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孕婦不能吃什麼中藥 相關

    廣告
  2. 一人吃兩人補!孕媽咪首選滴雞精,傳統炭火燉滴鎖住原味,滴滴純萃營養完整,好喝不油膩! 天天一碗好孕氣!健字號認證「田原香滴雞精」,無腥味口感佳,健康調理好easy!

搜尋結果

  1. 2015年12月28日 · 所以 抑制 這種 強烈的食慾 ,我們 用 甘露飲 、 玉竹 、 車前子 、 蒟蒻 、 黃精 等,根據我們的觀察,反應效果很好。 孕婦如何控制體重 ,我們曾介紹過一個方,是漢朝張仲景《金匱要略‧水氣病篇》裡一個治療氣分腫的方子,叫做 枳朮湯 ,只有兩味藥枳實和白朮。 到了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潔古先生,在仲景的枳朮湯裡再加了兩味藥,一味是荷葉,另外一味就是我們吃的白米飯,荷葉、枳實、白朮磨成細粉,再與白米飯混合一起,在石臼或木頭臼裡用杵杵個幾千下,然後做成一顆一顆的藥丸,叫枳朮丸 。

    • 中醫為什麼要「補氣」?
    • 脾胃是「能量的補給站」
    • 給中醫「脾」正名:當初英譯中出錯
    • 脾胃受傷,生出百病
    • 中醫「補氣」強健脾胃的藥方
    • 結語

    中醫為什麼要「補氣」呢?是因為氣不足,也稱為「氣虛」。中醫講的「氣」相當於西醫講的「能量」。氣不足,就是能量不夠,做起事來力不從心,容易感到疲勞,需要停下來休息,所以「氣虛」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容易疲勞」。 或許有人會說,能量不夠,我們多吃些食物就可以了,怎麼還需要中醫「補氣」呢?殊不知,會有能量不足、氣虛的病人,都是脾胃功能出現問題,我們稱為「脾胃氣虛」;就是因為脾胃功能有問題,無法有效將食物轉變成能量,才會能量不足。中醫「補氣」,就是要從根本上強健脾胃功能,使脾胃能正常供應能量。

    我們飲食可以補充能量,所吃的食物,經過消化(胃腸)道的消化與吸收,肝臟、膽囊、胰臟的幫助,最後轉化成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酸等養分,供給細胞利用,當作能量的來源。但是當胃腸道出現疾病時,消化與吸收的功能不好,能量的供給就會不足。 中醫講胃是「主受納」,收衲食物,和「腐熟水榖」,消化食物;脾是「主運化」,消化食物,並將飲食的精華物質運輸到全身;小腸是「分別清濁」,將飲食的精華和糟粕(糞便)分開;大腸是「傳瀉糟柏」,傳導與排泄糞便。 《黃帝內經》說:「胃是五臟六腑之海」,五臟六腑的精華物質都來源於胃;《黃帝內經》又說:「脾為胃行其津液」,脾為胃運輸津液。所以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能腐熟水穀,消化食物,運送營養物質,是氣與血生成的來源,五臟六腑、全身上下的營養都要靠脾胃。 當脾胃功能正常時...

    中醫的「脾」是西醫的「脾」(spleen)嗎?不完全是。中醫「脾」的功能是運化水穀,消化食物,是消化器官,位置居於中央,與胃以膜相鄰;西醫的「脾」(spleen)是淋巴器官,位置居於左邊,主要的功能是儲存淋巴細胞。西醫的spleen英文翻譯成中文「脾」,發生錯誤,造成很大的誤解與困擾,但是因為行之多年,很難加以改變。 為什麼會發生錯誤呢?中醫在中國已有五千年,西醫傳到中國在清朝,大約二百年前,當時翻譯的人不是中醫專家,所以出現差錯。中醫的「脾」應該是西醫的pancreas,翻譯成中文是「胰臟」,是消化器官。最理想的方式,中醫的「脾」包括現代西醫的胰臟(pancreas)和脾臟(spleen),但是主要部份還是胰臟(pancreas)。

    雖然說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與胃相表裡,是表裡關係,但是脾與胃在功能與治療上,還是有所不同,需要加以分辨。中醫說:「胃主受納、腐熟水榖,脾主運化」,基本上,胃主要是儲存食物,脾是消化食物。胃生病,症狀是嘔吐、沒有食慾;脾生病,症狀是腹脹、腹瀉。 人沒有食慾,吃後不會腹瀉,這是胃病;胃病不可補腎火,應當補心火,因心火可以生胃氣,增強食慾。反過來說,人有食慾,但是吃後腹瀉,這是脾病;脾病需要補脾,補脾需要補腎火,因腎火可以生脾氣,增強消化。但是因為脾與胃是表裡關係,會互相影響,久而久之,都會變成脾胃同病,也就是脾胃病。 金元時期醫家李東垣《脾胃論》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受傷,就會生出百病。因為脾胃是氣血生化的來源,供應營養給臟腑(器官)與全身上下;所以脾胃受傷,氣血的供應就不足,身體各...

    既然有氣虛證,我們要如何治療呢?中醫講:「虛者補之,實者瀉之」,虛證就要用「補法」。那麼要用什麼中藥來「補氣」呢?明代醫家張景岳《景岳全書》說:「凡氣虛者宜補其上,人參、黃耆之屬是也。」氣虛之人,補氣用人參、黃耆之類的中藥。 ● 人參:救人的靈藥、補氣之聖藥 人參可以補五臟(肝、心、脾、肺、腎)之氣。(Shutterstock) 人參是「補氣之聖藥」,能入五臟六腑,所以人參可以補五臟(肝、心、脾、肺、腎)之氣。尤其人參是「救人的靈藥」,人參單用而且重用(一、二兩或四、五兩),稱為「獨參湯」;當人「氣脫」(休克)的時候,在古代用人參,能救人命於危急,所以是「救人的靈藥」,非常的珍貴。 雖然人參可以單用,這是急救用;平時應該與其它中藥配伍使用。古代醫書說,人參是「定喘之神方」,可以治療氣喘,功效...

    中醫「補氣」就是要強健脾胃,因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氣與血生成的來源,是「能量的補給站」。強健脾胃,就可以消化食物,轉化成能量,能量因此源源不絕,供應臟腑與全身上下,這樣就可以改善疲勞。中醫「補氣」用人參、黃耆等中藥:補氣名方首推「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強健脾胃。 ──轉引自「台灣大紀元」

  2. 2018年1月24日 · 有說法表示調理體質要在6歲前」,張絜閔則解釋中醫主要還是在於對症下藥因此並沒有年齡限制但特別注意的是中藥跟西藥一樣都是藥有需要的時候吃是治病」;但身體健康無症狀或不舒服狀況時就不一定需要服用

  3. 2016年10月21日 · 中醫說藥即是毒那我們生病吃藥的時候如果吃對了就是藥如果吃錯了就是毒如何正確使用中藥?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灣上海同德堂胡乃文中醫師來探討這個話題。 這一集內容主題如下: 1.藥的意義. 2.五臟對五音. 3.《神農本草經》將藥分為「上品」、「中品」、「下品」,如何區分? 4.如何正確使用中藥? 5.葯與藥有何不同? ---------------------------------------------------------------------------------------- 每週五 晚上18:30 /重播:週六晚 21:30 /週日早 10:30.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4. 2018年10月6日 · 首頁. 留言. 據報載有一位42歲李太太兩胎自然產後偶爾會有漏尿的情形最近幾個月工作和家庭事務繁忙讓她異常疲憊甚至發現大笑咳嗽打噴嚏抬重物時尿失禁的頻率增加十分困擾經過針灸和中藥的治療終於可以盡情談笑風生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 鄭為仁中醫師 來談談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尿失禁。 本集內容主題如下: 1. 尿失禁的原因. 2. 現代醫學尿失禁分類: (1) 應力性尿失禁. (2) 急迫性尿失禁. (3) 混合性尿失禁. 3. 尿失禁中醫如何辨證論治? 4. 尿失禁的針灸治療. 5. 改善婦女尿失禁養生藥膳. 6. 改善婦女尿失禁運動:凱格爾運動 (骨盆底肌肉收縮運動) 7. 尿失禁日常生活注意小叮嚀.

  5. 2020年10月3日 ·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受年齡運動肥胖抽菸等因素影響。 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台北市中醫公會監事長 林源泉中醫師 來談一談中醫如何治療咳嗽。 本集內容主題如下: 1.高血壓定義為何? 2.高血壓會有哪些症狀? 3.血壓太高對身體有什麼不好? 有甚麼併發症? 4.古代沒有血壓計如何診斷血壓高? 5.中醫如何治療? 6高血壓看中醫有甚麼好處? 7.「五大穴位」輔助治療高血壓. (1) 風池穴. (2) 內關穴. (3) 曲池穴. (4) 天柱穴. (5) 湧泉穴. 8.降血壓! 緩頭痛! 「葛根茶」怎麼泡? 9.臨床案例分享.

  6. 2017年7月22日 · 中醫通過中藥和針灸等方式治療中風改善後遺症還可以通過茶飲保養來預防中風。 中醫把腦中風大致分成四個階段:中經、中絡、中臟、中腑。 中經絡是屬於比較輕的,而中臟腑就比較嚴重了,屬於危急重症。 比如現代醫學講的阻塞型腦中風,通常比較輕;面積很大、出血量很多的出血型中風,就較為嚴重,已經達到中臟腑的程度。 哪些人容易出現中風? 一般男性在40歲以後、女性在55歲以後開始有中風的可能性。 因為人到30歲,身體就開始明顯地走下坡路。 女性在更年期之後,身體的改變更明顯,這個時候她的血糖、血壓、甚至膽固醇的濃度變化都比較大,應特別注意預防中風。 以下類型的人較容易中風: 急性子、情緒容易波動的人; 不喜歡運動的人; 飲食較無節制、肥胖、抽菸酗酒的人。 中醫治療腦中風 常用的三種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