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45年進入和美鎮培英國小就讀。 1951年就讀 彰化商職 初、高中部。 1957年以第一名通過臺灣省公務人員普通統計人員考試,擔任 電信局 業務員。 1962年進入 國立臺灣大學 法律系就讀,並於1966年考取同校法律研究所,後取得律師資格。 1972年至美國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主要研究「法律扶助」。 姚嘉文在1973年與 林義雄 、 張德銘 一起開辦「平民法律服務中心」,並擔任「比較法學會」總幹事,促成司法改革,推動法治。 1975年與林義雄為 郭雨新 打官司,獲「黨外大護法」的稱號。 1978年出版「護法與變法」,推動國會全面改選,同時參加國大代表選舉,但此項選舉因中美斷交的關係停辦。 1979年因 美麗島事件 被捕,判刑12年。

  2. 姚嘉文. 臺灣正體. 姚嘉文 (1938年6月15日 — ), 臺灣 彰化縣 和美鎮 人,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 畢業,臺大法研所碩士, 加州柏克萊大學 研究, 韓京大學 (韓語:한경국립대학교) 名譽 法學博士 。 曾為執業 律師 ,1979年 美麗島事件 入獄,獄中完成長篇歷史小說《 台灣七色記 》,出獄後歷任 民主進步黨主席 、中常委,亦曾任《 美麗島 》雜誌社發行人、 彰化縣政府 顧問、 立法委員 、 考試院院長 [1] [2] 、 總統府資政 。 生平 [ 編輯] 1938年6月15日出生於 日治臺灣 時期臺中州 彰化郡 和美莊,是家中長子。 1945年進入和美鎮培英國小就讀。 1951年就讀 彰化商職 初、高中部。

  3. 2024年1月4日 · 姚嘉文說在1971年情況開始出現變化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代表並驅逐蔣介石的代表」。 那時台灣的政治開始出現很大變化主張台灣本土民主化的力量慢慢起來而且在國外的台獨人士開始活躍後來蔣經國當總統內部也不是很穩定。...

  4. 2024年1月11日 · 總統府資政 姚嘉文 近日接受央廣節目專訪他表示台灣民主發展走過解除戒嚴國會改選和修改憲法等歷程而目前有正名制憲以及加入 聯合國 等三個目標。 姚嘉文認為或許台灣的民主深化已達一定程度但國家正常化可能是更根本的問題而在推動相關工作方面要用和平溫和合法的手段進行。...

  5. 2024年1月4日 · 曾在美麗島事件中遭軍法審判的總統府資政姚嘉文近期出版新書第一法庭蔣政權的最後掙扎」。 他在接受央廣 「這樣看中國- 沈有忠時間」 節目訪問時指出,早年國民黨政府指中華民國的領土包括蒙古、西藏、新疆、大陸各省,台灣只是一小部分,主要的政治權力都集中在外省人身上,藉此來壓制台灣本土人士。 如果任何人在戒嚴時期說的話和當時政府說的不一樣,就是叛亂,而叛亂就會透過軍事法庭進行審判。 姚嘉文說,在1971年情況開始出現變化,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代表,並驅逐「蔣介石的代表」。 那時台灣的政治開始出現很大變化,主張台灣本土、民主化的力量慢慢起來,而且在國外的台獨人士開始活躍。 後來蔣經國當總統,內部也不是很穩定。

  6. 其他人也問了

  7. 1984年 在監獄中展開絕食行動。 1987年 服刑滿7年餘,獲假釋出獄。 出版「臺灣七色記」長篇歷史小說。 1987年12月20日 當選民進黨第二屆黨主席。 1988年 黨主席任內,民進黨全代會通過「臺灣主權獨立案」。 1989年 提出臺灣新憲法架構。 於彰化縣創辦關懷中心。 妻 周清玉 當選彰化縣長,任彰化縣政府顧問。 1992年 加入 謝長廷 籌組之「 福利國連線 」,同年當選第二屆 立法委員 。 1995年 出版《南海十國春秋》,提出對 南海 局勢及臺海局勢的具體看法。 競選第三屆立法委員失利。 1997年 擔任 清華大學 兼任副教授。 1998年 競選第四屆立法委員,失利。 1999年 執業律師。 2000年 總統府資政 。 2002年 擔任 考試院院長 。

  8. 2024年3月26日 · AIT主席聯大第2758號決議沒有決定台灣地位. 總統府資政前考試院院長姚嘉文赴東海大學進行校園演說。 (沈有忠提供) 總統府資政前考試院院長姚嘉文25 (週一)前往東海大學演講暢談台灣過去的白色恐怖與民主轉型也分析了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對台灣的影響和解讀姚嘉文也期許下任總統要以台灣的中華民國為方向繼續強化台灣的主體性。 台灣民主化程度受到國際肯定,但這一路走來篳路藍縷,許多年輕人很難感受早年民主前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