第一步會知道問幾個關鍵的人,大概就知道這可不可行,如果他又有參與(指被諮詢),又覺得他(對政策)有貢獻,他就會說「這個很好!」 我講一個例子,這一次武漢肺炎(COVID-19)一發...

    結果後來,蕭博仁去網路成立了一個觀光界挺「龍」群組欸!他不是挺小英,他說「我們只能做到這個,挺你」,但這樣小英就感受到你有在耕耘。投票前一個月,很多人都被叫去北京,組團要去報告。因為旅行社、觀光業還有陸客,它(中共)可以選擇性的胡蘿蔔跟木棒,我們是很辛苦的,姚人多(前海基會祕書長)最清楚,姚人多陪了多少笑臉,去跟這些旅行社玩,我到了之後姚人多嚇一跳啊,說你真的處理有一套。我是真的去幫他們解決問題。 報:所以在部長的耕耘之下,群組裡的這些意見領袖現在不挺韓,挺你? 林:應該說「看我的面子」,去年選總統的時候,比較沒有那麼一面倒,現在小英完全執政、兩岸關係又比較冷,我們又確實做出了一點成績,交朋友啦!我是用政策來解決他們的問題。 報:這些群組裡的意見領袖,相較2018年地方大選,2020年總統大...

    報:但這群經營陸客的業者,從2016年起就受到政策的照顧,當時政府就提供預算讓他們轉型,真的有效? 林:(陸客來台受限)已經4年了嘛,有一些業者也是要慢慢退場、要做轉型,畢竟山不轉路轉,做不到陸客生意,他就要去做其他生意,就是要push(推促)他改變,(追問:所以政府有在push?)我們是在應變啦,陸客來,我們歡迎,但我們不要依賴陸客。對觀光產業發展,會掩蓋很多問題,因為陸客一條龍,繞一圈、八天七夜,購物也去很多地方,餐廳啦、旅館啦,都特定人賺到嘛,這個不是長久之計啦。 報:有人批評台灣觀光政策太政治化,被陸客議題綁架? 林:不會(被綁架)啦,兩岸關係就是進進退退嘛,我意思是說平起平坐,用平常心來看待,觀光業不是什麼西進、南進,是自己要上進啦!台灣是世界的觀光島,可是到現在「三缺」啦——缺乏...

  3. 後陸客時代──觀光紓困的歸零與轉型?. 2020.7.8 最後更新.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 讓台灣邊境從年初關閉至今觀光旅遊產業被稱作海嘯第一排」,交通部接連端出紓困1.0至3.0救急投入三波預算要紓困振興轉型。. 自從對岸限制陸客團 ...

  4. 2020年7月28日 · 劉致昕. 攝影. 張家瑋 林彥廷. 疫情 讓台灣國境近乎關閉每年1,700萬出國旅遊人次全留在國內近4,000家旅行社只能回頭經營國內旅遊產品求生但國人旅遊有9成以自由行自駕為主市場上又有同業的低價廝殺競爭旅行業者在 補助 之外,到底該如何生存? 全球旅遊產業近10年數位化、去中間化、個人化的產業巨變,旅行業者的價值與定位何在? 而台灣的國旅產品能否滿足飛不出國的消費者? 種種問題,其實是過去台灣國旅因陸客錢潮而避開的考題,卻也是台灣國旅在國際市場上被視作「冷門」選項的原因。 飛不出去的遊客和旅遊業者,如何在疫情下重塑台灣旅遊? 非傳統國旅業者的投入,能否讓台灣在疫後成為國際觀光新星? 《報導者》走進3個旅遊業者的「冷門景點」翻身計畫,尋找 後陸客時代 ,台灣觀光迎頭趕上的契機。

  5. 《報導者》調查發現,黃正聰和妻子歐淑玫經營的網曜公司、新南向旅行社、中華民國社區永續發展協會接案金額節節高升,從2016年民進黨執政至今已承接政府標案超過2.7億元,成為觀光旅遊界的「標案新貴」。 黃正聰身兼政策參與者與接案者的「球員兼裁判」角色,在業界爭議不斷,並被其他業者質疑「不知利益迴避」,「觀光國師」的意見也儼然成了觀光局文官的一大壓力來源。 6月23日,自稱「最強業配」的交通部長林佳龍,包上碎花頭巾、頭戴斗笠,頂著正中午的太陽走進台東鹿野的鳳梨田,「啪」的一聲摘果成功,眾人響起一陣歡呼聲,完成林佳龍北中南東8條精緻旅遊路線的其中之一。 替部長選定鳳梨的農人,在旁搖搖頭說:「我們一般是不可能正中午來田裡的。

  6. 2016年5月26日 · 劉瑞祺建議新政府因應陸客減少短期內可發觀光消費券刺激國旅人數成長讓過去因為不想和陸客人擠人的台灣旅客可以走出家門到日月潭墾丁大街太魯閣走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