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Podcast. 政治社會. 國際兩岸. 經歷從5月17日起的4場院會馬拉松式舉手表決,藍白主導的「國會改革」法案幾全完成三讀。 528這天,網路上有累積破百位政法界學者連署反對,街頭上有各地開花的公民「青鳥行動」,監察院、行政院、總統府也各自發出聲明。 這將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國會改革」法案三讀立法,綠營將提覆議、釋憲,「... 專題.太陽花學運10年回望. 10年回望:從太陽花抗爭者到「後318世代」 10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不但點燃無數年輕人的理想與熱情,從兩岸關係到台灣社會更留下深遠影響。 當年全台各地被捲動的青年,現在過得好嗎? 10年來成長的「後318世代」,當前關心什麼? 更多太陽花學運10年回望文章.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深度調查報導必須投入優秀記者、足夠時間與大量資源。

  2. 2022年4月30日 · 《報導者》在半年前推出影視勞動系列報導,關注長工時、過勞等議題,如今繼續追蹤影視主管機關文化部、勞動部及民間工會團體,如何透過職教育、申報規定和勞動檢查開始改革體制,即將上路的政策有哪些推進、又有哪些不足? 3月27日一大早,台北下起傾盆大雨,第二殯儀館的停車場卻早已停滿車。 二殯內最大的至真二廳前擠滿500多人,人多到根本進不去廳內,連排奠儀的人都長達數十公尺,戴著對講機的工作人員更不停地穿梭人群中維持通道。 這天是多曼尼公司拍攝的劇集《初擁》劇組攝影師黃柏雄的告別式,3月11日他和同劇組另名收音助理王暐翔在苗栗神仙谷拍攝時,不慎雙雙墜落谷底身亡。 兩人皆30多歲,正值壯年,黃柏雄還育有一對未成年兒女。

    • 推薦人:何榮幸(執行長)
    • 推薦人:李雪莉(總編輯)
    • 推薦人:楊惠君(副總編輯)
    • 推薦人:劉致昕(主筆)
    • 推薦人:王曉玟(主編)
    • 推薦人:張子午(資深記者)
    • 推薦人:孔德廉(記者)
    • 推薦人:林雨佑(記者)
    • 推薦人:林慧貞(記者)
    • 推薦人:陳潔(記者)

    推薦報導:那些長不大的樹──平地造林20年亂象叢生,百億經費如何收尾?致總統、閣揆、部長們:立意良好的政策若執行偏差,很可能成為另一場災難。 推薦報導:當中國封殺金馬獎,張贊波:「人家是電影改變國家,咱們是國家改變電影」致關心兩岸交流的人:沒有「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這回事。

    推薦報導:敘利亞難民網紅用「一個笑話的時間」,傳遞族群對話機會致想要跨出同溫層的對話者:民主裡的紛爭讓人無力,但其實我們能做的遠比想像得多。我們只是需要更多想像,心態的調整,學習新的對話技巧。 推薦專題:無聲的滅絕:新疆「再教育營」實錄致想了解大國崛起的另一面的人:新疆「再教育營」對穆斯林信仰和人性的野蠻迫害,讓維吾爾人被囚禁與再教育,一個黨可以傾力抹滅一個民族的文化。這是這個時代極大的悲劇。

    推薦報導:沒有盡頭的抗爭──RCA汙染案不只爭官司勝利、還有世代的覺醒致有義務傳遞歷史火炬的每個人:引發關注、帶動話題、讓社會革新的新聞瞬息萬千,但往往爆發當下,就畫下了句點。但真正指標性的大事件,它的發生,完全轉變了歷史路徑,犧牲者即蒙啟者、革命者,後來者是受惠者、也應是接棒者。 在台灣的現代化進程中,RCA案便是這樣的歷史之炬。它絕不只是工殤案的勞權意識啟蒙,它刺激人們對資本主義剝削本質的省思,扭動勞工族群受害覺知而自救,進而促進職災醫療與公共衛生、公害及團體訴訟法律內涵的躍升,是重要的民主深化石階。 連續2年,誠心推薦RCA相關的新聞給大家。歷史之炬,必須棒棒傳遞下去。 推薦報導:79年前進軍甲子園、228事件失去隊友──98歲郭榮彬道出被遺忘的台灣足球史致想聽阿公阿嬤說故事的人:你認...

    推薦報導:【愛最大,同婚上路】剛剛好的年代,剛好有你致受傷的人:「遊行的路很長,而人生太短。所幸彼此生在剛剛好的年代,參與了一切不可思議的發生。」謝謝作者,謝謝每一個努力的善良靈魂,提醒我們在一切的不思議中,要慶祝、祝福自己。

    推薦報導:陳朗熹、蘇威銘/香港六千媽媽站出來:孩子,你不是暴徒致孩子們:當天真的孩子們走上街頭,父母也無法沉默。詩人楊瀅靜寫下: 失去了一隻眼睛,會有更多眼睛來幫妳洞悉前路,這是星空的由來。 【不斷更新、持續追蹤】香港反送中運動紀實:強權與反撲.絕望與希望

    推薦報導:玫瑰少年的痛不曾遠離:世新宿舍性霸凌事件,後來呢? 致校園師生:學校是人離開家庭進入社會的第一個場域,在保護中也相對封閉,需要有更多陽光灑進──公共性的討論與報導,方能讓整個體制的本質朝向更健康、平等的方向邁進。

    推薦報導:在出租情人眼中,人們如何短暫溫習親密感?致單身的人:親密感真的可以用錢買來嗎?在這個例子裡,我們看到了需求,也見證了市場;然而這樣的生意,還在不斷擴大中。現代人機不離身,台灣人也投入研發虛擬性愛機器,那我們到底還需不需要愛? 推薦評論:簡妙如/不只是補助:壯大台灣流行音樂的3個方向致獨立音樂愛好者:音樂像是另一個世界的入口,那個世界可以為我們帶來力量、希望和勇氣。

    推薦報導:一場罷工,讓她們成勞資拔河的「人肉繩索」──長榮「18金釵」的告白 致勞工:遠東航空老闆心情不好,無預警停飛,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來不及抱怨;長榮航空勞工罷工醞釀許久一夕爆發,同樣身為勞工的我們卻以客人為尊,對於罷工的空服員毫不留情面地怒罵。一場撕裂台灣社會的大罷工,誰又能了解被當成勞資拔河棋盤上,那18顆人肉棋子所經歷的一切呢? 完整專題:《冰與火的全女性工運苦行紀:2,350名長榮空服員17天罷工的突破與考驗》

    推薦報導:1. 修法髮夾彎:違章農地工廠無限續命的關鍵與荒誕2. 《工輔法》三讀守住落日條款,農地違章工廠大限再延20年 致生活在台灣的所有人:農地工廠反映出台灣「全民拼經濟」的時代,但時間告訴我們,犧牲了農田、環境的經濟,總有一天反饋到我們自身,食安危機、違章工廠大火、飆漲的地價,我們這一代人承受著幾十年前發展經濟的苦果,卻要讓下一代也嚐到同樣的滋味,農地工廠修法再展延20年的荒謬過程,歷史會留下印記。

    推薦報導:她最美好的東西都在醫院裡──「釋字767號」12年的病房人生致讀者:病態的醫療生態、專業的傲慢、不合理的立法規範⋯⋯都讓每一個用藥者,赤裸裸的面對潛在危險,甚至成為下一個藥害犧牲者。 更多藥害受害者聲音請見:《藥害犧牲者的背後──脫拍的用藥警示及救濟系統》

  3. 兩個職棒聯盟惡鬥期間的千禧年,台北市拆掉了有特殊門面、充滿集體記憶的市立棒球場,2005年蓋成了現在流行音樂演唱會聖殿的台北小巨蛋。 2009年高雄市為了舉辦世界運動會,在左營落成了高雄巨蛋。 在桃園、竹北與苗栗等地,也都出現了許多以巨蛋為名、大小不一的多功能室內體育館。 巨蛋不是幻夢,但是能夠打棒球與看棒球的「真正」巨蛋,對於台灣球員與球迷來說,30年來到頭還是一場夢。 真實的政治競技 虛幻的巨蛋球場. 大巨蛋的夢之所以如此虛幻,多少是因為關於棒球。 在台灣,關於「國球」就不只關於運動,而是關於國族、關於選舉、關於政治。 大巨蛋因此從運動場域滑動到政治場域──這超大型室內場館不只要用來作為棒球比賽場地,也要用來作為政治競技空間,在局之間廝殺一張張選票。

  4. 2024年4月12日 · 2024/4/12. 新季中華職棒開打,各隊主場的轉播權隨著 統一獅隊在開季前4天敲定 後,終於塵埃落定。 而在中職聯盟每年公布的「 轉播懶人包 」上,網路 OTT 轉播平台更是一年比一年讓人眼花撩亂。 回顧過去一、兩個月,台灣運動媒體接連發生頗具時代轉折點的變化,各自有正反不同的意義,而中職作為台灣最具規模的職業運動事,自然也是體現這樣發展的最佳指標。 年賠上億的MOMOTV轉賣博斯、Eleven Sports被DAZN收購. 首先,2月下旬,富邦集團旗下的MOMOTV轉賣給博斯運動網。

  5. 2020年7月12日 · COVID-19疫情雖有些許降溫,但過往經驗顯示,為了生計,失業的船員和漁工反容易遭販毒集團吸收,成為海上運毒的便利工具。 另一波運輸毒品的高峰很可能才要開始。 我們該用什麼策略,告別這揮之不去的安毒幽靈? 報導獲獎紀錄. 2021 亞洲出版協會卓越新聞獎(SOPA) 【卓越專題調查報導獎首獎】《安毒幽靈──毒梟死囚施用者台灣人在亞洲的毒品長征」》 監製|李雪莉. 記者|李雪莉、楊智強、孔德廉. 封面攝影|蔡耀徵. 攝影|楊子磊、余志偉、蔡耀徵、蘇威銘、許𦱀倩、陳曉威. 影片|蘇威銘. 設計|吳政達、黃禹禛. 編輯|張詩芸、陳思樺、洪琴宣. 合作媒體|馬來西亞調查媒體《R.AGE》、印尼調查媒體《Tempo》 載入更多.

  6. 2018年1月14日 · 36天、徒步走完800公里,環繞台灣一圈,完成了他心目中「沒有成績、沒有獎牌,卻是人生最棒的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