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3日 · 極端氣候下的供電危機不想再次陷入沒電恐慌核電是唯一解嗎本文試圖提出短期因應與長期解方⋯⋯ 夏季用電高峰還沒來,5月卻兩度全台分區限電,這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 電價調整乃是為了淘汰化石燃料補貼
    • 提升能源效率才能減緩衝擊
    • 淨零路上的能源價格布局

    但從去年(2021)後半年起,國際燃料價格走高,在去年9月底審議會時,台電資料就已提出電價應提升至每度2.66元的分析,而今年度再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的國際能源局勢變動,使售電成本增加至每度3元以上,若未調整,則今年度台電公司的虧損金額將達到1,200億元左右,超過其資本額的三分之一。 若仔細分析台電今年售電成本增加的來源,約有1,100億元是因為化石燃料價格上漲所致,其中煤430億元、天然氣700億元。另一方面,也因離岸風力發電陸續併網與光電成長,再生能源購電支出也增加355億元。但整體而言,今年度售電成本的飆漲,還是因為國際化石燃料價格飆升所致。

    此次主要針對特高壓與高壓產業用電大戶進行調整,2021年時兩者的售電量達到1,447億度,約占台電售電量的60%。而本次決議將其電價調整15%,約可增加530億元左右的收入,對原定今年度1,200億元的虧損,可填補45%左右。 但此舉一出,許多產業大老紛紛表示其難以因應,對產業生產有所衝擊。但實際上,若應用主計處編撰的產業關聯表,分析電費支出佔製造業生產成本的比例,則可見其約在1.77%左右,電子業與塑膠製品較高,達到2%以上。因此此次漲幅對整體製造業生產成本的影響約在0.27%左右(1.77%×15%)。且台灣的工業電價在主要生產國排名倒數第六,原已較中國、南韓、泰國均低,又在上述國家也紛紛調漲電價下,本次調漲後仍是低於競爭國。因此從電費佔生產比例與相對電價比較分析,產業大老所稱的電價調整...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此地緣事件牽動了各國能源戰略的變化。依據世界銀行4月份提出的能源價格走勢預測,雖然明年度的燃煤與液化天然氣的價格均有機會較今年降低25%以上,但其預估2024年時澳洲煤炭價格將是2020年的2.5倍,液化天然氣的價格亦會較2020年高出60%。此趨勢顯示台灣無法重回在2017~2020年間低能源價格的時代。 然而去年下半年迄今的能源價格波動,再次證明了化石燃料不僅是空氣汙染、溫室氣體、社區破壞等環境與社會外部成本的來源,亦無法擔保能源價格的穩定,甚至其高漲的價格,反而可使位於非民主國家的大型石油公司獲取暴利。因此,台灣若要確保後續能源價格的穩定,加速再生能源發展方為無悔政策。 但在此次電價調整後,亦有論點強調其乃是因推動能源轉型政策所致。但從前述售電成本與電價變動幅度亦可知,...

  2. 2022年8月2日 · 若可直面此議題則有機會藉此爭取大眾對於再生能源發展政策與計畫的支持如若新建案強制要求設置屋頂光電每年便可增加0.81GW甚至對於陸域風機這類鄰避性較高的再生能源設施若其設置可確保燃煤機組如期除役亦可增進其社會正當性

  3. 2023年8月30日 · 在間諜手法與惡意程式的串連下,駭客成功侵入煉油廠內部網路,將病毒注入到連接實體機器與數位信號的「 」(PLC),導致控制冷卻注水的工業控制閥門停止運轉,煉油槽異常升溫,紅色警示亮起,最後模擬影片中響起煉油廠劇烈的爆炸聲。. 這次鎖定特定 ...

  4. 由於確診者眾多,除了改建方艙,上海政府也將大量辦公大樓、廠房、學校徵用為隔離點,其中多處條件簡陋,無法洗澡,沒有醫護。 (圖片提供/受訪者) 3月21日,一輛警車停放在上海一處暫時隔離封閉的社區大門。 (攝影/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Costfoto) 3月29日,上海靜安區一名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倚著用來隔離社區的牆板休息。 (攝影/AFP/Hector RETAMAL) 4月,上海為了清零Omicron,封鎖已逾20天。 《報導者》訪問多名上海居民,不論國籍戶籍、市中心或郊區,所遭遇的民生、身心衝擊與後續效應。 「作為一個上海人,通過這次認識到,我們最終還是跟其他城市一樣的。

  5. 2021年8月13日 · 一、中國填海造島,拉開軍事化序幕. 中國大陸自2013年至2016年,以極快的進度,極大的規模在南海填海造島,在諾大的南海中建立永久性的據點。 單以飛機跑道觀之,永暑礁、渚碧礁、美濟礁機場,形成相呼應的小三角;倘若中國大陸成功佔領與菲律賓僵持不下的黃岩島,則可與南端的南沙永暑礁,以及西沙永興島,構成扼控南海全域的大三角。 除建設可供大型民航機起降的軍民兩用跑道、港口、通訊、氣象、後勤等基本設施外,中國大陸並在赤瓜礁、永暑礁、東門礁、南薰礁、華陽礁、美濟礁、渚碧礁分別設置近迫防砲系統、軍用陣列雷達、機庫以及彈藥庫,「南海軍事化」的趨勢逐漸形成。 史普瑞特利群島,中國稱之為南沙,越南稱之為大長沙,而菲律賓則稱為卡拉揚群島。 (圖片提供/麥田出版社) 二、東亞歷史情仇下,南海仲裁結果的意義.

  6. 六四事件. COVID-19. NGO. 白紙運動. 走向了尾聲。 這波因反對清零防疫與極端封控而爆發的社會抗爭,一度在工人、市民和學生間跨區域自發連動,甚至成為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大規模的公民行動。 但在中國政府宣布解除防疫限制之後,秋後算帳的國家維穩系統卻開始大舉拘捕參與示威者,試圖抹去抗爭在各地留下的政治痕跡,讓白紙抗議成為歷年來煙消雲散的社會運動之一。 但為什麼白紙引爆的抗議潮,竟在短時間內迅速褪去? 除了中國政府打壓政治空間的常態困境外,我們該如何理解和反思這場運動浪潮的革命性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