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8年8月29日 · 」 「3個月來辦公室5個社工離職了4個。 」 「在一年半內,我已經是這個案子的第4個社工了。 」 「每個月會收到人資寄信說哪些同事離職差不多每個月至少有2個社工會離職多的時候就會一次看到有45個社工都離職了

  3. 2018年8月29日 · 如何預防社工受暴事件發生? 若將考題落實在實務上,社工恐怕會答得很為難。 預防職場暴力,向來不只是社工與雇主的責任。 社工執行業務的場域多元,安全問題卻欠缺全國性專法保障,自我防衛資源也相對稀缺。 實際走訪第一線,社工提及執業時面對的暴力情境總是滿腹苦水,但問及是否追究、告,他們又沉吟起來,一來執勤時不像警察會配備可以錄影蒐證的密錄器,欠缺證據恐告不成;二來擔心此舉是否與社工積極助人的倫理價值相悖、會不會造成個案二度傷害,抑或告後遭到報復,以及出庭為工作帶來的困擾。 一紙高考試題,點出社工界弔詭且無奈的現象。 從事助人工作者,卻難保自身安全。 社工每年5,000人次遭職場暴力威脅. 社工執業時遭攻擊事件屢見不鮮。

  4. 2017年11月28日 · 根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2013) 《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 針對25,480位就業者所做調查,發現個人疲勞程度最嚴重的行業別,在「受僱者」中為「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9.99%)」,在「雇主及自營作業者」中則是「運輸及倉儲業(9.40%)」。 勞動部勞安所(2015)根據2,051份有效問卷所做研究也指出,護理人員每日平均睡眠時間6.9小時,僅有32%受試者認為睡眠時間足夠;另一份根據1,015份有效問卷的研究(2014)也指出,護理人員每日平均睡眠時數6.8小時,僅有19.4%受試者認為足夠,並有76.7%護理人員「常常或總是感到疲勞」,有60.2%護理人員在受測前兩星期自覺「睡眠不好」。 基層醫護人員已經不足的休息時間,在草案中又要下修。 原因究竟為何?

  5. 儘管勞動部公佈的無薪假協議範例顯示員工在無薪假期間要離職應視同資遣要給予資遣費但是在工會組織不發達的台灣員工常常忍氣吞聲自認倒楣離職

  6. 我們有哪些準則可以依循? 台灣#MeToo運動揭開了存在社會、積習已久的性騷擾言行,除了當事人透過自己的經驗,公開說出自己的故事、挺身面對行為者,並提醒社會重視之外,面對不同型態的性騷擾或強迫,我們如何做到「不要就這樣算了」,並提高意識,事先預防,打造性別平等的環境? 《報導者》透過專家採訪與資料整理,理出性騷擾重要的關鍵十問,希望這十問能提供在各場域的每個人,理解性騷的光譜,以及目前「性平三法」的基礎內容和申訴管道;在保障未臻成熟的此刻,每個人可以為打造性別平等的社會,一起努力做到什麼。 編按. 7月2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7月31日三讀《性別平等工作法》(原名《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修正案,《報導者》依據新法更新文章,以便讀者了解性騷擾申訴與救濟最新規定。

  7. 2023年6月15日 · 怎麼修? 現在用以處理性騷擾的「性平三法」,分別是有24小時內通報機制的《性別教育平等法》、涵蓋民事刑事行政三種救濟管道的《性騷擾防治法》,其中最早立法(2002年)的《性別工作平等法》救濟與監管機制卻最為欠缺,成為三法之中最「難用」的法。 然而,職場卻是性騷擾的重災區,根據勞動部2022年的 「工作場所就業平等概況調查」 ,推估全台約有20萬受僱者在工作場所遭遇性騷擾,僅2成曾申訴,《性工法》20多年來漏洞從未補上,受害人求助無門,成為如今台灣#MeToo的引爆點。 《報導者》以數據圖表分析台灣性騷擾概況,並訪問受害者、NGO與專家,帶讀者釐清現行法律不完備之處,並與大眾一起討論:我們需要怎樣的性騷擾申訴機制? 2019年,在遭受近半年的職場性騷擾後,20出頭的W(化名)遞出離職信。

  8. 2022年5月6日 · 本書譯者之一的許雅淑在譯序中寫道,《菁英媽媽想上班是兩位社會學家對於美國菁英女性的追蹤研究她們訪談10年前離開職場的菁英媽媽在這10年間過得如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