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小鬼心血管 相關

    廣告
  2. 護理人員,提供專業洗腎、血液透析服務,給您完善的醫療照護。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日 · 傳統的心臟主動脈檢查方式需由心臟內科醫師放射科與影像醫學科醫師共同標註斑塊位置並如同畫重點般描出血管內外緣位置判斷是否出現血管狹窄情況。 但由於心臟CT影像是由6個角度投影生成,還是有死角存在,必須仰賴醫師的經驗判斷。 台大的這套AI分析模型,不但能分析心臟主動脈的鈣化指數,且能區分升主動脈、降主動脈等類別,較臨床醫師的建議更詳細;還可以計算出俗稱「心臟包油」的程度 。 針對「心臟包油」,王宗道進一步解釋,人體心臟外圍有一層薄膜(心包膜),膜與心臟間有一層脂肪,叫做心周脂肪(即俗稱心包油),一般來說含量不會超過150ml。 過去在臨床給患者建議時,即使拿到CT影像,由於無法自動區分心包膜並計算心周脂肪量,僅能以心周脂肪局部厚度判斷風險。

  2. 2019年4月20日 · 4月15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在綜合科技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宣布成功用人體細胞製造出世界上首顆3D列印心臟。 這顆3D列印的人工心臟大約兩公分長,和兔子的心臟大小差不多,看起來像個精緻的小玩具。 然而這顆心臟是貨真價實的人類心臟縮小版,不僅有心臟細胞,還有血管和其他支撐結構,甚至能像真實的心臟一樣跳動。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身高30公分的迷你小人,這顆心臟理論上能支持它的一切生理活動。 最關鍵的是,這顆心臟的列印原料和黏合膠水,都來自患者的細胞,才不會在器官移植時有任何的排斥反應。 而在之前,所有的人造器官都是用合成材料,或其他非來源於患者的材料製成。 器官移植手術的黎明,可能真的要到來了。 3D列印人體器官怎麼做到的?

  3. 2018年4月19日 · 台灣新創公司金姆健康科技,把具有30年歷史的脈診儀技術搬到App上,並結合醫療大數據,透過AI分析掌握個人健康生理狀況,將中醫脈診帶入日常生活中。 #智慧醫療. 曾靉. 當傳統中醫遇上現代科學,這家台灣新創公司金姆健康科技,已經能做到讓你在家「把脈」解讀自己的身體狀況。 「大部分的人會覺得中醫就是不科學的,但實際上脈象可以很科學,也早就能用數據呈現。 」金姆健康科技總經理王恬中一邊侃侃而談各種中醫理論,一邊展示手上的App,「比如說,代表脾經的C3如果數值一直小於35,有七成的機率會有糖尿病,這是做出來的統計結果。

    • 天使投資成為創業最大推手,聿信醫療甫創立即獲得瑞先科技投資
    • 打造 Ai 智慧聽診器:呼吸聲得以跨越時間長期監控!
    • 解決過去醫材無法克服的難題,有望趕在今年通過 TFDA 認證
    • 因應新冠肺炎改變策略目標,2020 年已做好量產準備

    大約2、3年前,許富舜因緣際會結識了瑞軒科技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吳董事長因為 18 年前孩子罹患白血病的緣故,開始投身兒童醫療相關慈善活動,在機緣巧合下也結識非常多醫師朋友,並開始萌生將熟悉的軟硬體技術導入醫學臨床的想法。 「台灣在醫療跨電機的跨領域合作僅止於研究,很多都打不到市場。跨領域這件事情要成一定全職投入才會有商轉的可能。」吳董事長提到,在加護病房中,愈來愈多的儀器設備需要做資訊的搜集,然而卻沒有一種機器可以抓取連續的呼吸訊息。 傳統上,經驗老道的主治醫生可單純透過聽診器及觀察判斷病患的生命徵象及病況,但在較為危急的急診室或加護病房裡,醫師很難持續待在患者身邊觀察,但對於麻醉科醫師而言,執行不插管麻醉,得時時監控病患的呼吸狀況,以確保病患生命徵象。然而...

    2018 年 6月,醫師許富舜、前光寶工程師蔡富吉與熟悉公司營運的鄭淵仁共同創立了以「AI肺部智慧醫療輔助系統」為核心的公司——聿信醫療,擔任技術長的蔡富吉發揮過去開發軟、硬體上的技術實力,將電路機構、數據分析、演算法、UI/UX 開發等部分用以開發醫療材料,跳脫以往醫材的研發思維。 「我從光電背景一直走到 Health Care,認為這領域可以將我對技術開發的執著與改變世界的理想充分結合。」蔡富吉提到,起始與簡單的信念,過去在光寶集團的工作經驗多與 IoT(物聯網)相關,離開光寶後的幾年,他自行創立 IT 接案公司,承接了 HTC 雷達微波呼吸照護服務的專案,開啟了對智慧醫療、感知技術與AI的興趣。 聿信醫療的研發團隊在蔡富吉的帶領下,以臨床需求為出發,將肺部症狀診斷的正確率提升至 9 成...

    「我們解決了一個過去大家一直想解決,但卻沒有辦法被解決的問題。」這句話聽起來饒口,但對於深知重症醫療迫切需求的許富舜醫師來說,確實是聿信醫療在業界能獨樹一格的地方。 長期以來,醫界對於智慧聽診、電子聽診可能性的挖掘從未停歇,只是過去的裝置多半僅停留在接觸構面上加裝錄音設備,但只要無法持續性與病患接觸,就無法克服時間與空間,許富舜解釋:「今天我在亞東醫院可以調到病患的血糖、血壓,也可看到他的心電圖;但呼吸監測目前仍無法做到這一點,因此我無法知道這名病患上次哮喘發作是在何時,且沒有智慧診斷的輔助隊醫生來說根本助益不大。」 傳統上,ECG (Electrocardiography,心電描記術)是一種以時間為單位記錄心臟的生理活動的儀器,部分急診室儀器也有呼吸監測的功能,然而,此種設備是用胸廓起伏所...

    過去一年,聿信醫療的「智慧呼吸監測系統」已在北部、中部醫院進行臨床試驗,同時也於 2019 美國舊金山 RESI 創新挑戰賽(Innovation Challenge)中獲得佳績,領先全球逾 300 多家參賽隊伍,榮獲亞軍殊榮;另一方面,TIEC(科技部計畫) 也引薦美國矽谷生醫領域業師,提供顧問諮詢,協助台灣團隊進攻美國市場。 日前,聿信醫療已將產品送審美國 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最快會於明年(2021年)Q1 取得近一步回應;而台灣的部分可望在半年之內跑完 FDA 申請程序,創辦人暨執行長許富舜補充:「正常來說程序較為繁瑣,但不曉得政府是否因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加速審理我們的案子。」 原先以「不呼吸立刻會有生命危險」的病患作為主要市場的聿信醫療,近期也因新冠肺炎疫情的關...

  4. 2020年7月27日 · 這款感測貼片可針對心跳血壓心房顫震進行偵測趙昌博說一般大眾較熟知長時間偵測血壓心跳的效益至於心房顫震主要是感測心律表現是否異常。 不過心律不整初期可能非常偶而才出現一次,多數人如果沒有長期偵測,往往無法得知心律狀態,因此偶而會聽聞年輕人突然猝死的新聞案例。 為了落實長期健康管理,並達到事前預防,可撓式軟性 PPG 感測貼片比目前市面的穿戴式裝置更有優勢。 趙昌博解釋,一般穿戴裝置採用硬式光學探頭,為了讓光學感測訊號完整蒐集,穿戴者必須戴得非常緊實,才能避免感測器與血管產生錯位,不過常長期下來,相對讓穿戴者感覺不舒服,導致配戴意願降低。 博醫思科技的技術廣受業界矚目,目前供應鏈包含上游光學探頭設備廠、中游電路廠、以及下游終端醫院及系統廠商,合作廠商超過 15 家。

  5. 2018年12月26日 · 心血管疾病是台灣第2大死因可能在10分鐘內奪走生命,」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說近15年來只要民眾曾接受電腦斷層掃描醫師幾乎都有辦法看出心血管的問題卻因為自費掃描不普及影像後製耗時等因素無法即早發現與治療他強調傳統比對血管阻塞位置需花20分鐘但人工智慧僅需2秒鐘就能完成工作能大幅減輕醫師負擔。 科技部指出,醫療影像是目前主要的非侵入式診斷工具,每個疾病個案有數張到數百張影像,結合AI技術與醫療影像的疾病診斷標註進行研究,所開發的自動分析判讀工具,不僅可以協助醫師加速醫療影像判讀及提高診斷的一致性與精準度,也可以縮短病人就醫時間及減少侵入式檢查,降低醫療的支出。

  6. 2022年10月27日 ·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最重要單一危險因子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有高血壓的問題直到中風 。 」榮總實證醫學中心主任醫師鄭浩民首圖右二對此指出高血壓是全球重要的公衛問題在台灣的盛行率甚至超過25%但其實心血管疾病是可預測的也容易因為及時的藥物治療而獲得良好控制。 「我們目前在榮總、長庚、恩主公、台大、北醫都進行了臨床試驗,受測者超過3,000人,累積超過1億筆的生理資訊。 」張紹堯信心指出,以心跳測量為例,FaceHeart Vitals與臨床醫療儀器測量出來的數值相比,誤差值可維持在2~3bpm以內,符合美國FDA醫療器材軟體(SaMD, Software as a Medical Device)的認證標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