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 · 出去時很孤獨,回國接班時也很倉促。1988 年,一直以製造為本業的裕隆,正面臨主要經銷夥伴國產的拆夥風波,加上先前秘密進行研發「飛羚」時,裕隆與技術母廠日產(Nissan)關係緊張,母親吳舜文可說心力交瘁。
2014年12月23日 · 1. 相對於「結果」,先談論「過程」 我們在說話時,尤其是講到自身經驗,常在不自覺間講了許多「過程中發生的事」,而非「最後的結論」,細谷強調,「許多人都有以『過程』為談論中心的傾向! 」 尤其是「甘苦談」時最明顯,例如在商品提案、業務活動或產品說明時,許多人常常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努力與辛苦」當作重點,花許多時間在說明事情的「前因後果」,白白浪費許多時間,因為對多數聽眾來說,他們想要的往往不是「經過」,而是「最終結果」。 「要成為魅力的說話者,最重要的就是事前明確思考『想說的話』和『想聽的話』、『說了會高興的話』和『聽了會高興的話』之間的差異,」細谷強調,唯有認清之間差異,才不會變成嘮叨無趣的說話者。 Excel課程全新改版! 學會5大數據思維、3大報表操作,善用AI翻倍工作效率!
2021年6月21日 · 疫情寒冬之下,許多企業也徘徊在生死之間,於此之際,正是反思之時。 企業家/管理者如何才能當個好舵手,讓企業「向死而生」? 命題巨大,一文難以詳解,僅能以二個變局下「韌性求生」的自我提問,供反思:
2020年11月16日 · HEHO 莊筱彤. unsplash. 台灣大學 5 天內驚傳 3 起學生自殺案件,引起社會震驚。. 如果你正遭逢低潮,或許該好好讀讀這篇文章 >>. 世界衛生組織於 2016 年指出,全球每年有近 80 萬人死於自殺。. 台灣則是每年有近 4000 人自殺身亡,而其中有身心困擾的人 ...
2017年3月27日 · 當你身邊有人遭遇親友過世時,如何應對、幫忙他們度過衝擊和哀傷是一項很重要的生命功課,但我們常常會用自己覺得好的方式,安慰對方,卻不知道不僅沒有幫助,還加深他們的痛苦,你應該要知道的事:
2020年12月30日 · 這時候,其實是最需要關照自己的時候——不論是陪自己沉澱,還是陪自己對話安頓內心翻飛的思緒及情緒,又或是需要好好懂自己身心的需求,為自己做些修養身心的安排。 但是,眞實的生活中,這時候我們通常只能自動化地放空,然後無意識地滑動手機,把僅剩不多的眼力與心力,用在看快速閃過的影片或文章,或是打幾場線上遊戲……。 若是有一張或兩張圖文吸引了自己的目光,那麼我們就會把所剩的力氣拿來聚焦,好把所有的能量投入在觀看或是筆戰回應……,不然就是一直打手遊,直到我們筋疲力竭,不支倒下,好像這樣心靈才能眞的有些許安寧,以為眞的可以休息了。 於是,大多數的人在自己越疲累時,反而越覺得無法和自己獨處。
2018年9月4日 · 那一天我學了一課,一個小小細微的動作,彰顯氣度,令人窩心。一位企業家在一個朋友群組裡發文讚揚一位旅行社的業務人員,讓他們在連假機位最緊張的時刻搶到機票,且順利前往嚮往的地點,感謝他協助家人行程安排得非常順利,他隨後 PO 上一張全家旅遊照片。突然我明白這其中關鍵,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