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0日 · CNEWS匯流新聞記者胡鑫、施建宏/台北報導. 台灣心絞痛盛行率達3.5%,許多人因為服用傳統治療心絞痛藥物出現的副作用,影響生活導致無法持續治療,還好近年出現新機轉心絞痛藥物,大幅改善病人過去對藥物的不良反應。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暨心導管室主任醫師林謂文表示,臨床發現新藥有效提升病人的服藥順從性,即使之前經歷過缺藥問題,許多病人還是堅持要等到這顆藥。 林謂文醫師形容,心絞痛因為是臟器疼痛,發病時心臟就好像被人很用力的一把抓起胸前衣領,胸口會有大範圍不舒服,感覺呼吸困難、喘不過氣來。 心絞痛可分為穩定型、不穩定型、變異型等三種類型,現代人因為三高病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抽菸、生活壓力大、過勞、作息不正常,以及肥胖等因素,心絞痛出現的風險越來越高。

  2. 2021年11月11日 · 2021-11-11. 陳 鈞凱. 心房顫動 心臟內超音波 電燒. 字級. 分享. 匯流新聞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旦確診有「心房顫動」問題,腦中風風險就比一般人增加3到5倍之凶,而想要治療心房顫動多靠電燒手術,其中心房中膈穿刺更是重要的一環,傳統上都是利用X光透視心臟,而台大醫院則開始使用心臟內超音波取代X光來引導心房中膈穿刺、協助導管操控、監測心臟狀態,可以將輻射量降到最低,並可能及早發現併發症及早處置,大幅提升手術安全。 台大醫院心臟科醫師游治節表示,心房顫動的電燒手術主要在左心房執行,操作上必須穿透心房中膈,將導管送入左心房後才能治療,因此,心房中膈穿刺是心房顫動電燒時不可避免的技術,也是最容易發生併發症的動作之一。

  3. 2022年8月31日 · 匯流新聞記者胡鑫/台北報導. 後疫情時代改變民眾工作及學習型態,近距離且長時間用眼,遠距辦公成為生活常態,再加上炎炎夏日,冷氣、電扇齊吹下,導致高度近視,也伴隨許多眼疾風險。 有近視王國之稱的台灣,加上近年疫情下,視網膜剝離比率更居全球之冠。 專家提醒,養成用眼好習慣,才能有效提升眼部保護力。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近視達500度有失明風險的警告,2050年將會有近50億人口近視,其中10億人會因高度近視,度數高於500度以上會出現失明風險。 明視域眼鏡驗光所驗光師陳浩正表 示,近視起因先天比重佔20%,後天影響佔80%,除了改而日常生活的習慣,像是調整良好生活作息,用眼30分鐘就要休息5到10分鐘,在光線充足的地方使用3C產品或閱讀,才能避免眼睛過度疲勞。

  4. 2019年10月28日 · 分享. 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疼痛控制科主任宋俊松。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像針在刺火在燒突然遭到電擊一樣甚至於就像有把尖刀在骨頭裡戳啊戳的這些一般人聽來不明究理的描述聽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疼痛控制科主任宋俊松的耳中卻可能扮演救命關鍵因為發生在癌症患者身上的不同癌症疼痛就得靠這樣的蛛絲馬跡找對疼痛種類擊退痛點。 癌症疼痛有多普遍? 臨床統計,約有4到6成的癌症患者都發生過癌症疼痛,且成因複雜,從神經性疼痛、傷害性疼痛到混合型疼痛都有,依發生時間長短更有急性疼痛、慢性疼痛與突發性疼痛之別。

  5. 2023年4月10日 · 張世霖醫師指出心絞痛是心臟冠狀動脈的血液血流量不足供氧不夠導致心肌產生缺氧出現的症狀依嚴重程度可以分為穩定型心絞痛及不穩定型心絞痛前者通常是血管阻塞已達危險狀況需緊急採取心導管等手術處理後者有症狀但非立即性危險但常遭受胸悶胸痛來襲甚至爬樓梯會喘持續5至10分鐘左右這樣狀況在運動時會更加嚴重但休息可以緩解。 張世霖醫師點出問題在於,經過治療之後,還是有約3成的心絞痛病患症狀無法緩解,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對藥物有不良反應,像乙型受體阻斷劑,有些人會出現心跳慢、血壓低,甚至誘發氣喘發作;長效型硝酸鹽則常見導致血壓下降、嚴重頭痛,讓病患無法持續服藥。

  6. 2023年12月19日 · 透過這樣的國際學術論壇讓各國眼科專家們齊聚一堂共同探索更有效更全面的近視控制與管理方法以降低台灣高近視率的狀況讓患者遠離高度近視的危害期望每個人都擁有明亮清晰的視界

  7. 2021年10月1日 · 台灣是近視王國,高度近視比例高,大眾大量使用3C,加速眼睛水晶體老化,白內障患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 此集《小文子會客室》前進奧斯卡眼科中心手術室,由院長張正忠說明三大眼科話題,包括近視雷射手術、白內障手術,再來是做過前兩項手術 ...