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21日 · 本篇內容是關於《犯罪是怎麼煉成的? 》15場系列活動的記錄第二場活動於2019年6月22日在花蓮的孩好書屋舉辦題目為最愛的人傷我最深──談親密關係與家庭暴力」,邀請現代婦女基金會花蓮工作站的社工師林怡君以及卓壹聯合法律事務所的王泰翔律師探討伴侶與家庭之間的暴力問題及因應辦法。 家暴人數愈來愈多? 可能只是因為以前沒人敢說. 根據 衛服部統計資料 ,家暴事件通報案例數逐年攀升,2018年的通報數達到138,637筆。 有些人認為這代表台灣家庭暴力事件愈來愈多,社會安全網出現愈來愈大的漏洞。 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就我聽到幾個服務相關議題的實務工作者說法,大家異口同聲的說,這些案例從古至今都很多,只是以前比較少人願意通報,或是不曉得去哪裡求救。

  2. 2020年12月15日 · 家暴的樣態不只一種別讓看不見的傷痕成為壓垮他們的稻草. 作者 陳鶴勳 孫致宇. 2020-12-15. 家庭暴力具有多元樣態不限於男對女的婚姻暴力及兒童虐待也可能以不會留下傷痕的方式進行更不會只發生在特定的親屬關係之間。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談到家暴,你想到的畫面是什麼? 許多人腦海浮現的圖像,或許是酒後就會對妻子揮拳的男人,或是三餐不繼、遍體鱗傷的孩童。 但是家庭暴力的樣態,不限於男對女的婚姻暴力及兒童虐待,也可能以不會留下傷痕的方式進行,更不會只發生在特定的親屬關係之間。 身為社工的我,自認對家庭暴力相對敏銳,一直以來都很關心身旁親友。 有次好友遇上分手暴力,我便提醒朋友,縱使是未同居的親密關係伴侶暴力,也能向法院聲請「保護令」。

  3. 2022年2月17日 · PA Media. 家暴施虐者往往狡猾老謀深算。 對有孩子的受害人而言,結束虐待關係的心理和實際障礙相互重疊。 經濟虐待往往意味著受害人缺乏自信心,而且不知道該如何自己管理財政和養活自己和孩子。 同時,他們對把孩子從其父母、家、寵物以及學校帶走感到內疚。 他們擔心這樣會讓他們遠離家人和朋友。...

  4. 2020年3月11日 · 在民風保守的90年代,迫於社會壓力,鄧如雯嫁給了林阿棋。 婚後,鄧如雯與孩子長期受到林阿棋家暴,又怕危及娘家安全,她選擇隱忍。 直到得知自己的丈夫對妹妹性侵未遂,才發生了這個案件。 那麼,能夠如此輕易地指稱鄧如雯為殺人兇手嗎? 五年後,家庭暴力防治法通過,台灣也成為亞洲第一個家暴防治法制化的國家,不再將法不入家門視為理所當然。 所以,如果您遇到了親密關係中的暴力行為,接下來讓我們教您 3 個步驟,協助您離開暴力對待。 (延伸閱讀: 律師告訴你碰到家暴怎麼辦? 圖片| 來源. 遇到家暴第一步:撥打 113 或 110. 一旦發現對方有實施家庭暴力行為的可能或傾向,例如:情緒不穩定、說話聲音開始變大、開始摔東西、拿東西準備攻擊或已經開始實施家庭暴力,一定要撥打 113 或 110 通報。

  5. 2023-12-06. 這篇文章希望讓讀者更了解保護令的樣態以及在家暴事件發生到聲請保護令的這段期間數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及當事人可能會出現的心情與反應圖片來源本文圖片皆為勵馨基金會提供身為駐點法院提供家暴案件相關服務的社工我常有機會進入社區進行家暴與相關司法流程當事人權益的宣導並鼓勵民眾如果遭遇家暴請不要隱忍尋求協助可以和信任的人傾訴也可以向警察社工求助必要時可以聲請保護令。 然而透過宣導服務,我們也發現,大多數民眾沒有類似經驗,對於聲請保護令的程序也相當陌生。 因此,希望藉由這篇文章,分享自己的社工服務經驗,讓讀者更了解保護令的樣態,以及在家暴事件發生、到聲請保護令的這段期間,數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及當事人可能會出現的心情與反應。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19年2月13日 · #家庭暴力. #社會價值觀. 站在多數社會大眾的角度,施者宛如不可原諒的萬惡之人,根本無法以一般人的心態來看待他們,更隨著媒體的報導與助瀾,讓他們在一夕之間成為了過街老鼠。 在進行這一系列的報導中,透過心理諮商師、精神科醫師等對談後,編輯發現施者的暴力頃向往往不是一是一天造成的。 個人特質、家庭因素、成長背景、當下環境影響,都有可能讓施者失控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以客觀的立場來看,在一段關係裡,從關愛變質到以暴力來解決問題,絕對不是一時半刻就發生的事,而施者的性格會如此暴戾,亦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 社會價值觀是隱藏性的兇手.

  8. 從成年人的幼年家暴經驗之敘事社會學分析到親密關係中的暴力依附與自我梳整. withno comment. 2022第33期. 張匯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事實上……我們都曉得自己根本沒有區分瘋狂與理智的能力。 原文出自David L. Rosenhan,引自Susannah Cahalan(2019: 50)。 這份書寫源自於我自身的家庭議題,過程中併行科技部大專生計畫與畢業專題研究(註一),及衍生出的兩次策展。 我思考的是,面對家庭與親密關係中的暴力與修復,可以用多少種方式來說明、拓展,得以使多少人開啟一個新的體驗。

  1. 相關搜尋

    家暴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