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根據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01年至105年統計年報,農林漁牧業「職業病」現金給付方面,最多人次的原因是「手臂頸肩疾病」(17次),都屬傷病給付;次多的是「礦工塵肺病及其併發症」(15次),且都已達到失能狀態,皆為失能給付。 一名婦人在採收機後面撿花生,一不小心就會被捲入,這是農業生活潛伏的危機。 至於農林漁牧業「職業傷害」現金給付人次中,若不計交通事故,前三多的職業傷害分別是「跌倒」(516人次)、「被刺、割、刺傷」(495人次)、「被夾、被捲」(384人次)。 勞動部2008年時,曾比對勞保和衛福部資料,分析民國96年大業別年齡標準化死亡率,發現農林漁牧業竟高居第二,僅次於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2. 4 天前 · 農藥殘留讓民眾關心食,但農民職業安全誰來把關?勞保有職災補償,農保卻只有失能、死亡給付,上百萬農民面臨高溫、高齡、高風險,重視農業職災,別讓一代又一代農民在傷病中循環。

  3. 戴奧辛雞蛋事件引發社會大眾對於食關注,許多通路業者紛紛要求生產者與供應商提出戴奧辛檢驗報告證明合格,導致許多實驗室湧進大量樣品而塞車,並且化學檢驗法一件需要7天才能完成,費用動輒2、3萬元,讓許多雞農與業者吃不消。 反觀國外,日常檢驗食品中的戴奧辛大多採取生物快速篩檢法,有疑慮者才進一步用化學法確認戴奧辛數值,時間和成本都可減半。 國內的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與環保署環境檢驗所十年前曾引進荷蘭技術建立戴奧辛生物快篩法認證實驗室,後來因為送檢驗的件數少而停擺。 鑒於農委會未來將加強市售雞蛋抽驗頻率,同時將戴奧辛增列為CAS蛋品常規檢驗項目,藥毒所將不排除重啟戴奧辛生物快篩實驗室運作。 歐洲用快篩法因應大規模食品監測.

  4. 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姜至剛,身兼社團法人台灣食品安全促進協會理事長,近幾年致力於食教育,從前一波農藥延伸使用爭議,到這次戴奧辛雞蛋,他都站上第一線,用數據向媒體與大眾解釋化學物對人體的影響,他認為,要讓民眾對戴奧辛雞蛋的思考,從食提升到環境層次,關鍵在於風險溝通和科普教育。 姜至剛從風險溝通的角度指出,議題發生時,政府向民眾解釋戴奧辛,除了說明毒量、後續處理措施,更該清楚揭露風險,闡述台灣人吃蛋的情形、解釋制訂食品標準的依據等等,「每個人都會接觸到毒性物質,但只講毒,不講劑量,是很糟糕的。 為了讓消費者面對食事件時,能夠有所本表達自己的意見,平常政府就要致力推廣科普教育,例如日本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平時會針對各種食議題,系統性地舉辦講座、拍影片、製作投影片,加強大眾的科學知識。

  5. IPM 包括3 項基本原則:將害物族群維持於經濟危害之下,而非徹底滅除;降低害物族群時,盡量採用非化學製劑的防治方法;當藥劑應用已無可避免時,宜選擇對生物、人類及環境影響最低的藥劑。 因此,「整合管理」的定義可解釋為在農業經營系統下,利用多元化防治方法控制害物族群,降低其經濟危害至可接受標準下,意即維持生態平衡的狀態,而非「趕盡殺絕」。 進而降低作物損失,並配合正確使用農藥,生產高品質作物,兼顧有益生物、人類及環境的作物管理方法。 時時監控紀錄,診斷決策不馬虎. IPM 是整合多種防治方法的管理策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依據成本、技術水平、作物種類、藥劑進行靈活應用,並考量環境、社會等因子。

  6. 早年自美國學成歸國後,農委會畜牧處與養雞協會剛好開始在推洗選蛋,為了制訂洗選蛋的食品安全管理準則,讓業界能符合標準,我和幾位學者,花了三年跑全臺的蛋雞場,也因此對臺灣蛋雞產業有些了解。 臺灣早期第一批通過CAS驗證的洗選蛋與液蛋業者,我都有參與他們的輔導。 要解決臺灣的液蛋問題,得先檢視現行的雞蛋產銷鏈。 臺灣雞蛋依重量共分有五級,每6公克一個級距,由到小分別是66到72公克(LL)、60到66公克(L)、54到60公克(M)、48到54公克(S)、42到48公克(SS)。 在傳統開放式蛋雞場,雞農在撿蛋時會初步目視將蛋分成特大、、中、小、特小等級,剩下過小或過的雞蛋就撿一邊,這些重量規格外的好蛋,也稱作格外蛋。

  7. 人的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有許多看起來有趣、想嘗試的職業,卻總是沒機會好好認識。 本期《鄉間小路》探訪六位身懷絕技的職人,在看他們的故事之前,先來做迷你版性向測驗,挖掘潛藏在你身上的職人特質! Q1 哪一句話比較接近你的人生哲學? 一生懸命→Q2. 一期一會→Q3. Q2 偏好動手實作還是創意發想? 動手實作→Q3. 創意發想→Q4. Q3 更講求完美還是效率? 完美→Q4. 效率→Q5. Q4 追求平穩還是刺激的人生? 平穩→Q5. 刺激→Q6. Q5 假日比較喜歡去哪裡旅行? 山林、海岸等自然環境→Q6. 廟宇、古蹟等文化地景→Q7. Q6 對食物的要求? 有得吃就好→Q7. 非美食不可→Q9. Q7 會不會怕火? 會→Q8. 不會→ A. Q8 比較有感於物品的質地還是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