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14日 · 此次死刑違憲聲請釋憲 緣由主要來自於台灣年紀最大72歲的死刑犯王信福他因被控教唆殺害2名員警2011年遭判死刑定讞但至今仍未執行槍決王聲請釋憲主張死刑違憲並對過往死刑合憲的大法官第194263及476號釋憲文聲請變更解釋憲法法庭合併其他死囚聲請案包括被關押最久的死刑犯陳憶隆邱和順等人。 37名待執行槍決的死囚,將共同挑戰台灣死刑制度存廢。 台灣年紀最大、72歲的死刑犯王信福,2011年遭判死刑定讞,至今未槍決。 (取自審判王信福粉專) 423言詞辯論 爭點:死刑違憲? 《憲法》適用犯罪類型應否限縮? 至於爭點題綱則共分兩層次。 第一層次是作為法定刑之一種的死刑是否違憲?

  3. 2024年5月5日 · 蘇詣倫. 2024-05-05 發佈. 大法官釋憲再掀死刑存廢議題一文了解爭什麼? |司法動態. 就用這篇讓讀者快速了解死刑在釋憲上的發展! (本顯圖引自 維基百科 ,由 Jiang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死刑制度,是否可繼續存在? 在今(2024)年的 4 月 23 日,正在憲法法庭,歷經轟轟烈烈的 言詞辯 論;各大機關與人民,均拭目以待,大法官究會做成合憲抑或違憲的決定。 就用這篇讓讀者,快速了解死刑議題在我們釋憲制度上的發展。 大法官早說死刑合憲? 為何又再談? 實際上,死刑是否合憲,早在將近 40 年前公布的 司法院釋字第 194 號 ,大法官就表明了「戡亂時期肅清煙毒條例就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鴉片者,處死刑」之規定合憲。

  4. 2024年4月23日 · 大法官釋字576號解釋早已確認生命無價」。 李念祖指出刑法一開始就顯示死刑是殘酷的應報在鬧市流血行刑嚇阻的效果最好但刑法放棄公開執行改採隱匿執行立法理由是死刑殘酷不利教化」,但隱匿執行就不殘酷嗎寧可放棄公開執行的嚇阻效果都可以放棄殘酷應報才是死刑的真正目的。 李念祖表示,應報來自報應、報復,法律不許被害人報復,憲法也不該允許政府以應報之名行報復之實,不要將死刑冒充被害人的賠償,何況應報或報復都缺乏客觀理性的標準,全然是情緒、情感恣意作用,法官認為該死就判死,量刑時一再使用人神共憤、令人髮指等語,缺乏客觀的情緒語言,提供死刑是不理性的證明。 他說,法官還有一句名言「求其生而不可得」,這句話不過就是說「非殺不可」,但也是結論,沒有理由,這是社會防衛。

  5. 2024年4月27日 · 經過 五個小時辯論 ,大法官將在三個月內必要時得延長兩個月),做出釋憲決定。 廢死、反廢死,在台灣是個沒有共識的議題。 這很諷刺,明明廢死一方,佔總人口可能不到20%(其實沒有真正全面統計過),80%以上台灣人支持死刑(也是沒全面統計),但卻還是有廢死的聲音。 這跟資源分配有關。 台灣之所以有廢死爭議,在於支持廢死的陣營,都是階級、資源相對較高的一方。 換句話說,是較有社會影響力與話語權的一方。 從聯合國兩公約,到冤獄論,以至於基督教與佛教的有錢有知識背景的信徒,因宗教理念倡議廢死,才會有爭議。 如果今天支持廢死的都是無發言權的社會弱勢或邊緣人,廢死根本不會成為一個主張。 這很重要,決定了廢死跟反廢死之間對話的基準,也決定了死刑存廢,到底奠基於什麼價值的對立上。

  6. 2024年4月25日 · 主要論述是扣緊刑罰目的,認為死刑需要存在,是因為人民沒有私力救濟的可能,若個人僅能持續暴露在嚴重的身心侵害中,將動搖一般人對國家壟斷公權力的信心;並就此導出個人要求國家慎重追訴,特別針對嚴重侵害生命的犯罪,要徹底「有效」的請求權。 另一方面,支持者也認為,若刑法目的在於應報(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一般預防(對於潛在犯罪者之嚇阻)及特別預防(對於特定犯罪者的矯治及預防再犯),剝奪死刑犯的生命固然無法矯治該名犯罪者,而不合乎「特別預防」,但能夠呼應「 應報理論 」,撫慰受害者家屬的悲傷,落實殺人償命、以命抵命的文化要求;而在「一般預防」的邏輯底下,死刑作為極刑,更可以嚇阻潛在的犯罪人士,不要去觸犯這類泯滅人性而可能面臨死刑的刑事責任。 在認為死刑應該存在的想法當中,也有分歧立場。

  7. 2024年4月29日 · 大法官釋字第748號解釋讓台灣成為全球矚目亞洲第一個承認同婚應予合法保障的國家。 (攝影:陳品佑) 2017年5月24日下午4點司法院祕書長呂太郎對著全國眾目睽睽慎重念出 釋字第748號解釋意旨大法官以憲法高度判定現行民法沒有保障同性二人之婚姻自由與平等權已經違背憲法第7條與第22條認定法律應保障同性婚姻。 這一刻,台灣成為全球矚目、亞洲第一個承認同婚應予合法保障的國家。 這是人權進步,也是民主法治的劃時代里程碑。 不能接受同婚法制化的另一群人,面對具有《憲法》拘束力的釋憲結果,除了想像全民公投加以反制外,社會大眾面對即將到來的同婚體制,究竟對於家庭、子女、傳統習俗有何衝突與影響,這不是挺同與反同的二元對立而已,勢必要正視很多疑問,例如孩子會不會「學壞」變成同性戀?

  8. 6 天前 · 大法官釋憲限制同婚違憲. 2017-05-25 02:21聯合報 記者 王宏舜 /台北報導. 大法官會議作出同性婚應受保障的解釋備受國際關注司法院昨天罕見召開中外記者會並同步發表英文版釋憲文記者黃義書攝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