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7日 · 要適當處理拗柴,先要明白「代價」(PRICE),分別是以下6個重點:「保護(Protection):使用護具如護踝、繃帶等固定受傷踝關節,避免短時間內再度受傷;休息(Rest):減少活動可以令踝關節得到足夠休息並加快復元,如果扭傷得很嚴重,走路時就要使用柺杖,以免二度受傷;冰敷(Ice):可以有效地減少發炎反應,用冰袋敷15至20分鐘,或直接以冰塊按摩5至10分鐘;壓迫(Compression):利用繃帶在踝關節纏繞,減少腫脹和提供適度保護;抬高(Elevation):躺下來,用枕頭盡可能地抬高踝關節,使其高於心臟,利用重力與淋巴系統的引流來減輕腫脹。 」他提醒:「如果兩周後還疼痛,或是走路時關節有『鬆鬆』的感覺,一定要找復健科醫師作進一步的治療。 延誤診治變長短腳.

  2. 2021年11月27日 · 遠足常見4傷患. 要數遠足最常見的受傷,以膝蓋傷患為多,第一種是髂脛束發炎。 「髂脛束是連接股骨外上髁(大腿)和邊脛骨(小腿)之間的一層厚韌筋膜,平時我們活動時少有機會用到,但遠足尤其是落山時的動作,會令髂脛束產生摩擦;加上遠足者如本身筋腱繃緊和臀部肌肉力量不足,更令髂脛束不斷與股骨摩擦,引致發炎而產生疼痛現象。 第二種遠足常見受傷是足踝扭傷,俗稱「拗柴」。 山路嶇崎不平、跣腳滑倒或體力不足,都有機會「拗柴」,若行至偏遠山上發生,找人救援會有難度。 第三種雖不常有但不能忽視的是腰背痛,此情況常見於揹上的背囊,在遠足期間,或多或少會對腰背造成壓力。 第四種是各樣運動同樣都會遇上的抽筋,對甚少遠足的初哥來說,一下子要行數小時,足部抽筋甚為常見。 遠足前,原來做熱身是必須的。

  3. 2024年4月25日 · 市面上物理治療費用大約是800至1200港元一次,10Life參考市場上收費水平,找出5款物理治療保障較全面的意外保險產品。 從表1可見,就上述物理治療假設情況, 保誠、恒生及藍十字的產品可全數賠償 ,所以得到物理治療保障評分10分滿分。 - 表1: 比較5款意外保險物理治療賠償保障(港元)- 假設投保人士為35歲文職人士. 點擊圖片放大. 值得留意,大部分意外保險均要求,在接受註冊物理治療師治療前,受保人須先得到註冊醫生建議或持有轉介信。 假如消費者為了物理治療開支保障而揀選意外保險, 應考慮以下三事項: 是否僅需要物理治療? 如果需要多種治療,可能需要更高的醫療費用限額; 平日物理治療的費用金額多少? 假如較為昂貴,可考慮不設每次物理治療賠償上限的意外保險; 尋求物理治療的頻率幾高?

  4. 2018年11月30日 · 同埋最好去一間體育館會連住搞幾場嘅簡介會,因為候補一場衰咗,仲有另外一場,而候補人龍係順住落。 之後就係排隊時間,如果唔係多人嘅繁忙場次,早一個鐘前排隊就OK,其他時間建議早兩個鐘之前,當然,愈早排隊就愈機會執到雞啦。 去到體育館,通常已經留咗一排櫈畀輪候人士等候。 通常喺個簡介會開始半個鐘之前,職員就會派登記表畀候補人士,如果簡介會係多人放飛機,就愈多人執到雞,而康文署容許原中籤者最多遲到15分鐘,所以係見到唔少人係臨尾一分鐘衝綫嘅有趣現象。 特別係冬天,係會少咗人做gym的,我諗係啲人太凍唔願去喇,所以執到雞嘅機會又啲。 如果你成功執到雞,我恭喜你呀,因為基本上你pass咗喇,之後你要做嘅就係睇片,睇下教練教點用健身器材,最後就係10分鐘考試。

  5. 2023年5月18日 · 發布時間: 2023/05/18 15:06. 最後更新: 2023/05/18 15:09. 分享:. 儘管電子支付十分盛行,香港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仍有不少場景以現金支付及找贖。.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乘客支付的士車資時,獲司機找贖一張寫滿字句的20元紙幣,當場表示不接受並要求 ...

  6. 2024年5月15日 · 數碼銀行平台Cashee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meetha Ghosh認為,20多歲是作出良好財務決策的最佳年齡,最好開始小額投資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並終生持續,而不是等到50多歲時才開始大筆投資。 愈早啟動,本金和利息的價值將隨時間而發揮複息效應,將產生更顯著的回報。 20多歲的青年腦筋靈活轉數快,能短時間內吸收同處理大量資訊,運算能力強勁,但這種長處好容易變短處。 加上生活經驗和知識累積不足,好多年輕人對消費趨勢或股市的熱門板塊只有粗疏研究,衝動做出魯莽的投資決定。 Kravietz表示,遏抑炒賣的心態很重要,要學懂冷靜把握入市時機,不要跟風或試圖賺快錢。 許多背負學生債務的青年需要同時處理多筆貸款。

  7. 2019年3月9日 · 骨科專科醫生梁漢邦指出,腕管綜合症可說是最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主要是手腕不斷重複相同動作引起勞損所致。 患者多為中年以上人士,並以女性居多,原因是她們的腕管先天較為細小。 他警告,長時間玩手機,最嚴重會壓傷腕管內的神經綫,最終令手指失去觸感,無法進行拿筷子、扣鈕等精細動作。 中年女士腕管受損較常見. 他稱,以往腕管綜合症與工作有關,例如經常因做家務而要扭毛巾和拭抹的家庭主婦,或是長時間用電腦的打工仔,但現在則較多與玩手機有關,特別是手機愈大愈重,手腕的壓力亦愈,而且一玩又往往可以玩上一、兩個小時。 重複及過度使用手腕關節,令腕管內的筋腱出現發炎,是腕管綜合症出現的主因。 其他病症如懷孕引起水腫、甲狀腺功能失調、腎病、類風濕關節炎等也可引發腕管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