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學科能力測驗 (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 [3]),簡稱 學測,是在 中華民國 舉行的一種大型 考試,用來鑑定學生是否具有進入大學的基本常識。. 而固定每年七月舉辦的 分科測驗 則是用於大學分發入學。. 有別於過去的 聯考,學科能力測驗用於中華民國的 ...

  2. 學測主要是為 大學 校系初步篩選學生而設計,其測驗目標為下列四項,用來評量考生: 是否具備高中生應有的基本學科知能. 是否具備接受大學教育應有的基本知能. 通識導向,結合生活或整合不同領域. 重視理解與應用的能力.

  3. 學科能力測驗 (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 [3]),簡稱 學測,是在 中華民國 舉行的一種大型 考试,用來鑑定學生是否具有進入大學的基本常識。 而固定每年七月舉辦的 分科測驗 則是用於大學分發入學。 有別於過去的 聯考,學科能力測驗用於中華民國的 大學多元入學 新方案,其成績僅定位在中華民國各 大學 校系檢定學生的「門檻」:依其特色、需要,先訂定學科能力測驗的標準,只有通過此一標準的考生,才可以參加中華民國的「大學甄選入學」或「大學考試分發入學」。 也就是說, 大學 校系幾乎都是依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的高低,作為該考生是否能進入該系就讀的唯一依據。

  4. 北北基地區區域性基本學力測驗(簡稱大臺北聯合基測、北北基聯或聯),為一由大臺北 地區的臺北市、新北市與基隆市預定共同實施的一個獨立的基本學力測驗測驗機制。

  5. 指定科目考試為了因應大學選才和高中教育需求,測驗考生各領域學科所應具備的相關知識能力,而擬定了以下測驗目標: 測驗考生對重要學科知識的了解。 測驗考生閱讀資料、判斷資料、推理、分析等能力。 測驗考生表達的能力。 測驗考生應用學科知識的能力。 參與人數 [4] [編輯] 2002年:113,283人. 2003年:125,670人. 2004年:117,788人. 2005年:116,628人. 2006年:109,889人. 2007年:100,117人. 2008年:93,681人. 2009年:87,358人. 2010年:84,007人. 2011年:82,271人. 2012年:75,934人. 2013年:66,068人. 2014年:62,109人. 2015年:57,237人.

  6. 指定科目考試 (英語: Advanced Subjects Test[1]),簡稱 指考,為 台灣 大多元入方案中三大 入学考试 之一 [註 1],由 大考試中心 舉辦,自2002年 聯考 廢除後開始實施至2021年,考試科目共10科。. 指考在111年度(2022年)起改制為 分科驗,考 ...

  7. 國中會考 考試 科目 包含 國文 、 英語 (包含閱讀與聽力測驗)、 數學 、 社會 、 自然 及 寫作測驗,2022年起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課程綱要總綱》為命題依據。 測驗歷史. 聯考時代. 台北工業學校,今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紅樓. 中華民國 對於升高中考試最早的規定源於1933年的《中學規程》,當時規定中等學校學生必須經「入學試驗」方准入學。 因此,學校要招收學生,必須要舉辦入學考試。 當時在中國大陸,考試也是由各校自辦,單獨招考。 戰後,臺灣本地學校紛紛改制為中華民國體制,單獨招生考試入學方式遂得以留存,各高中自行辦理招收新生的各項試務工作 [3]。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