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記者王勇智/專題報導. 臺南市三分子靶溝公園原為日據時期日軍射擊練習場,政府遷臺後,射擊場及周遭改建為眷村;直到近年來,政府推動眷改,眷戶陸續遷至新建大樓,此處因而闢建為公園。 在地方上的推動下,公園保留靶溝遺址及眷村意象,讓民眾前往休憩之餘,也能了解臺灣早年的歷史與眷村文化。 原為日軍靶場 後改建軍眷住宅. 位於臺南市北區果貿二村國宅後方的三分子靶溝公園,名稱取自「原三分子日軍射擊場靶溝構」,為日據時期日本陸軍的射擊練習場。 抗戰勝利後,國軍接收、整修並沿用相關打靶設施;直至政府遷臺,時任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主任委員蔣宋美齡發起民間集資捐款,將靶場及其周遭改建成自強新村、果貿二村、自治新村等軍眷住宅,而「靶溝」從此隱身於眷村之間。

  2. 2023年6月29日 · 生活. 配合民俗鬼月 故宮推出仙佛神鬼畫作. 「明 朱芾 揭缽圖」以水墨白描,將鬼子母的哀痛神情、天王的莊嚴肅穆、鬼怪的百變姿態靈動呈現。 「清 黃應諶 畫祛倦鬼文山水」,畫庭院書齋一人打盹,齋外倦鬼來襲,用色精麗,氣氛詭異。 「明 仇英 揭鉢圖」設色濃艷亮麗,描繪各種鬼怪使出渾身解數,揭缽搶救鬼子母兒的情景。 文徵明的「寒林鍾馗」畫出風神俊爽的鍾馗佇立於魑魅魍魎出沒的寒林。 元朝龔開「鍾進士移居圖」畫鍾馗攜妹,差遣群鬼遷居的情景。 (故宮提供) 「宋 馬和之 畫麻姑仙像」描繪傳說中的妙齡女仙麻姑,畫中女子手指修長,肩擔葫蘆和花籃,籃內放置靈芝等為長壽象徵。 「明 朱芾 揭缽圖」以水墨白描,將鬼子母的哀痛神情、天王的莊嚴肅穆、鬼怪的百變姿態靈動呈現。

  3. 2023年8月29日 · 生活. 勝利星村 眷村文化新浪潮. 屏東縣政府將勝利星村無法修復的日式歷史建築,打造為全國首座構公園。 (取自屏東縣政府網站) 勝利星村不僅傳承了眷村文化,也吸引許多文創特色店家進駐。 (取自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臉書粉專) 孫立人將軍行館是勝利星村的必訪景點之一。 (取自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臉書粉專) 將軍之屋開放式的建築與庭園景觀,民眾可自由地從各種視角欣賞。 (取自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網站) 屏東縣政府將勝利星村無法修復的日式歷史建築,打造為全國首座構公園。 (取自屏東縣政府網站) 勝利星村不僅傳承了眷村文化,也吸引許多文創特色店家進駐。 (取自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臉書粉專) 孫立人將軍行館是勝利星村的必訪景點之一。 (取自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臉書粉專) 記者李佩玲/專題報導.

  4. 2024年4月18日 · 2024/04/18. 副刊. 【悲歡渡口】一切終將過去. 琹涵. 二十多年前,好友曾經說了一個故事給我聽。 有個住在印度鄉下的大地主,年老體衰,終究大去,留下龐大的遺產,臨死前對兩個兒子說:「遺囑在保險箱裡,遺產分成兩份,由老大先選。 」在葬禮舉行過後,兩個兒子一起打開保險箱,原來遺產並未平分,一份是良田美宅,另一份只是袋子裡的一枚不起眼的戒指。 大哥立刻選了良田美宅,弟弟只好接收袋裡的戒指。 果然人各有命,哥哥成了大地主,弟弟則依舊耕種原本微少的薄田。 弟弟每在耕作餘暇,拿著小戒指察看,那平凡的戒指也實在看不出什麼端倪,可是同樣擺在保險箱中,必然在父親的心中兩份遺產是等值的,然而,外在看來簡直是雲泥之別。

  5. 2020年12月1日 · 隨著臺灣社會人口成長與政經發展政府於民國70年開始陸續推動老舊眷舍改建。 這雖是臺灣整體社會變遷必然趨勢,但對於眷村住戶而言,改建意味著居住環境與人際關係的重大改變;對於文化保存而言,則是一次巨大衝擊與損失。 許多眷村如桃園縣馬祖新村,引進美式建築概念的放射狀空間配置;新北市三重一村為北臺灣空軍防砲陣地;新竹市忠貞新村,主體建築為海軍燃料廠及大煙囪結構;臺中市信義新村,基地下為平埔族「中社遺址」;雲林縣建國二村,為全國唯一存留的農村型眷村;臺南志開新村,為享譽國際的空軍雷虎特技小組居地,皆相當特殊,若無法妥善規劃、保存,可能會被時代潮流淹沒,值得重視。

  6. 2024年4月15日 · 第一單元:軍紀教育單元劇─補破網. 國軍為有效落實軍品及軍用器材管制,在各項管理作為上,都有建立一套明確的規範,目的就是希望官兵均能按「程序、步驟、要領」的標準作業程序,完善各項裝備、軍品的存管及使用,並定期檢視工作成效,及早 ...

  7. 2024年4月20日 ·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國防醫學院大山醫療服務隊,多年來關懷高山偏遠部落,定期上山進行醫療義診、協助農忙、訪視長者等服務,並提供潔牙、災害防治、用藥安全等衛教工作,同時舉辦孩童育樂科學營活動,將知識、資源及力量帶進部落,送愛至偏鄉。 定期義診衛教 善盡社會責任. 國醫山服隊於民國75年成立,從新竹尖石鄉前山的錦屏村及梅花村起步,30年來,足跡遍布桃園復興鄉的三光村及華陵村,尖石鄉玉峰村、抬耀、馬里光、李埔部落,為醫療資源不足區域奉獻心力,將醫療服務、愛與關懷,溫暖偏鄉民眾,發揮國醫「全人教育」理念,透過服務學習,善盡社會責任。 由於山上部落青壯年人口外流,居民多為長者與幼童,除導致隔代教養、勞動力不足問題,也因交通不便醫療資源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