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9日 · 巴蘭哈生直到被主人安排了一件不公不義的事才充滿了憤怒並開始思考沒有主人的僕人算什麼?」當他創立公司後即以平等對待不壓榨司機而大獲成功由於該片深刻觸及階級和貧富的鬥爭因而被某些人稱為印度版的寄生上流

  2. 新聞媒體用獵奇角度渲染出的變態殺手,隨著法院委託專家對其過往經歷的詳細訪談調查,揭露的卻是泅泳於現實中的平凡困境──大多數人從成長到獨立成家立業都必然要遭遇的高峰與低谷、挫折與夢想。 鑑定人、中央警察大學教授沈勝昂分析其早期生命經驗,因兼具長子與長孫身分且天資聰明,而倍受家族疼愛,但由於沒有來自父母的關鍵引導與陪伴──雙親經常嚴重衝突,父親長期缺席,使陳伯謙無法發展出穩定健康的自尊,長期仰賴外在的肯定與讚美,養成自戀的人格傾向,並傾向用不負責任的態度,逃避現實中的受挫經驗,案發前便不斷重複其面對問題的惡性循環。 在判決書中完整呈現被告人生的重要事件、並從中剖析其心理特質,陳伯謙案不是唯一。

  3. 2021年2月9日 · 此劇宣稱根據反恐探員的親身經歷改編內容描寫以色列反恐探員臥底混入巴勒斯坦完成逮捕恐怖組織首腦等重大任務頗有以色列版無間道的味道

  4. 2022年11月25日 · 從台北飛倫敦,下飛機直奔飯店放行李換衣服,再搭車趕往首映會,戲已開演,黑暗的影廳中,身旁的外國朋友對他說了一句話:「Oliver, it's just beginning.」Oliver Chen陳俊榮便放心下來,才剛開演,沒錯過太多,不枉費他飛14個小時專程來到倫敦。. 一個半 ...

    • 暴風、客人、殺戮
    • 排灣族、漢族、琉球、日本⋯⋯何為真相?向誰贖罪?
    • 死亡和新生
    • 餘波盪漾後,從命運裡自由

    這是所謂「牡丹社事件」裡我們所知的一角,整整150年前的謎團懸宕在恆春半島秋季燠熱潮溼的上空中。這場殺戮,並非沒有前後文,從史料和口傳敘事的蛛絲馬跡裡可以得知:暴風使得船隻偏離航道,琉球人在海上迷航了一週才上岸,南排灣的人們在遇見琉球人之初,先是為琉球人取來飲水、特地熬煮了招待客人用的芋頭甜粥、為他們安排頭目家中的房間過夜,甚至,準備要上山打獵以獲取足夠的肉食來安頓這些琉球人。 可後來的劇情卻急轉直下,為了某個至今我們都無法釐清的因由,琉球人悄然逃離部落,排灣人追捕殺伐,將琉球人的頭顱砍下,帶回森林深處,掛在雀榕樹上祭祀。餘下的琉球人在當地漢人的庇佑下倉皇生還,帶著創痛輾轉回到家鄉。而死難琉球人的屍身,也是由這幾位漢人在溪畔拾回、殮墓、供奉至今。 這是「牡丹社事件」的上半段,發生在1871年...

    「那事件早就已經結束了。」《牡丹社事件 靈魂的去向》當中,作者平野久美子訪問的受難者後人,仲宗根玄吉,已經90多歲的老人這麼說。 1871年當下的時空早已被亙古通今的落山風吹散,所謂的真相也永遠埋在恆春半島的地土之下。如今,行經琉球人登陸的九鵬海灘,以及後來埋葬的統領埔,都已是一片天高日廣。除去紀念公園和碑文之外,整個恆春半島已經難以揣想事件裡的對峙和悲傷。 書中記述到另一位受難者的後人野原耕榮,在年少時聽聞事件過往,他並不感到生氣,看見父親參與協調遺族事務時,他也沒有生氣。但直到他親赴屏東參與牡丹社事件的交流活動,看見了紀念公園中的說明牌,將琉球人描述成帶著武器、不懷好意的侵入者,並且把琉球人遇難與後來的日軍討伐牡丹社混為一談,他才真正感到憤怒,為什麼?野原耕榮的憤怒,並非19世紀末的憤怒...

    無庸置疑,如同《牡丹社事件 靈魂的去向》書封的設計所暗示的,這是一本深沉且纏繞的紀事。作者帶領我們探究牡丹社事件,和事件發生後百餘年來受害者、加害者、救助者間的對遇、誤會、重逢和理解。 作者並非以史料堆疊的形式安排文字,正因證言難尋,於是作者在一塊塊石碑、告示牌、雕像前揣度,更邀請我們隨著他在一幕幕的採訪、對談畫面中移轉視角。字裡行間,看得出作者努力向雙方(或三方)對話的企圖,既仔細重現琉球當時的王朝和人民形象,也細緻解釋排灣族的文化慣習和變遷,更不嫌厭煩地說明日本明治時期國內動盪、膨脹的局勢。作者不只追溯每一個當事人集團的後人去向,更把每一個當事人集團都放回事件的時空中,嘗試理解各自的動機、處境、心緒。 到沖繩觀光旅遊時,大家應當都能感受到沖繩迥異於日本的風土;而沖繩至今也仍有不少人對日本...

    「逝者的靈魂可曾找到回鄉的歸途?還是仍漂泊在陌生的異地?」書封上,這樣殷殷探問著。 然而,是誰,又是為什麼,需要確認靈魂是否找到歸途呢?只是為了追討前人的公道、使得前人能夠安息,如此而已嗎?閱讀之際,一個困惑不斷縈繞在我的腦海:一樁百餘年前的事件,以及隨後種種交涉,加之20世紀後的數次和解行動,對當代人的意義是什麼? 書末曾提及「和解」的目標包括「為了將來的共生」,如果和解是為了共生,那麼必須思考的是,對共生的想像究竟為何,才有辦法適切地邁向和解吧?然而,畢竟琉球與台灣各自身處獨立的政治實體,如果共同生活的目標並非如此迫切,那麼,和解是為了什麼?是誰需要這樣前路迢迢、費盡周折的和解呢? 這是作者描述1980年遺族重新見到死難者遺骨的情景。閱讀至此,我才忽然覺得自己的心音與這本書的殷切的召喚重...

  5. 2021年6月27日 · 寄生於網路的真相產業」,從政治商業到社會心理層次如何在全球演變成為亟需理解的新課題。 現任《報導者》副總編輯、記者劉致昕,帶著我們深入「真相製造」在不同國家造成的致命效應:「從比利時的恐怖分子社區出發,到歐盟與 AfD黨主席 對談、看法國人怎麼對抗俄羅斯的選舉介入,最後我們走進台灣『認知作戰』跟『民主公民討論』中間那條線的拉拔,這5年的採訪,是每一個當事人告訴我的話,讓我理解社群網站上,誰、如何、為什麼,抓住了、失去了認知跟情緒的自由,然後困住,然後被牆隔開,或者致富或奪權。 花這麼多時間、走這麼遠,尋一個破牆的可能,於是到每一個國家,我都訪問當地的『穿牆人』。 本文將時間拉回2016年,那一年柏林、巴黎、布魯塞爾接連被ISIS的聖戰士成功襲擊,恐懼、憤怒,沿著網路狂燒。

  6. 2022年10月26日 · 首部白色恐怖女性政治受難者電影《流麻溝十五號》裡,徐麗雯飾演的嚴水霞(左),在母親、護士、知識分子等多重身分間,詮釋「反抗」的抉擇。 (劇照取自湠臺灣電影粉絲專頁) (※本文後段包含《流麻溝十五號》些微劇透,請斟酌觀看) 1982年,曾被送進 古拉格勞改營 的俄國作家 索忍尼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 ,因《古拉格群島》在台灣出版,應邀前來「自由中國」參訪,並發表反共宣言。 對當時仍以「反共救國、檢舉匪諜」為口號的台灣社會而言,作家自身的「古拉格」經驗就是借鏡,這個流亡的俄國作家自然受到當局的熱烈歡迎。 他在書中是如此描述古拉格的: 「把幾百萬俄國知識分子投入這裡並不是為了讓他們遊覽參觀,而是讓他們變成殘廢,死亡,並且毫無回去的希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