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到底有沒有泡沫? 看看這些另類經濟衡量指標. 2015 年 8 月 21 日. 文章來源. 網易科技. 作者. Dave Roos. 最近關於泡沫的論調再次甚囂塵上。 我們是以一篇說“泡沫”的文章作為這個公眾號的開篇的。 當時市場一片向好,甚至流露出了過熱的傾向。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認為當時的判斷事後來看都是正確的——我們當時說的是估值的泡沫,而非經濟體正在發生結構性的危機,而產生的泡沫。 最近有一些指標讓人們明顯還出現了新的擔心。 比如貨幣政策調整得更為頻繁,資本市場對風吹草動也更為敏感,還有其他很多指標,比如流動性在悄然緊縮等等。

    • 網路泡沫發生原因?
    • 網路泡沫如何破滅的?
    • 網路泡沫影響?
    • 網路泡沫時期的台灣?
    • 網路泡沫結論

    「早該知道泡沫,一觸就破」,2012 年的鄧紫棋是這麼在【泡沫】這首歌唱的。 網路泡沫也是。網路泡沫的發生原因是網際網路產業的投資前景被戳破,進而衍生的金融災難。簡而言之,在上世紀的九零年代末期,投資人在尋求投資標的時,剛好與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時刻重疊——Yahoo 成立於 1994 年,MSN 成立於 1995 年,Google 成立於 1998 年。 這些以網際網路為主軸的產業與公司需要資金,投資人有資金,因此一拍即合,投資人大量投資網際網絡公司,導致以資訊、科技產業為主的那斯達克股市從 1996 年的一千多點,飆升至 2000 年的五千點。尚未有實質產出,或者根本沒有實質產品,空口賣夢想的一間間公司目睹自己的市值不成比例地攀升。 但是,對於這些公司創辦人而言,有熱錢進帳就是好。在泡沫成...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在 2000 年,那斯達克指數高達 5,000 點,但是在 2002 年下半年卻只剩下 1,000 點左右,相當於僅剩四分之一的價值。 只有公部門的力量,才能對抗熱錢。 破滅的原因為當時的美國聯準會升息。從 1999 年 7 月的 4.99 %,一年之內,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大幅提高百分之三十,來到 2000 年 7 月的 6.54 %,抽了投資者的大銀根。值得一提的是,在 2000 年這場升息運動之前,前一次聯邦基金利率高過 2000 年下半年的 6.54 %,要回到十年前的 1991 年 1 月,當時是 6.91 %;此外,柯林頓總統卸任前的這場升息運動,依然是二十一世紀目前最高的聯邦基金利率,比俄烏戰爭後的最高峰 5 % 要多出百分之三十。 嘆為觀止...

    就像巴菲特所言,潮水退去後,才知道誰在裸泳。以亞馬遜為例,作為網路泡沫的倖存者,亞馬遜的股票從 1999 年最高峰的 5 元,跌到 2001 年一整年都不足 1 元的水餃股,股價蒸發百分之八十。 亞馬遜還算好的結果,畢竟它撐過來,沒有下市。許多網際網路中小企業在新世紀的第一場股災中,面臨抽資、滅頂,再也沒讓任何人聽見它們的聲音。 資料來源:macrotrends 網路泡沫後,那斯達克等了超過十年,才在 2014 年、2015 年回到五千點左右,可見這場泡沫的打擊有多大。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在網路泡沫時期,台灣股市受到嚴重波及,從 2000 年年初的萬點,一路下墜至 2001 年下半年的三四千點,市值蒸發過半。雖然當時有臺灣面臨首次政黨輪替的內部問題,但是臺灣的淺碟經濟亦受到國際市場的波動,導致雪上加霜。 資料來源:stockinfo

    本世紀初的網路泡沫和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很類似,貌似是複雜的金融問題,但是在剝繭抽絲後,可以發現都是屬於熱錢瞬間抽資,公司企業沒扛住的案例。 分析的一個維度是公司本身的資金周轉問題,分析的另一個維度是當時環境下的利率政策。在低利率的大時代,熱錢到處尋找投資標的,報酬率達標後,熱情必定瞬間抽資,倘若被當作炒作標的的公司缺乏周轉資金,將會如紙牌屋一樣,拉了一張牌,卻倒了一幢屋。 因此任何產業都必須時刻關注政府的利率,妥善配置自身資產,以免成為巴菲特所言的浪潮犧牲品。 【延伸閱讀】 1. 日本泡沫經濟|日本泡沫經濟是什麼?發生了什麼事?影響? 2. 亞洲金融風暴|亞洲金融風暴成因?影響?如何解決的?

  2. 比如 Eugene Fama 教授就曾說:“泡沫這詞太流行,但我不確定它有意義;所謂的泡沫基本上都是馬後砲,因為無論何時都會人說某種資產價格太高,如果他們說對了我們就給膝蓋,如果說錯了我們就給白眼;但事實上基本是五五開的機率。. ”另外他還說到 ...

  3. 泡沫是如何形成的? 2017 年 5 月 30 日. 文章來源. 雪球. 作者. 伍治堅. 今天的這篇文章,要從大約 400 年前的一個故事說起。 這一年,歐洲的“鬱金香之都”荷蘭,發生了一場有史以來最為瘋狂的資產泡沫事件之一:鬱金香狂熱 (Tulip Mania) 。 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鬱金香的平均價格上漲了 200 倍。 在 1637 年 2 月份鬱金香價格達到頂峰時,一株頂級鬱金香 Semper Augustus 的市場價格達到了 12 英畝土地 (約 4 萬 9000 平方米) 。 另一株頂級鬱金香 Viceroy 的市場價格高達 2500 荷蘭盾。 當時一個有經驗的工人一年的收入約為 150 荷蘭盾。 也就是說,一朵花的價格相當於一位工人 16 年的薪水。

  4. 鬱金香泡沫 (Dutch Tulip-Mania) :恐懼和貪婪從人類很早期開始就普遍存在,這些情緒甚至轉化為買賣鬱金香。 大約400年前在1630年代荷蘭鬱金香球莖的價格竟然和一棟房子相同根據通貨膨脹調整後當時鬱金香的價格為61,700美元)。 這個泡沫像所有泡沫一樣以崩跌結束,你可以從下面的圖表中看到。 Source: The Stock Market Crash.net. 英國鐵路大泡沫 (British Railroad Mania):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數百家公司申請在英國修建鐵路。 像所有的泡沫一樣,投機者也開始參與,大多數公司後來不是倒了,不然就是被大型鐵路公司併購。

  5. 互聯網泡沫啟示錄:由一份死亡清單說起. 他們曾經璀璨耀眼,是納斯達克冉冉升起的新星,為何在劃破黑寂的夜空後一閃而逝,令人唏噓。. 在嘆息之餘,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死亡記錄中,發現並總結經驗教訓,以更好的識別機會並辨別風險。. 圖:典型的泡沫 ...

  6. 因此很多投資者關心的問題是:科技類股票沒有泡沫?如果的話,泡沫多大?要想把這個問題說清楚,讓我們先把時間軸拉回到 2000 年,回顧一下歷史上最大的科技泡沫。2000 年 3 月 10 日,美國納斯達克指數達到了當時的歷史新高 5048 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