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4日 · 教育部體育署和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展「樂動 150迎奧運挑戰的校園規律運動計畫與全台 454 所學校共同推廣並於今年開始倡議規律運動日」(每年四月第 4 個星期一),特別邀請其中 12 所學校合作響應,呼籲高中職以下的學生建立運動習慣 ...

  2. 2021年8月2日 · 日期:2021 年 8 月 2 日 by 王芊淩. 今年中華代表隊在奧運場上表現出色,全台民眾跟著選手一起歡騰、哭泣,只是選手在場上進行揮灑汗水的背後,後面還有許多團隊支撐著,尤其運動醫學團隊也扮演關鍵角色,不管是選手受傷、賽後恢復都需要運動醫學的協助。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哪些情況需要運動醫學? 過往民眾對於「運動醫學」相較陌生,多數可能都聯想到跟「運動受傷」有關? 簡單來說,透過醫學的方式來增強運動員或一般運動民眾平時的運動表現、避免 運動傷害 ,尤其是高強度的運動下特別重要。 這次被全民高度關注的羽球黃金男雙「麟洋配」、鞍馬王子李智凱等人,這些選手在場上高質量的比賽表現,背後主要是由長庚運動醫學團隊負責協助。

  3. 2021年4月16日 · 日本疫情惡化連聖火傳遞都有縣府取消. 確實日本疫情在解除緊急事態宣言之後,確診人數不斷往上攀升,此波也來得又兇又猛,原先已慢慢進行的聖火傳遞儀式,在大阪府、松山市都因為增考量到確診人數破千成歷史新高,取消聖火公路傳遞避免增加群聚的風險。 不可否認若奧運舉辦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是個重要的象徵,因此二階強調:「辦奧運對日本來說是個重要的機會,要朝向成功舉辦的目標,把必要課題一項一項解決。 」此消息出來後,首相菅義偉就召開緊急防疫會議。 《英國醫學期刊》籲東京奧運考慮停辦. 但國際著名的《英國醫學期刊》也對東的舉辦有所疑慮,撰文中呼籲,日本應該要考慮是否舉辦東京奧運

    • 身體面向的健康
    • 心理面向的健康
    • 靈性面向的健康
    • 結論

    先不說環境物質,我們吃進來的東西,可想而知會直接對我們體內會造成影響。不是只有在營養方面的不均衡可能導致肥胖,進而造成胰島素抗性、產生三高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之外。飲食的料理方式?人工合成調味劑?油炸物次數?用什麼方式製作的醃製物?都有研究指出這些都可能與體內自由基的生成、進而影響到基因變異或者我們人體免疫方面的分子調控有關。 雅得麗生活診所陳彥伯醫師指出,他自己在醫院工作的時候才熬夜值班或者壓力太大,都會感受到腸胃還有右上腹的不舒服。就是一種說不上來的奇怪感覺,做了健康檢查,都正常。腸胃科醫師的朋友建議他這可能是有形無形的壓力,建議他可以紓壓或者找中醫調理一下。而他確實在調整作息跟服用中藥一段時間後症狀有改善。中醫師也提醒陳醫師在日常作息跟飲食的注意事項。以中醫師觀點,一些功能症狀的出現如果...

    在我們周遭心理方面疾病的患者比例似乎也有所增加。除了大家知道憂鬱症、強迫症等等需要身心科醫師藥物介入治療之外,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來自內在跟外在的壓力。面對這些壓力,有沒有自己一個人可以做到的、讓自己心理壓力消除的充電方式?像是早起自我的對話跟正向鼓勵、聆聽令人產生好能量的音樂、讓自己開心的一些活動。當然跟親朋好友一起聚會可以讓自己充電,只是碰到沮喪挫折時、親朋好友不一定都在身邊或有空,所以自己的「療癒、鼓勵」也是很重要的,要先懂得照顧自己。 另外有時候我們不見得做錯或做不好什麼,但是外來的一些刺激或反應也會影響到自己。這些「卡住」的點,時間久了,可能會造成壓力或日後的「憂鬱」,進而造成身體免疫方面的影響或癌症 。在台灣目前身心科診所相當普及,有些診所有合作的心理諮商師;坊間也有芳香療法、藝...

    這部分除了直覺聯想到的「信仰」之外,陳醫師個人認為還有「感知」:包含對自己內在跟對外在。我們能不能「察覺」自己目前的身體跟心理狀態,做出必要調整?能不能感受到某位我們日常相處的人的身心狀態?面對我們不能改變的事情,我們可以怎麼調適來面對?我們的信仰是什麼?我們周圍有沒有其他有智慧的長輩或支持,可以幫助我們體認到這部分?讓自己在心理平靜的狀態下、讓身體有力量在一些情況下依然做我們該做的。

    健康不是單一面向,「身心靈」彼此會互相影響,在沒有症狀或「亞健康」的狀態,我們還是可以確認一些項目來維持自己的「健康」。 文/陳彥伯醫師,本文授權自陳彥伯醫師。 延伸閱讀 心理健康跟生物時鐘有關係!早起1小時患憂鬱風險降低27% 女性30歲之後的「健康4階段」!劉博仁醫師提醒:要注意不同的身體健康 《週末心理話》了解冰山理論,挖掘 6 個你沒察覺過的心理層面!Part 2

  4. 全台運動活動查詢頁面. 運動項目:跑步. 全台運動活動查詢頁面. 運動項目:籃球. 全台運動活動查詢頁面. 運動項目:足球. 開始運動 創造健康. 運動前你一定要注意的事情. 前往專區. 運動類型. 認識不同運動的好處、挑選裝備,看哪種運動最適合自己!

  5. 2020年1月18日 · 隨著年紀越來越長發覺肌力慢慢衰退許多人選擇重訓增加肌力但日本奧運滑雪選手葛西紀明提出不同看法他認為得讓肌肉先變柔軟否則再怎麼運動都是徒勞無功。 因為柔軟度和肌力同樣重要,要找回身體柔軟度,不僅預防運動傷害,更有助於對抗老化。 走路常跌倒是警訊! 柔軟度下降是問題. 照鏡子時發現多了根白頭髮、或是臉上皺紋越來越多,這些是外表老化的訊息。 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也慢慢透露出身體機能衰退,可能是踩空次數增加,或是走在平路腳卻突然扭到,其實改善柔軟度就能改善這些狀況。 葛西紀明舉例:「曾遇過中年人想穿褲子,卻在腳抬起來時,就一屁股跌坐在地板上。 大部分的人會覺得可能是『肌力不足』,但卻沒有人考慮到柔軟度的問題,也有可能是柔軟度不夠,才無法將腳穿進褲管中。 過了這個年紀,先從「拉筋」開始.

  6. 2021年4月13日 · 止痛新觀念消炎才有效」,這句廣告詞幾乎人人朗朗上口先不論其他疾病這個新觀念對於運動員和運動愛好者來說是正確的嗎? 研究指出,奧運運動員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的比例比同年齡的人高出許多參與足球世界盃的球員更是有超過一半的球員在賽程中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 運動風氣盛行的今天,不只運動員,運動愛好者也常常為了減低疼痛、讓運動表現更好而使用止痛藥,而「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是最常被使用的。 儘管許多運動相關組織呼籲減少止痛藥的使用,以免造成短期或長期的副作用,但止痛藥的使用率仍居高不下,甚至因為取得的方便性,使用的人比統計數字更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