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書名:守衛你的情緒界線:溝通減壓法十招,讓人際關係不再左右為難、疾病不上身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作者:賴宇凡 傷人的話,是用小腦說的 很多人講出來的話,讓我們懷疑他們好像沒仔細想就講了,實在很傷人。其實,不經思考就講話是很可能發生的,這樣的人是用 ...

  2. 洪意涵. 發佈於 12 月 26, 2022. 你是否想過,從出生到現在,在你身上被賦予多少角色以及任務呢?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既被賦予社會期待 也被社會框架緊扣. 我是一名社會工作者,同時也是媽媽、女兒、配偶;想當然爾,在日常生活中,我總是在不同的角色交錯轉換,當然也會忙得暈頭轉向;近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居家工作是常態,但我可能一邊居家上班,同時還得照顧女兒,角色間怎麼取得平衡,是我每一天都必須面對的功課。

  3. 各種與精神疾病相關的社會事件向來都存在於我們社會,但或許隨著資訊爆炸的時代來臨,在社群媒體發達、大眾媒體追求快速及點閱率等背景下,精神疾病的「爭議」似乎變多了,相關議題的能見度變得更高,甚至也出現影視作品(如《我們與惡的距離》)或專書(如《成為一個新人》)。 然而,許多看似即時而迫切的當代爭論,其實在相關文獻的記載中,早已不是新聞。 因此常有的狀況是,檯面上熱騰騰、火辣辣的討論,卻偶爾給人穿越時空之感。 也常有的狀況是,某個事件發生了,臨床或實務工作者因而被論者指著鼻子罵到臭頭,但以前早就發生過類似事情,做過許多相關的探討,實際上事件發生的原因往往跟制度性的缺漏或經費不足有關,而非第一線的工作者不知道這些問題的存在。

  4. 王心茹. 發佈於 4 月 25, 2019. 如果,可以逃跑,我要去聽不到爸爸媽媽吵架的地方. 如果,可以阻擋,我不想再看見爸爸媽媽手臂的瘀傷. 當開始接觸一群傷卻說不出口的孩子…….才知道原來傷痕並不是只是表面看到的才是傷……一種傷痕是藏在心底的。 林芷瑈所扮演的官方版本杜美心。 圖片轉載來源:林芷瑈 Sunny臉書。 小柔是一個幼稚園的小女生,剛開始跟她玩遊戲時,她臉上總是帶著滿滿的笑容,展現很熱情活潑的樣子,時常會在玩遊戲時說要煮飯給我吃,並表現懂事乖巧的樣子。 小柔很喜歡畫畫,一次小柔在圖畫紙上畫畫後,她畫了爸爸、媽媽、弟弟與自己;我好奇問她為甚麼畫這個,小柔突然地說「我討厭爸爸,我不喜歡爸爸了」。

  5. 荷蘭衛生福利部長Edith Schippers向國會提出說明:老人會這項請求是因為他們逐漸失去行動力和自主性,再加上身邊親朋好友一一死去,感到格外寂寞,生活變成只是生存、掙扎於逐漸失能的身體,因此生命也不再具有意義。 荷蘭首相Mark Rutte也同意,在經過醫生以及倫理學家討論並嚴格審查後,最慢在明年(2017)底會提出此法的草案。 我們是否生命的自主權? 每個人都生存的權利,但我們也權利決定自己的死亡嗎? 這屬於個人主義的探討,在不侵犯他人的權利之下,每個人對於其自身的完整性以及生命應享有最高的控制權(註1)。 但真的是這樣嗎?

  6. 李曉綺. 發佈於 10 月 19, 2020. 走進低矮的平房裡,一個壯碩個高的男孩窩在小小的餐桌上吃著飯,看見社工的到來,眼神裡佈滿游移與不自在,顯然對於陌生人的出現有些警覺。 圖片為勵馨基金會提供. 然而,與初次見面的印象不同,和陽陽實際接觸後,發現他個性直率、開朗大方,但同時也有著一顆細膩溫暖的心。 在某次晤談中,他聊起了爸爸酗酒的事。 「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一直到現在,只要他喝酒就會開始罵媽媽,說那些很難聽的話。 」「他沒有一天不喝酒。 」「他以前很好。 目睹兒少所看見的,不只是暴力. 陽陽在描述的過程中眼眶不禁紅了起來,他雖然對爸爸許多的不理解與憤怒,卻又懷念著兩人過往的親子關係,矛盾的情感讓陽陽更加難受。

  7. 對於首次造訪柏林的人來說你不由得對這樣的自省舉措肅然起敬因為揭人之惡是相對容易的難的是面對自己的錯誤然而這ㄧ切是如何開始德國人是在甚麼時候決定面對自己的過去和罪行以具體行動向受難者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