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30日 · 半馬、全馬等跑路活動在國內日漸風行,許多民眾都趨之若鶩,但也帶來了運動傷害。例如:在參加馬拉松路跑後,覺得腳後跟上方隱隱作痛,甚至在爬樓梯或日常行走的時候都覺得疼痛萬分,原來是跟腱(阿基里斯腱)炎惹的禍,它也是讓中國大陸著名田徑好手劉翔在2008和2012奧運退賽,2015年告別 ...

  2. 2022年10月26日 · 田徑 女傑植入電子耳跨越障礙、大展天賦 今年巴西聽障奧運首次參賽就包辦了女子 100 公尺跨欄金牌及女子 100 公尺銅牌兩項榮耀,成為台灣之光的田徑選手許樂,在出生時新生兒聽力篩檢尚未普及,父母單純覺得孩子特別安靜,直到 2 歲時才被 ...

  3. 2021年8月18日 · 奧運賽事上,各國選手身上的肌能系貼紮,再度吸引許多民眾的目光。 肌能系貼布為不含藥性的彈性貼布,運用各種不同的拉力、貼布的剪裁形狀、貼紮方式等,可對人體生理產生不同的作用。 肌能系貼紮 為日本的加瀨建造博士(Dr. Kenzo Kase)所研發,他在美國攻讀脊骨醫師,而後在從事臨床治療時,想要發明一種能延續治療效果的輔助用品,來提供患者更多的幫助。 他深入的研究,最終在1979年,發明了 肌能系貼紮技術(Kinesio Taping Method) 。 肌能系貼紮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輕薄透氣的貼布貼在皮膚上,能對人體產生刺激,進而影響並調節生理功能。 肌能系貼紮能作用於六大生理系統:皮膚(表皮、真皮)、神經、筋膜、肌肉、關節與循環、淋巴。

  4. 2021年8月2日 · 「運動醫學」為什麼重要? 哪些人需要? 運動者們的專業後盾. 日期:2021 年 8 月 2 日 by 王芊淩. 今年中華代表隊在奧運場上表現出色全台民眾跟著選手一起歡騰哭泣只是選手在場上進行揮灑汗水的背後後面還有許多團隊支撐著尤其運動醫學團隊也扮演關鍵角色不管是選手受傷賽後恢復都需要運動醫學的協助哪些情況需要運動醫學? 過往民眾對於「運動醫學」相較陌生,多數可能都聯想到跟「運動受傷」有關? 簡單來說,透過醫學的方式來增強運動員或一般運動民眾平時的運動表現、避免運動傷害,尤其是高強度的運動下特別重要。 這次被全民高度關注的羽球黃金男雙「麟洋配」、鞍馬王子李智凱等人,這些選手在場上高質量的比賽表現,背後主要是由長庚運動醫學團隊負責協助。

  5. 2019年12月12日 · 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經驗,平常的慢跑時,某一個跨步的動作,大腿後側突然抽痛一下,又或許只是照著課表訓練衝刺,訓練後覺得大腿後側有一股刺痛感;瑜珈課時,嘗試新的伸展動作,結果你拉傷了… 拉傷後每個人的恢復情況與組織受傷的程度有關,恢復期短約兩週,長則兩個月;而多數人都以為不痛了就表示拉傷已經恢復,然而,一旦開始運動後,又發現上次拉傷的部位怎麼又開始感到疼痛,才發現原來是上次的拉傷根本還沒痊癒。 肌肉拉傷分為三種. 1.輕微 拉傷 :肌肉些微撕裂伴隨些許疼痛。 2.中度拉傷:部分肌纖維斷裂組織有出血的情形,並伴隨腫脹、發炎反應。 3.重度拉傷:肌纖維完全斷裂也無法使力,常發生在肌肉、肌鍵交會處。 拉傷後什麼時候可以恢復訓練?

  6. 2021年9月4日 · 2021 舉辦的東京奧運剛落幕我們台灣選手的耀眼表現有目共睹不論有沒有拿到獎牌大家都看到優秀運動員的身心狀態比如 19 歲的林昀儒展現的球風跟穩重的話語,在身體跟心理絕對是互相影響的。 健康的面相其實不是只有我們以前認知的「生病去看醫生」這個單一選項。 在急性症狀比如說 闌尾炎 、盲腸炎、車禍 骨折 、身體其他部位感染的狀況下,醫院等醫療機構絕對是很重要治癒疾病的一環。 但是其他的一些慢性疾病:像是 糖尿病 、 高血壓 、高血脂、慢性疼痛等等,這些如果已經持續多年,進入醫院或門診藥物控制還是必要的,只是可能不容易完全康復。 甚至到比較嚴重的「癌症」、也需要多重的整合治療:化療、手術、放射線治療、中醫、營養、 免疫細胞 、標靶等等。

  7. 2022年7月13日 · 繼上一集挑戰完拳擊後主持人芊芊又要來體驗高難度的抱石運動2021年東京奧運可是有把抱石列入比賽項目喔! 紅石攀岩場的 Wayne 教練解釋抱石跟攀岩又有點不同,抱石通常在室內,不需要用到繩索且攀爬高度約一層樓(約3米),底下也有軟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