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寒食節,亦稱 禁火節 、 禁菸節 、 冷節 、 百五節,通常是 冬至 後第105日 [1],與 清明節 日期相近,在清明節前一或二日。. 清初 湯若望 《時憲曆》訂定後,清明與冬至之間的間隔縮短,為了維持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兩日的風俗,民間將寒食節定在清明節 ...

  3. 2018年3月25日 · 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故事發生地中國山西將寒食節定為清明前一天,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並為全國所接受。 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歷史長河,不過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讚許,卻是千年如一的。 禁火.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蘇軾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為。 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 拜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

  4. 寒食节,亦稱 禁火節 、 禁煙節 、 冷節 、 百五節,通常是 冬至 後第105日 [1],与 清明节 日期相近,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清初 汤若望 《時憲曆》訂定後,清明与冬至之间的间隔缩短,为了维持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的风俗,民间将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一 ...

  5. 歷史溯源. 遠古.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 祭祀 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 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 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 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 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春秋.

  6. 寒食節是源傳於我國北方古代較早的節日,寒食節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

  7. 2019年9月13日 · 清明節成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而寒食節逐漸被遺忘,甚至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在清明前一兩天還有一個節日叫寒食節。 至於寒食涼的食物,有寒食粥、寒食麵、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等。

  8. 2024年3月22日 · 寒食節,又稱「冷節」、「禁煙節」、「百五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還早)。 寒食節歷史悠久,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定在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在清明節的前一兩日。

  1. 相關搜尋

    清明節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