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9日 · 什麼是老麵? 簡單的說,發酵8小時以上的麵團都叫老麵,但很少人會細心地去觀察麵團的變化及其過程,也很少人會去研究饅頭成團後每個小時的變化。要談老麵必須先懂得老麵發酵過程,才能掌握時機做出理想的饅頭,因為這個很重要,關係著饅頭的柔軟度及口感,假如認真去研究、觀察入微就 ...

  2. 2020年1月27日 · 在加入濕料讓所有材料成團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要確實將濕料的所有材料份量秤精準,有些材料常溫與冰凍的重量會產生些許差異,因此建議依照本書配方,確實使用冰凍的材料,以免成團的麵團過於濕軟、不易塑形,烘烤出來的司康自然容易塌陷,不夠美觀。 Q2 司康為什麼不高? 司康不高的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般來說,烘烤的司康成品,大約會比烘烤前的司康麵團大兩倍,先有了這樣的基本了解後,便可以依你想要的成品高度,來決定司康麵團的高度。 再來是司康麵團冷凍時間不夠,想讓司康外觀高挺,麵團要夠硬,所以冷凍時間一定要足夠。 最後的原因是烤箱溫度不夠熱,在烘烤司康時,烤箱一定要先做預熱,讓司康可以在均溫的狀態下,烘烤出最美味的司康。

  3. 2018年4月27日 · 這是饅頭包子最難的部分饅頭包子這個部分做得好基本上就成功了發酵不是由時間來決定而是視溫度的高低夏天天氣熱發酵的時間愈短冬天天氣冷發酵時間就會拉得很長最後發酵需要注意兩大重點發酵方法與發酵完成的判斷

  4. 2022年2月6日 · 中筋麵粉、糖、酵母先拌勻,分兩次加水揉勻,將麵糰揉至光亮後整圓,蓋上保鮮膜醒麵30分鐘左右。. 高麗菜洗淨切成1~1.5cm大小的丁狀,撒上少許鹽拌勻,放置待軟化後捏去澀水備用。. 高麗菜容易出水,所以用少許鹽來幫助脫水。. 熱鍋,加入香油並放入菜 ...

    • 先搞懂!麵糰的「三次發酵」
    • 認識基礎發酵(種法)
    • 製作麵包的步驟

    製作麵包從麵糰攪拌至出爐,通常需經三次發酵,基礎發酵、中間發酵、最後發酵。 主要功能是使麵筋熟成鬆弛,發揮最佳延展性。簡易判斷是否發酵完成,可用乾手指沾上乾麵粉,輕壓入麵糰中,壓入的孔洞不會回彈(圖7),表示已發酵完成。 麵糰經過滾圓過程後產生麵筋韌性,需經短時間的鬆弛發酵,才能再進行下一步驟的整型,此過程稱為中間發酵。整型時麵糰如有「縮」的情形發生,則表示麵糰鬆弛不夠。 讓整型完的麵糰重新發酵,鬆弛麵筋,使麵糰體積迅速充滿氣體而膨脹,這是麵包製作過程中最後一次發酵。

    中種法簡單的說,就是利用二次發酵,先攪拌中種麵糰材料,讓它發酵後,再與其餘麵糰材料攪拌。中種麵糰第一次發酵過程中,可以讓水分完全滲透於麵粉中,增加麵糰含水量,再經第二次攪拌,達到麵糰柔軟及組織細密的效果。也因此製作出來的麵包保溼度高、老化慢,麵包更具有彈性。唯需經二次發酵,會增加麵包的製作時間。 中種麵糰的麵粉使用量,大約占全部材料(中種麵糰+主麵糰)中,麵粉的60%~80%,一般多採用70%;酵母則是一次性全部加入。 中種麵糰的後發性強,所以利用中種法製作的吐司,將麵糰放入吐司模後,通常在麵糰發至模高的7~8分時就可以放入烤箱烘烤(一般麵包的最後發酵是發至二倍大再進烤箱)。 隔夜中種法其實就是中種法,只是將中種做好後,經室溫發酵30分鐘,移至冷藏,冷藏時間至少12小時,但不宜超過24小時,...

    自己動手做麵包其實不難,但有些步驟及小常識,還是得先瞭解一下。 市面上有許多不同品牌、價位的吐司,看起來差不多,但品嚐、靜置後明顯能感覺出不同發酵過程營造出的口感優劣。 ─ 延伸閱讀: ➤麵包怎麼發酵?如何烤出光澤?掌握完美烘焙5大關鍵! ➤湯種是什麼麵包?酵母有很多種,在家自製並不難! ➤做麵包不能不知!鬆軟好吃的關鍵在「攪拌3階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5. 2018年4月27日 · 中式麵食的做法分成「發酵麵」及「水調麵」兩大類,前者即是加入酵母製作成的麵糰;後者則是由水與麵粉調製成的「水麵」,會利用水溫高低影響成品的質感,做出像蔥油餅、燒賣皮等不同的口感,學問可不小!在動手做之前,先跟著研發中式麵食已久的漢克老師,了解水調麵有哪些區分種

  6. 2016年10月5日 · 判斷煮熟與否可先撈1條麵折斷中央呈白色代表未熟呈透明就熟了。 POINT 7起鍋,瀝乾麵條 起鍋時可用筷子夾住麵條上下甩乾水分也讓麵條的筋度釋放不可持續泡在水中容易吸收過多水分使麵條變爛影響口感瀝乾麵條後即完成可放入準備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