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地震快報

    • 第 387 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

      發震時間:2024/05/11 19:09:18;震源深度:7.9公里;芮氏規模:4.2;震央位置:北緯23.92°、東經121.58°;相對位置:花蓮縣政府南南西方8.7公里(位於花蓮縣吉安鄉)

    • 第 386 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

      發震時間:2024/05/11 17:44:39;震源深度:17.2公里;芮氏規模:4.9;震央位置:北緯24.03°、東經121.74°;相對位置:花蓮縣政府東北東方13.1公里(位於臺灣東部海域)

  2. 2024年4月3日 · 2024-04-03. 分享本文. 台灣在 4/3(三)上午 7:58 發生發生規模 7.2 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 25 公里台灣東部海域全台有感是繼 1999 年 921 地震之後,25 年來最大地震除了造成花蓮多處房屋傾斜倒塌各地也陸續傳出災情許多民眾的家也因為遭遇劇烈搖晃呈現一片慘狀。 根據氣象署地震中心,後續 3 天內可能會有規模 6.5 以上至 7.0 的餘震,影響相對大。 財政部國稅局提醒,如果因地震遭受財產損害,記得拍照存證,申請稅捐減免。 申報災害損失減免 3 步驟. 民眾如果因為地震造成財產損失,可透過 3 步驟申報稅捐減免,維護自身權益: 拍照存證. 檢附損失清單及證明文件.

  3. 2024年4月10日 · 2024-04-10. 分享本文.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4 月 3 日花蓮大地震後台積電數度透過重大訊息對各項影響進行說明。 第一次是 4 月 3 日晚間 11 強調地震發生 10 小時內晶圓廠設備復原率已逾 7 成,新建晶圓廠復原率更超過 80%; 隔天補充進度:「新建晶圓廠預計在今晚皆可完全復原。 而在 第三次的說明中,除了強調「台灣晶圓廠內的設備已大致復原」,更特別加上這麼一句:「感謝台積公司同仁及供應商夥伴的共同努力……。」 其實,這次地震的芮氏規模雖達 7.2,但半導體重鎮的竹科最大震度為 5 級,南科則為 4 級;一位半導體業界人士表示,「5 級,剛好是在半導體機台可以容忍的上限。

  4. 2024年1月5日 · 地震發生其實有跡可循! 端看 AI 能否找出數據相關性. 「我們有望在未來數十年內取得預測地震方面的重大進展。 」地震學家 Paul Johnson 在接受科學雜誌《Smithsonian Magazine》採訪時說道。 原來, 過去人們認為不可能預測地震是因為,我們幾乎無法知道發生地震的因果關係 。 但在過去 10 多年來,幾項地質學的發現,開啟了預測地震的可能性。 經過長時間觀測,地質學家在日本以及美國西北部斷層中發現一種名為慢地震(Slow Earthquake)的地層運動現象。 而研究顯示,大多數的地震發生前,都會有慢地震的發生,例如日本的 311 地震之前,就曾記錄到 2 次慢地震

  5. 2020年12月11日 · 中央社 2020-12-11.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專家:前3年能量釋放太少 宜蘭外海地震來得是時候 〉。 首圖來源:翻攝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LINE。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 10 日晚上 9 時發生芮氏規模 6.7 地震,11日凌晨 2 時又發生規模 5.6 地震。 據《 中央社 》報導,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表示,10 日晚上的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從花蓮外海隱沒到歐亞板塊底下,稱作隱沒板塊內部型地震。 台灣隱沒帶地震週期約 100 年左右,而上次台北發生類似的地震是在 1909 年,現在是 2020 年,正是百年週期的時間點。

  6. 2024年4月16日 · 2024-04-16. 分享本文. 4/3 台灣花蓮東部海域在早上 7 時 58 分發生規模 7.2 地震這是自 921 大地震後台灣遇過的最強地震無論處在台灣哪個角落能感受到強烈晃動甚至還有不少建築物結構受損倒塌事件頻繁傳出標誌著台灣的台北 101 大樓裡懸掛著一個 660 噸重的鋼球,在發生規模 7.2 地震當下保護了這座建築。 阻尼球身處 89 樓觀景台! 最大任務是地震來了跟著搖. 這個球體位於 101 大樓的第 89 樓觀景台,對民眾來說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它外表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球體,同時也扮演著重要的「 調諧質量阻尼器 」角色。 也就是當大樓面臨到強風或是地震時,可以減少建築物劇烈搖擺和劇烈震動的鐘擺。

  7. 2021年5月26日 · 2021-05-26. 分享本文. (本文經合作夥伴 大數據文摘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利用AI识别城市建筑物特征预测其面对地震等灾难时的风险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AI 能預測建築物的倒塌風險! 美國科學家開發名為 BRAILS 的 AI 工具能預測建築物在地震颱風海嘯中的風險台灣位於地震帶受颱風侵襲的機率也高或許可以嘗試建立類似的工具抓出高風險建築保障安全。 (責任編輯:郭家宏) 從商業到工業設計,再到娛樂等一列領域,人工智慧正在提供新的機遇。 那麼,土木工程和城市規劃又會如何? 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將如何幫助我們建立更安全、更具可持續、更具彈性的建築環境。

  8. 2024年4月3日 · 因應地震平時就可預先準備地震緊急避難包」,以備不時之需放在逃生時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並且定期半年檢查汰換袋內物品究竟緊急避難包裡要放什麼才能保命本文彙整出 6 個消防署提醒必備的項目趕快準備好你的緊急避難包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