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地震查詢 相關

    廣告
  2. 地震險長期投保率過低,因為大家都想『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且考量高房價、理賠條件嚴格等因素…. 勿持僥倖心態!921過後,火險強制『綁定』地震險,降低天災對投保人的傷害,但由於發生機率低…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日 · 廖紹伶. 2024-04-03. 分享本文. 台灣在 4/3(三)上午 7:58 發生發生規模 7.2 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 25 公里、台灣東部海域,全台有感。 這是繼 1999 年 921 地震之後,25 年來最大地震,除了造成花蓮多處房屋傾斜倒塌,各地也陸續傳出災情,許多民眾的家也因為遭遇劇烈搖晃,呈現一片慘狀。 根據氣象署地震中心,後續 3 天內可能會有規模 6.5 以上至 7.0 的餘震,影響相對大。 財政部國稅局提醒,如果因地震遭受財產損害,記得拍照存證,申請稅捐減免。 申報災害損失減免 3 步驟. 民眾如果因為地震造成財產損失,可透過 3 步驟申報稅捐減免,維護自身權益: 拍照存證. 檢附損失清單及證明文件.

  2. 2019年12月2日 · 只要輸入你家門牌就能得知在這份資料上紅色區塊代表土壤液化高潛勢區發生強烈地震時可能會受到中度至嚴重影響如果我家位於紅色區塊該怎麼辦一起來看。 (責任編輯:謝佩如) 距第一次公開至今歷時四年28日公布最後一波土壤液化潛勢圖公開範圍包括基隆市桃園市苗栗縣南投縣及台東縣等地區並上網開放民眾查詢。 圖片來源: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雲網站. 2016年0206高雄美濃地震發生後,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花費4年時間,進行全台土壤液化潛勢調查,今天公布最後一波潛勢圖;地調所表示,明年起將展開為期5年的中級土壤液化潛勢調查,預計投入17億元預算。

    • 緊急避難包
    • 緊急食物與飲用水
    • 禦寒保暖衣物
    • 其他物品
    • 還有哪些需要注意?

    原則上要找質地輕、容易取用物品的「雙肩背包」,再準備從住家出發到避難場及避難初期可能會需要的物品,準備時請與家人共同討論,仔細考量每個人的不同需求。每個人都應該要準備 1 個緊急避難包,備妥之後,記得在背包外標註更新日期,提醒每半年檢查、更新一次緊急避難包,確保物品無損壞、遺漏之外,進行過期的藥品、糧食等的更換。 緊急避難包建議放置於大門口或玄關附近等隨手可取得之處。

    請以 3 天份量的防災食物作為一個單位,每人最少準備 3 公升的礦泉水,建議選擇常溫保存至少半年以上、有外包裝方便攜帶、無需加熱或加熱水即可使用的食物。例如餅乾、巧克力、防災食品、真空速食食品等簡單的糧食,有嬰兒的家庭應請另外準備奶粉、真空包裝或罐頭副食品等。

    輕便外套、內衣、襪子、毛巾、手套(橡膠手套)、雨衣、小毛毯、暖暖包等,若有小型睡袋,在可背負範圍不佔空間情況下,也可一併準備。有嬰兒的家庭,請記得準備尿布,嬰兒背帶最好能放在出門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以便不時之需。

    收音機、電池、哨子、開罐器、紙筆、繩索、瑞士刀,防災地圖(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基隆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

    因應防疫非常時期,可準備口罩及乾洗手等物品。 除了準備地震緊急避包,與家人預先共同討論「家庭防災計畫」很重要,彼此約定事故發生時的聯繫方式和集合地點。聯繫方式最好不要只有一種,可以在門上貼便條紙留言、撥打 1991 報平安專線等。

  3. 2024年1月5日 · 地震發生其實有跡可循! 端看 AI 能否找出數據相關性. 「我們有望在未來數十年內取得預測地震方面的重大進展。 」地震學家 Paul Johnson 在接受科學雜誌《Smithsonian Magazine》採訪時說道。 原來, 過去人們認為不可能預測地震是因為,我們幾乎無法知道發生地震的因果關係 。 但在過去 10 多年來,幾項地質學的發現,開啟了預測地震的可能性。 經過長時間觀測,地質學家在日本以及美國西北部斷層中發現一種名為慢地震(Slow Earthquake)的地層運動現象。 而研究顯示,大多數的地震發生前,都會有慢地震的發生,例如日本的 311 地震之前,就曾記錄到 2 次慢地震。

  4. 2021年5月26日 · 大數據文摘. 2021-05-26. 分享本文. (本文經合作夥伴 大數據文摘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利用AI识别城市建筑物特征预测其面对地震等灾难时的风险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AI 能預測建築物的倒塌風險! 美國科學家開發名為 BRAILS 的 AI 工具,能預測建築物在地震、颱風、海嘯中的風險。 台灣位於地震帶,受颱風侵襲的機率也高,或許可以嘗試建立類似的工具,抓出高風險建築,保障安全。 (責任編輯:郭家宏) 從商業到工業設計,再到娛樂等一列領域,人工智慧正在提供新的機遇。 那麼,土木工程和城市規劃又會如何? 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將如何幫助我們建立更安全、更具可持續、更具彈性的建築環境。

  5. 2024年4月3日 · 廖紹伶. 2024-04-03. 分享本文. 台灣在 4/3(三)上午 7:58 發生發生規模 7.2 地震震央位於台灣東部海域全台有感是繼 1999 年 921 地震之後,25 年來最大規模的地震,根據氣象署地震中心,規模 7.0 以上、深度 30 公里以內的地震可能會引發海嘯,且地震能量不會一次釋放,後續 3、4 天內可能會有規模 6.5 以上至 7.0 的餘震,要小心提防。 因應地震,平時就可預先準備「地震緊急避難包」,以備不時之需,放在逃生時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並且定期半年檢查、汰換袋內物品。 究竟緊急避難包裡要放什麼才能保命? 本文彙整出 6 個消防署提醒必備的項目,趕快準備好你的緊急避難包吧! 先了解一下「緊急避難包」

  6. 2019年12月13日 · 科技部指出吳逸民研發出的地震預警方法低價位 P 波警報器系統」,是一項重要科學突破花費 10 多年時間的開發終於在台灣成功設置災害性地震預警系統能準確定出震源的位置及規模更能搶先在地震波由震央傳送到各地前的 10 到 30 秒間發布警報,從訊號的接收到消息的發布完全自動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因為這系統,台灣從地震儀器進口國轉為出口國. 科技部說,這套地震預警系統的開發,使台灣從地震儀器的純進口國翻轉為出口國,成功推廣至中國、印尼、印度、越南、南韓、紐西蘭、希臘、墨西哥、所羅門群島及菲律賓等國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